文/ 馬靜
小學語文情景化教學研究
文/ 馬靜
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課堂教育往往以課本內容教學和教師為中心,講求的是對知識的封閉性灌輸,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往往是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缺乏靈活理解和應用的能力,嚴重阻礙了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力的發(fā)揮,不利于學生長期的良性發(fā)展。鑒于此,我們要通過不斷改革教學方法,以全新的教學模式塑造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性,通過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來豐富學生的知識獲取范圍和深度,強化學生自身能力的發(fā)展。近幾年的教育教學改革證明,情景化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能夠為學生主動性和創(chuàng)新性的發(fā)揮提供平臺,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的良好習慣。
所謂情景化教學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開展過程中,通過創(chuàng)設具體的場景或者提供一定的學習資源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知識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升學習效率的一種教學方法。就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情景化教學方法主要是根據(jù)教師所要講授的課程內容創(chuàng)設出一定的生動畫面或者場景,讓學生以一定的角色參與其中,通過參與來獲得知識和樂趣,調動學生學習新知識的積極性。當然,場景的設置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通過一定的動態(tài)畫面、音樂或者圖像,也可以通過互動式的游戲。情景化教學吸收了小學生活潑好動的性格優(yōu)勢,對學生的良性成長有著重要的價值。
情景化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法,隨著我國教育教學改革工作的不斷深入而得到了一定的推廣,促進了小學語文課堂的豐富和發(fā)展。具體來說,情景化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1.1 情景化教學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時代的發(fā)展賦予了小學生一定的社會性格,受到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學生往往在學習方法保持有較高的好奇心和主動性,喜歡通過提問的方式來從外界獲取新鮮的知識。而情景化教學符合學生的這一特質,在課堂上,通過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景來豐富學生的教學經(jīng)歷,激發(fā)和引導學生學習和思考的激情。通過一些活靈活現(xiàn)的畫面引發(fā)學生的智慧性思考。同時,開放性的課堂教學使得學生可以針對自己學習過程中所想到的一些問題直接發(fā)問,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和意義。
1.2 情景化教學有利于引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性思維
思維是行為的先導,小學生正處于思維的發(fā)散性成長時期,如何通過教育的方式來引導和塑造小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的重點目標。情景化教學通過設置一定的情景,讓學生圍繞該情景進行聯(lián)想和參與,能夠豐富學生的知識和視野。例如,在作文課堂上,教師圍繞“春天”這一話題開展作文素材的積累,鼓勵每位學生思考自己在春天所遇到的有趣的內容,以此為藍本來進行作為材料的整合,在課堂上與同學們進行交流活動,實現(xiàn)發(fā)散性的思維。
既然情景化教學對小學語文教育有如此重要的推動作用,教師和學校就要盡量將此方法引入到語文課程的教學之中,通過方法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2.1 實現(xiàn)語文課堂的生活化
小學生的成長所需要的是自由的環(huán)境,往往喜歡大聲地進行讀書,快樂地進行分享。因此,教師在語文課堂上要盡可能地創(chuàng)造生活化的場景。例如,打破傳統(tǒng)的課堂形式,教師與學生圍在一起進行教學內容的交流互動,而不是教師在講臺上刻板地講授,學生在下邊被動地聽講。這樣,學生就會將自己與老師并列起來,甚至將老師作為自己的朋友來進行交流和互動,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也就會大大增加。
2.2 豐富語文課堂教學的載體
以往的語文課堂教學,學生往往面對一本書、一支筆、一個本、一個黑板,形式比較單一,學生學習記憶喪失興趣。情景化教學講求講授內容的生動化,教師盡可能地通過實物或者動態(tài)的演示來將語文課程中的一些動態(tài)化的過程演繹出來,提升學生動態(tài)化的理解和表達能力。例如,在講授古詩詞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將這些詩詞進行配音朗讀,通過一定的場景來為學生塑造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使其能夠加深對詩詞內容的理解和掌握。
2.3 開辟動手能力訓練課堂
小學生的動手和動腦能力是很強的,因此,教師要尊重這一規(guī)律,盡可能地創(chuàng)設出讓學生施展能力的場景。例如,在講授“坐井觀天”這個成語時,可以讓學生動手畫出自己理解的這個成語的含義,通過畫畫的方式來強化學生對于成語的領悟和應用。也可以采用小組比賽的形式,讓學生通過討論和評比的方式來強化合作能力的訓練。
情景化教學主張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場景來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和形式,以生動、活潑的方式將一定的知識傳授到學生的內心,并使其能夠通過一定的場景進行知識的輸出,在不斷的知識輸入、轉化與輸出中實現(xiàn)自我的提升和成長。小學語文主要是對學生的語文知識和應用能力進行啟發(fā)式的教育,注重學生對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新性,因此,課堂教學一定要做到動態(tài)化、形象化,保持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而情景化教學方法正好適應小學語文教學的需要,能夠在小學語文課堂上豐富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和創(chuàng)新性,值得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推廣與應用。
(作者單位:吉林省長春市臨河街第一實驗中海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