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顯容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主要形式,是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主陣地。有效的課堂教學是兼顧知識的傳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養(yǎng)和個性塑造以及全面的關照每一個學生成長與學習發(fā)展的樂園,讓學生的在一種自由氛圍中接受文化。根據高中生物教育的規(guī)定分析,課程改革的實施對于傳統模式是種挑戰(zhàn),同時也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斷付出辛苦勞動,找出合理科學的應對措施,轉變自己的思想觀念,在形勢發(fā)生變化的時候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因此,本文對于新型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的高中生物教學進行一定的分析,對于現如今面臨的情況和問題作出初步的介紹,并提出自己的建議和看法,同時體現出思想轉變對于課堂改革的重要性。
一、轉換教學觀點,實現教師教學的能動性
這里講的銜接不僅僅是知識點的銜接問題,更是要求學生對知識的認知層面上的探討與機理的分析與探討,讓學生可以通過主動獲得知識結構的基礎上完成對理論體系構建的能力。因此,高中生物教學時不能完全拋開初中的生物基礎,使初中生物與高中生物在教學過程中被分離出來,恰恰相反需要將兩個階段的知識有機聯系起來。但是如果只基于初中知識而不能更深地加入高中知識,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淡化,因此需要在教學過程中以初中知識為基礎進入高中教學,充分利用教師的主觀能動性。
三、運用信息技術優(yōu)化教學,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
恰當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和生動性,給學生以鮮明生動的形象感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激活課堂、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人才的有效途徑。如學習初二“我國公民的批評權和建議權”時,我播放了本市的現場訪談節(jié)目——《行風政風大家談》,直觀形象的視頻促進了學生主動思考,課堂氣氛活躍,引起學生共鳴,讓學生知道公民行使批評權,可以監(jiān)督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嚴格依法辦事,克服官僚主義作風,減少違法亂紀現象。信息技術使教學會事半功倍,教學難點也迎刃而解。
三、師生互動,促進師生間情感交流
一節(jié)真正有效的課堂,其根本前提必然建立在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上。為此,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應當重視并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摒棄傳統單一、刻板、枯燥的教學模式和師生互動方式,加強與學生的情感交流,給予學生充分的關懷與幫助,使師生間形成一種濃厚的感情?!坝H其師方能信其道”,一旦師生間有了良好的感情基礎,教師課堂所授知識,學生自然而然便能輕易接受,從而為高中生物有效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例如,在教學細胞的相關內容時,筆者遵循“以生為本,師生互動”的原則,結合多媒體演示,用簡明、直觀的方法演示細胞的形成和變化,并在演示過程中注重與學生的互動,最終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四、重視提問,提高學生的注意力
課堂提問是高中生物有效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合理的提問,既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延長學生在課堂上有效學習的時間,使其能夠跟上教師教學的思路和步伐,又能夠達到深化課堂教學主題的目的,進而提升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提問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重視提問,準確把握提問的時間,設置合理的問題,將課堂教學的重難點知識融入所提的問題當中,以最小的消耗爭取最大的收效。例如,在教學“核酸的組成”時,筆者先讓學生預習。在學生預習之后,教師直接提出問題:“核酸的基本組成是什么?”學生通過預習立刻能回答出“核酸是由DNA和RNA組成的”。這種直截了當的課堂提問,既點出了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又引出了本課教學的主題內容,成功實現了新課的導入。我國的人才培養(yǎng)戰(zhàn)略要求我們通過有效的課堂教學提升學生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在新時期,我們必須轉變傳統的教學方法,通過有層次、有維度的教學目標設定,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來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從而培養(yǎng)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科學探究、協作發(fā)展的能力,使學生產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這不僅為高中生物有效課堂教學提供了參考依據,同時對其它學科的學習有重要的意義。
五、開展探究性教學,培養(yǎng)學生探究意識
探究式教學是以問題為中心,讓學生用類似科學家探究科學問題的方式去經歷整個探究活動過程。在這過程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做事方法和探究精神,培養(yǎng)學生嚴謹的科學精神。在探究過程中,教師要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有些學生由于現有的知識結構和思考能力都不全面,導致學生很可能找不到正確的探究方法,偏離探究的方向,無法得出正確的結果。這時教師也不要告訴他們該怎么做,而是在學生探究失敗后幫助他們去分析原因,再讓他們重新開始探究。經歷過挫折,學生才能養(yǎng)成良好的探究習慣。例如,在探索“探究水分、氧氣、光照是否是種子萌發(fā)所必需的條件”時,我不就進行任何指導,放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思路去探究,很多學生都得出了意想不到的結果,最終有效地提高了他們探究學習的能力。
六、加強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以致用的能力
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加強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倡導學生以現實生活為依托,深入理解生物學科的核心精髓,并運用生物學科的知識參與公眾事物的討論或作出相應的個人判斷和決策。例如,在學習“人體的內環(huán)境與穩(wěn)定”后,學生了解人們攝入酸性或堿性物質后對人體的影響,學會關注科學膳食和營養(yǎng)均衡;在學習有關環(huán)境保護時,從生物學的角度去分析如何處理生活垃圾;在學習有關基因的知識后,讓學生去探究開發(fā)利用轉基因對人類的影響等問題。同時,生物教師也可以開展課外科技小組活動,鼓勵學生利用所學解決生產、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這樣將生物知識與現實生活有機聯系起來,提高了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新課改下的高中生物教學需要進行長期的實踐和改進,才能更好地開展。在這個教學過程中,需要老師多準備學生喜聞樂見的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老師的教學素質。在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的同時,也要注意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張志暉.游戲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嘗試[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5(12):12-13.
[2]劉芳銘.多媒體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與探討[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6(06)115-1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