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芷涵
雷鋒,他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楷模,早已家喻戶曉。一提到他,我們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起一件件暖人心脾的小事:幫列車員打掃候車室,為丟失車票的大嫂買票,給困難戰(zhàn)友家里寄錢……還會想起他大公無私的精神,想起他嚴守紀律、腳踏實地干事業(yè)的精神。作為一名普通的解放軍戰(zhàn)士,他做好事從不留名,只當舉手之勞。人生雖然短暫,他卻在有限的生命里幫助了無數(shù)人。
當前,隨著城市化進程的發(fā)展,金錢至上的觀念侵蝕人們的頭腦。由此,我們曾經(jīng)火熱的心靈也不自覺地冷漠起來,一些本不該變的東西正在悄悄地發(fā)生變化。交往少了,同住一層樓,對面相逢不相識;友情淡了,與人方便只為與己方便。曾經(jīng),我們幾十年來所崇拜的榜樣也慢慢地淡出視野,被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是過時了。
然而,雷鋒精神真的過時了嗎?當你在大街上跌倒,有人在一旁嘲笑你,卻沒人上前幫忙,你會怎么想?當你的錢包被人偷走,旁人看見卻不敢吱聲,你又有何感觸?當你需要幫助,卻沒有人愿意助你一臂之力,你會不會傷心?無論時代發(fā)展到何種程度,社會都離不開楷模,都需要雷鋒,需要更多像雷鋒一樣的偶像!
其實,我們身邊從來不缺少像雷鋒這樣的人。他們都很平凡,卻十分偉大。在小事中學做人,在小事中見真情,讓我們都成為火種,燃起生命的希望。
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向全國人民發(fā)出“向雷鋒同志學習”的號召,在全社會掀起了一股熱潮。54年來,在雷鋒精神的鼓舞下,全國各地也涌現(xiàn)出無數(shù)學雷鋒的先進代表。其中,有舍己救人的解放軍戰(zhàn)士歐陽海,有為祖國艦載機事業(yè)鞠躬盡瘁、奉獻到生命最后一刻的工程師羅陽,有扎根基層、無私奉獻的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郭明義……雷鋒精神成為中華民族的瑰寶,激勵和鼓舞億萬民眾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雖然雷鋒早已離我們而去,他的精神在我們的心中卻是永遠不可磨滅的。作為未來的主人,我們更應該學習雷鋒,傳承他無私奉獻、助人為樂、不怕吃苦的精神。我們向雷鋒同志學習,從做好每一件小事做起,投身于社會建設中來。撿起地上的一片紙屑,做一個愛清潔的環(huán)保小衛(wèi)士;幫助身體不方便的同學,做一個有愛心的好朋友;珍惜每一分鐘,勤奮學習,做一個愛學習的小標兵;見到師長、父母問一聲好,做一個懂禮貌的好孩子……其實,學雷鋒就這樣簡單,但很多人都做不到。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崩卒h同志曾這樣說。在那短暫的生命之中,助人為樂一直是他努力堅守的原則。如今,我們正踏上偉大的民族復興之路,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重任就落在我們的肩上。我們要向雷鋒同志學習,從小愛祖國、勤學習、樂助人,做一個新時代的“雷鋒”!
像雷鋒那樣閃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