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玉鳳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九四醫(yī)院神經外科, 江西 南昌 330000)
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微創(chuàng)鉆孔引流術后肺部感染危險因素分析*
戴玉鳳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九四醫(yī)院神經外科, 江西 南昌 330000)
目的:分析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微創(chuàng)鉆孔引流術后肺部感染危險因素分析,為術后肺部感染的防治提供理論依據(jù)。方法:選取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130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按標準微創(chuàng)鉆孔引流術治療,參照《醫(y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進行肺部感染診斷。將所有患者分為感染組與非感染組,分別調查兩組患者年齡、性別、住院情況以及合并疾病情況,并記錄各患者用藥情況,采用單因素分析分析肺部感染的危險因素,然后采用logistic回歸線分析進行多因素分析,探究其獨立危險因素。結果:130例行微創(chuàng)鉆孔引流術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中出現(xiàn)肺部感染40例,感染率為30.77%;其中年齡、神志清醒程度、合并糖尿病、肺部疾病、留置胃管、使用糖皮質激素、使用抗菌藥物、H2受體阻滯劑、住院時間、引流管污染、腦脊液漏等均為肺部感染的危險因素,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影響腦出血患者微創(chuàng)鉆孔引流術后肺部感染獨立危險因素有昏迷(OR=3.343,95%CI為2.342~8.546)、鼻飼胃管(OR=4.417,95%CI為2.436~10.432)、應用抗菌藥物(OR=5.765,95%CI為1.653~11.825)、使用H2受體阻滯劑(OR=4.421,95%CI為1.165~8.784)、住院時間(OR=5.324,95%CI為2.335~9.786)、合并糖尿病OR=3.342,95%CI為2.212~9.876)。結論: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微創(chuàng)鉆孔引流術后肺部感染危險因素眾多,臨床上需要根據(jù)患者自身情況,結合相關危險因素調查結果進行感染預防。
高血壓腦出血患者; 微創(chuàng)鉆孔引流術; 肺部感染; 危險因素
隨著高血壓病病情的不斷進展,誘發(fā)一系列并發(fā)癥,腦出血是最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主要發(fā)病人群為50~70歲,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春冬季是其高發(fā)季節(jié)[1]。直接發(fā)病原因為血管壁強度減弱,表現(xiàn)為局限性的擴張,微小動脈瘤形成,因過度腦力、情緒激動、劇烈運動至血壓劇烈升高,加快病變的腦血管破裂[2]。目前除常規(guī)藥物治療外,微創(chuàng)鉆孔引流術、小骨窗開顱顯微手術等外科手術在降低顱內壓、抗水腫方面具有明顯的效果。但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因患者病情、年齡、藥物使用各種因素容易并發(fā)肺部感染,發(fā)展為多臟器功能障礙,嚴重影響腦出血的預后甚至危及生命[3]。本文探究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微創(chuàng)鉆孔引流術后肺部感染危險因素分析,為術后肺部感染的防治提供理論依據(jù)。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間于我院行微創(chuàng)鉆孔引流術治療的130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按標準微創(chuàng)鉆孔引流術治療,參照《醫(y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進行肺部感染診斷。所有患者中男性78例,女性52例,最低年齡47歲,最高年齡80歲,平均(66.65±6.34)歲;高血壓病程最短5年,最長18年,平均(8.67±2.76)年;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中國腦出血診治指南2014》[4]關于高血壓腦出血的診斷標準;所有患者均同意微創(chuàng)鉆孔引流術治療;術后病情控制;排除標準:腦出血前有相關感染性疾病;病歷資料不全;病?;蛩劳稣摺?/p>
1.2 方 法
1.2.1 手術方法:術前常規(guī)CT、MRI檢查,手術入路避開頭皮動脈、大血管、額竇及腦主功能區(qū),紡錘形血腫沿其長軸方向尋找最佳穿刺點。部分患者采用心電監(jiān)護電極進行體表標記,采用64排CT三維掃描再次精確入路。局麻(2%利多卡因)+強化(咪達唑侖)下進行,采用大連七顆星微創(chuàng)顱鉆按穿刺方向鉆透顱骨,采用凹顱鉆對骨屑進行清除,穿刺方向采用顱骨鎖孔器固定,破膜針刺破腦膜擴大硬膜,采用穿刺棒按穿刺深度作預通道,隨后沿預通道采用帶針芯引流軟管置入血腫腔,采用5mL注射器緩慢回抽,防止再出血,術中抽吸不超過血腫量1/3的血量,固將引流管固定于頭皮,進行三通閥引流袋連接,注射2~4萬U尿激酶于血腫腔,2h后放開引流,每日2~3次,尿激酶每日注射次數(shù)3~5次,CT復查結合臨床表現(xiàn)判斷臨床效果。
1.2.2 術后肺部感染危險因素指標確立和分析:所有患者均按標準微創(chuàng)鉆孔引流術治療,術后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醫(y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5]進行肺部感染診斷,將所有患者分為感染組與非感染組,分別調查兩組患者年齡、性別、住院情況以及合并疾病情況,并記錄各患者用藥情況,采用單因素分析分析肺部感染的危險因素。影響因素調查包括年齡、性別、吸煙史、飲酒史、神志清醒程度、合并糖尿病、肺部疾病、留置胃管、使用糖皮質激素、使用抗菌藥物、H2受體阻滯劑、住院時間、引流管污染、腦脊液漏等。
2.1 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微創(chuàng)鉆孔引流術后肺部感染單因素分析:130例行微創(chuàng)鉆孔引流術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中出現(xiàn)肺部感染40例,感染率為30.77%;其中年齡、神志清醒程度、合并糖尿病、肺部疾病、留置胃管、使用糖皮質激素、使用抗菌藥物、H2受體阻滯劑、住院時間、引流管污染、腦脊液漏等均為肺部感染的危險因素,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微創(chuàng)鉆孔引流術后肺部感染單因素分析
表2 logistic回歸線分析結果
2.2 logistic回歸線分析結果:影響腦出血患者微創(chuàng)鉆孔引流術后肺部感染獨立危險因素有昏迷(OR=3.343,95%CI為2.342~8.546)、鼻飼胃管(OR=4.417,95%CI為2.436~10.432)、應用抗菌藥物(OR=5.765,95%CI為1.653~11.825)、使用H2受體阻滯劑(OR=4.421,95%CI為1.165~8.784)、住院時間(OR=5.324,95%CI為2.335~9.786)、合并糖尿病OR=3.354,95%CI為2.021~9.843),見表2。
目前對于高血壓腦出血的治療多采用急救治療,除常規(guī)藥物治療外,微創(chuàng)鉆孔引流術、小骨窗開顱顯微手術等外科手術在降低顱內壓、抗水腫方面具有明顯的效果[6]。本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均采用微創(chuàng)鉆孔引流方法治療,根據(jù)患者具體出血情況的不同選擇不同的鉆孔路徑及抽吸方式,操作簡便,相對開顱手術時間較短,不耽誤搶救的時機,同時對主要的腦部重要功能神經損傷較輕,降低功能恢復時間[7]。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較容易出現(xiàn)各類并發(fā)癥,其中肺部感染是最容易發(fā)生的并發(fā)癥之一。國內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微創(chuàng)鉆孔引流術后肺部感染的報道并不多見,韋英海等[8]報道稱高血壓腦出血發(fā)生肺部感染率為27.54%,本文結果為30.77%,略高于韋英海等的報道。經過回顧性分析,患者發(fā)生肺部感染與年齡、神志清醒程度、合并糖尿病、肺部疾病、留置胃管、使用糖皮質激素、使用抗菌藥物、H2受體阻滯劑、住院時間、引流管污染、腦脊液漏等危險因素有關。因此,臨床醫(yī)生應該此據(jù)根關注相關危險因素,提前預測性采取對應措施或應用抗生素,搶救性治療肺部感染。
對腦出血術后肺部感染相關危險因素中感染發(fā)生機制進行進一步分析發(fā)現(xiàn),胰島素抵抗和/或胰島功能異常,引起胰島素分泌不足,機體營養(yǎng)物質代謝發(fā)生不同程度的紊亂,機體免疫力降低,加重病情、影響預后,同時促進了炎性因子的分泌,進一步增大醫(yī)院感染風險[9]。因此合并一定基礎疾病的腦出血患者,應對基礎疾病進行嚴格的控制,既可以提升身體狀況,提高免疫力,又能改善精神狀況,糾正機體代謝紊亂[10]。雖然微創(chuàng)鉆孔引流術是微創(chuàng)手術,但侵入性操作也容易改變局部微循環(huán),造成不良反應[11]。其中鼻飼胃管會影響食管下段括約肌,胃內食物容易因反流而發(fā)生誤吸,造成肺部感染[12]。H2受體阻滯劑會降低胃酸濃度,PH升高,革蘭陰性菌繁殖加快,增加胃內的含菌量,又因胃內容物返流進入氣管,進一步增加感染風險。原本抗菌藥物的使用會降低感染的發(fā)生率,但本組觀察結果顯示結果相反,因腦出血患者本身容易發(fā)生免疫抑制,機體免疫力下降,同時抗菌藥物使用不夠合理,不僅達不到感染預防的目的,反而容易造成菌群失調,耐藥菌株產生,使患者更容易發(fā)生感染[13]?;颊咦≡簳r間長,感染率增加,主要因為醫(yī)院各類細菌分布較多,患者長期處于該環(huán)境感染風險加大[14]。因此對于住院治療的患者,必須嚴格按照無菌操作規(guī)程完成各項操作,注意環(huán)境衛(wèi)生,降低醫(yī)源性感染發(fā)生[15]。
綜上所述,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微創(chuàng)鉆孔引流術后肺部感染危險因素眾多,臨床上需要結合患者自身情況,結合相關危險因素調查結果進行感染預防。
[1] 張明森.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小骨窗開顱術治療后發(fā)生肺部感染影響因素分析[J].醫(yī)學綜述,2015,21(18):3429~3431.
[2] 趙紅梅,王海亮,于翔,等.腦出血術后昏迷患者氣管切開后肺內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8):1580~1582.
[3] Fangfang L I,Neurosurgery D O.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J].China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2016.
[4] 中華醫(y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中國腦出血診治指南(2014)[J].中華神經科雜志,2015,48(6):435~444.
[5]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醫(y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J].現(xiàn)代實用醫(yī)學,2003,15(7):460~465
[6] Zhang C,Neurosurgery D O,Hospital D P.Clinical efficacy of different periods minimally invasive drilling drainage for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J].China Medicine&Pharmacy,2016.
[7] 郭仕峰,郝培來,薛彥忠,等.高血壓性腦出血微創(chuàng)術后繼續(xù)出血危險因素分析[J].山東醫(yī)藥,2012,52(36):42~44.
[8] 韋英海,吳振宏,張幫獻,等.住院腦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13):2819~2821.
[9] 李海明,段淼,陳念,等.高血壓家族史對隱形高血壓發(fā)病及心臟損害的影響[J].中國循環(huán)雜志,2016,31(7):654~658.
[10] 閆志暉,王敏,李傳松,等.高齡老人血壓變化的特點[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23):5868~5871.
[11] 季春鵬,鄭曉明,陳朔華,等.靜息心率對高血壓前期人群進展為高血壓的影響[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4,42(10):860~865.
[12] 候劍,李明國,鄭娟.微創(chuàng)鉆孔引流治療高血壓腦出血35例體會[J].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12,17(8):495~496.
[13] Wang M K,Yang S Z,Jia W J.Discuss on Recent Prognosis of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for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J].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
[14] 楚潔,王臨虹,徐愛強,等.山東省成年人高血壓與高血壓前期流行情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預防醫(yī)學雜志,2014,48(1):12~17.
[15] Shuwei M A,Huang X,Wei L,et al.Clinical analysis of stereotactic ultra early minimally invasive water jetting operation in treatment of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J].China Modern Doctor,2016.
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編號:20140112)
1006-6233(2017)08-1337-0329
A
10.3969/j.issn.1006-6233.2017.08.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