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再梅
【摘 要】繪畫對兒童來講是與生俱來的一種活動,不同時期兒童筆下的繪畫作品能夠體現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特點。繪畫能夠讓家長進一步對孩子進行了解,隨著孩子年齡的變化,在家庭教育中家長怎樣能夠讓孩子保持繪畫的興趣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家庭教育;兒童;繪畫
中圖分類號:G7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3-0240-01
“羅恩費爾德認為:繪畫是兒童健康情緒和心智成長不可缺少的自我表現活動?!碑攦和_始拿筆涂鴉時,就是在表達他內心的故事,以及所看見的事物。當然在家長看來就是兒童的亂涂亂畫,正是有這個亂涂亂畫的過程,為以后兒童繪畫的成長奠定基礎,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每個孩子在不同的時期所呈現的畫面是不同的,“如羅恩菲爾德將兒童畫分為六個發(fā)展階段:準備階段(0至2歲),繪畫始于感覺與環(huán)境的首次接觸;涂鴉階段(2至4歲),顯示初步的手、腦、眼等的協(xié)調;前圖示階段(4至7歲),以自我為中心觀察現實生活;圖示階段(7至9歲),畫面出現明確的空間程序;寫實萌芽階段(9至11歲),繪畫出現透視;擬寫實階段(11至15歲),開始能精確地表現實物?!?/p>
在2016年11月“千課萬人”第二屆核心素養(yǎng)下的小學美術“新常態(tài)課堂”研討觀摩會——暨海峽兩岸課堂美術教育價值探尋高峰論壇上,浙師大美術學院李力加教授在講座中提到過這兩點思考,“按照兒童生命成長生理與心理狀態(tài)來講,兒童(人)生命成長中對于繪畫活動由自發(fā)到熱切,再到自然消退,應該說這是兒童繪畫發(fā)展中的必然規(guī)律。到底是何種原因呢?長久以來的兒童生理學、心理學研究中并沒有定論。對于整個兒童群體來說,兒童期美術表現能力的發(fā)展,是否可以通過‘不教而教的方式實現呢?”
歷史有證明兒童在不同時期所呈現的發(fā)展規(guī)律,但在現實生活中兒童對繪畫挫敗的現象是屢見不鮮的。對于保持兒童繪畫興趣,筆者從家庭教育的角度來研究。家庭是孩子人生中第一個教育的環(huán)境,它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好的家庭教育促使孩子健康成長,相反則會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何為“好的家庭教育”?過多的愛、過多地給孩子任務、過多干涉孩子的事情都會適得其反。對孩子繪畫的培養(yǎng)方式上,有些父母將孩子送到校外美術興趣班接受專業(yè)的美術指導,原因有以下幾點:1、父母出于兒童自身的興趣愛好;2、為了以后中小學升學加分的需要;3、看見別人家的孩子畫得好;4、父母沒時間陪孩子,就將孩子送到興趣班去打發(fā)時間;5、興趣班“瘋狂”出現,促使家長隨大流,認為孩子必須有幾項興趣愛好;6、家長自己以前沒條件學習畫畫,如今條件好了得讓自己的孩子去學習。
作為美術教育者,筆者個人認為許多都是不應該出現的狀況。興趣班的孩子往往帶了一定的“功利性”,從興趣班教師的角度來講,為了迎合家長需要,以成人的方式來教授兒童畫畫,讓三四歲的孩子畫具象的事物,當孩子對視覺藝術沒有太多的認識前,這是扼殺了孩子的繪畫興趣。王大根教授在《中小學美術教學論》中提到的關于美術“青少年危機”。我們可以設想兒童為什么在步入初中階段不愿意畫畫呢?其原因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審美觀逐漸形成,知識面的擴大,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童話式幻想轉向理性想象和科學的幻想興趣的分化,自我意識進一步發(fā)展等?!眱和^早接受成人式的美術教育,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對自己的要求越來越高,但是自己卻達不到,就會喪失信心。這也是出現美術“青少年危機”其中的原因之一。
在家庭教育中如何以正確的方式來讓兒童保持繪畫興趣?以李力加教授所提到的“不教而教”的方式來教育。筆者認為“不教而教”指的是一個“度”與“量”的多少。適度與適量都能促使事物往好的方面發(fā)展,相反則事倍功半。如家長在家庭教育中不要過多參與孩子的繪畫活動,越小的兒童就讓他自由自在畫畫。家長需要做的事情便是給兒童準備好繪畫的工具和大的紙張,以及一個相對舒適的環(huán)境。兒童在完成自己的作品時家長做的是傾聽孩子對他自己作品的解釋,而不是以成人的眼光來評判一幅畫的好看與不好看,認真聽后則是給孩子鼓勵,讓他有對畫畫有更濃厚的興趣。如果孩子在4到7歲年齡段,家長對美術領域不是很了解的情況下,送到興趣班學習。家長也不需要過多給老師提出意見,而是在孩子學習過程中,讓老師以正確的方式來培養(yǎng)孩子的繪畫興趣,這樣的做法也是在保護兒童的繪畫興趣。
不同家庭教育的環(huán)境與方式對兒童繼續(xù)保持繪畫意愿的影響是不相同的,大多數孩子在小學高段以及初中階段,因學習科目增加,畫畫的時間相對減少了許多。在這個時間段家長得尊重孩子的選擇,不要因文化課就阻止孩子學畫畫。如果孩子有興趣,此時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給孩子減壓就是最好的教育。
參考文獻:
[1]王大根.中小學美術教學論[M]. 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2]嚴虎.兒童心理畫,孩子的另一種語言[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