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付安(鄢陵縣中心醫(yī)院 河南 許昌 461200)
神經生長因子聯合尼莫地平治療腦出血的效果觀察
張付安
(鄢陵縣中心醫(yī)院 河南 許昌 461200)
目的 探討神經生長因子聯合尼莫地平治療腦出血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6年鄢陵縣中心醫(yī)院收治的90例腦出血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5例。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治療+尼莫地平治療,研究組接受常規(guī)治療+尼莫地平聯合神經生長因子治療。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和神經功能(NIHSS評分)。結果 研究組的治療總有效率86.67%高于對照組6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的NIHS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NIHSS評分均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神經生長因子聯合尼莫地平治療腦出血,可顯著提高治療效果,促進神經功能恢復,值得臨床推廣。
腦出血;神經生長因子;尼莫地平
腦出血是指非外傷性腦實質內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其發(fā)病主要與腦血管的病變有關,即與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壓、血管的老化、吸煙等密切相關。該病起病急、進展快,病死率及致殘率高[1]。目前,臨床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治療方法,如手術治療、藥物保守治療等[2]。臨床可選擇使用的藥物種類繁多,因此,如何選擇用藥方案直接關系到腦出血患者的療效及預后。本研究選取鄢陵縣中心醫(yī)院收治的90例腦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通過設置對照組,探討神經生長因子聯合尼莫地平治療腦出血的臨床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鄢陵縣中心醫(yī)院收治的90例腦出血患者,其中男47例,女43例;年齡46~89歲,平均(70.89±1.22)歲;發(fā)病至入院間隔時間2~19 h、平均(7.06±0.67)h;Hunt-Hess分級:Ⅰ級33例、Ⅱ級57例。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5例。兩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規(guī)治療,如指導患者絕對臥床休息、補液維持機體內環(huán)境穩(wěn)定、營養(yǎng)支持等。對照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尼莫地平(南陽利欣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6494)10 mg/次,1次/d,靜脈輸注,1 mg/h。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神經生長因子(商品名:蘇肽生;舒泰神(北京)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060023))肌內注射,30 μg/次,1次/d。兩組均連續(xù)治療14 d。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 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和神經功能。治療效果參照判斷標準:①顯效,即肌力提高2級及以上,血腫量降低>10 ml,血腫面積減少≥50%,臨床癥狀好轉或消失;②有效,即肌力提高1級,血腫量降低5~10 ml,雪中面積減少20%~50%,臨床癥狀好轉;③無效,即臨床癥狀無變化或惡化,血腫量降低<5ml甚至增加,血腫面積減少<20%或增加,肌力未提高甚至降低[2]。神經功能采用NIHSS量表進行評價,總分89分,分數越低則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越輕、神經功能越好。
2.1 治療效果 研究組的治療總有效率86.67%高于對照組6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n,%)
2.2 神經功能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NIHS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NIHSS評分均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NIHSS評分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bP<0.05;與治療前比較,cP<0.05。
腦出血發(fā)生后,血腫對周圍腦組織產生機械壓迫性損傷,此外,繼發(fā)性腦水腫、缺血及因出血釋放的有害因子均可導致病理改變,其中神經細胞內鈣超載是導致各類腦損害的主要原因[3]。尼莫地平屬于二氫吡啶類鈣通道阻滯劑,可保護缺血性腦損害局部,促進腦水腫消除,改善局部缺血狀態(tài),是目前臨床治療腦出血的常用藥物[4]。研究顯示,尼莫地平具有良好的脂溶性,可透過血腦屏障發(fā)揮藥效,但部分患者仍由于各種因素用藥后無法獲得理想效果[5]。本研究中對照組有效率僅為66.67%,與上述研究結果相符。神經生長因子是近年來于臨床推廣使用的新型藥物,目前已廣泛應用于各類腦部疾病(腦癱、癡呆、缺血缺氧性腦病、顱腦損傷等)的治療過程中,并取得顯著效果。研究表明,神經生長因子可緩解已經發(fā)生的腦部神經退行性病變,加速周圍神經生長及髓磷脂修復,恢復血腫周圍受損的組織細胞[6]。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的治療總有效率86.67%高于對照組66.67%,治療后,兩組患者的NIHSS評分均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該結果提示,尼莫地平與神經生長因子聯合給藥可顯著提高腦出血患者療效,有利于促進神經功能恢復。分析其原因可能為該用藥方案可通過不同途徑達到治療腦出血的目的,有效避免個體差異對效果的影響,協同起效,有利于疾病預后。
神經生長因子聯合尼莫地平治療腦出血可顯著提高治療效果,促進神經功能恢復,值得臨床推廣。
[1] 牛彥彥,鮑春齡,岳亞琳,等.頭穴透刺對腦出血大鼠血腫周圍腦組織神經生長因子表達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6,36(9):1107-1111.
[2] 黃劍釗,鐘倩春,曾祥富,等.依達拉奉聯合尼莫地平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療效觀察[J].延安大學學報(醫(yī)學科學版),2016,14(2):28-30,34.
[3] 傅傳經,李建,葉明.神經生長因子聯合尼莫地平治療腦出血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5,17(12):1227-1228.
[4] 王靜,田西菊,張東素.尼莫地平聯合立止血在高血壓腦出血中的療效觀察[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3):3229-3230.
[5] 楊靜,李世平,李震中.尼莫地平注射液對腦出血急性期患者高血壓調控的體會[J].腦與神經疾病雜志,2013,21(3):224-226.
[6] 任吉祥,林雪,任洪亮,等.破血化瘀,填精補髓法對實驗性腦出血大鼠血腫周圍組織腦源性神經生長因子及TrkB蛋白表達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17):3719-3721.
R 743.34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6.061
2017-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