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清 曹強仙 江鳳瑩
【摘要】 目的 探討乳腺超聲對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診斷及鑒別診斷價值。方法 100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 均采用 Aloka α10型彩色超聲設備進行檢查, 觀察其診斷效果。結果 在乳腺超聲影像上100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均發(fā)現(xiàn)存在異常回聲區(qū)。其中, 64例(64.00%)患者乳腺腫塊邊界較清楚,
36例(36.00%)患者均存在乳腺腫塊邊界完全不清晰或者部分不清晰現(xiàn)象?;颊呷橄倌[塊直徑7~40 mm。有31例(31.00%)患者被檢查出存在Ⅰ級血流信號現(xiàn)象, 49例(49.00%)患者被檢查出存在Ⅱ級血流信號現(xiàn)象, 20例(20.00%)患者被檢查出存在Ⅲ級血流信號現(xiàn)象。利用乳腺超聲進行診斷后, 成功檢查出非哺乳期乳腺炎87例, 檢查準確率為87.00%。結論 在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診斷及鑒別診斷中, 乳腺超聲檢查具有準確率高、檢查速度快、無創(chuàng)傷且可多次重復檢查等優(yōu)點, 可以作為非哺乳期乳腺炎診斷的首選方式。
【關鍵詞】 乳腺超聲;非哺乳期乳腺炎;鑒別診斷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9.026
近年來, 隨著孕期和產褥期衛(wèi)生知識的普及, 哺乳期乳腺炎的發(fā)病率已呈下降趨勢, 而非哺乳期乳腺炎則呈上升趨勢[1], 非哺乳期乳腺炎(non-lactating mastitis, NLM)是指發(fā)生在非哺乳時期, 由細菌侵入到乳腺組織中而引發(fā)的一種乳腺疾病, 包括嬰兒期、青春期、絕經期和老年期。各個生理時期均可發(fā)生乳腺炎癥[2]。嬰兒期及青春期的乳腺炎常系體內激素的失衡, 出現(xiàn)乳房腫脹、隱痛, 或出現(xiàn)結節(jié), 是一種非細菌性, 有自限與自愈過程的炎癥表現(xiàn)。非哺乳期乳腺炎則是指成人非哺乳期的乳腺炎過程, 由于非哺乳期乳腺炎無明顯病癥, 因此常被誤診為其他類型的乳腺疾病[3]。隨著超聲影像學技術的發(fā)展, 乳腺超聲在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診斷及鑒別診斷中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4]。在此背景下, 本文結合對本院2014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治療資料與相關文獻資料, 分析乳腺超聲的臨床應用方式、方法以及取得的診斷效果, 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2014年2月~2017年1月進入本院接受非哺乳期乳腺炎檢查的100例患者, 病情已通過病理檢測確診, 并且可以收集到患者完整檢查和治療資料, 為確保研究的規(guī)范性、倫理性以及符合相關組織機構的要求, 在研究開展前均與所有參與本次科學試驗觀察的患者或其家屬進行了試驗目的、過程、對患者影響等情況的說明, 在獲得患者及其家屬自愿同意的情況下開展后續(xù)研究。排除存在藥物過敏、患有免疫性疾病、精神疾病等情況的患者?;颊吣挲g22.5~35.5歲, 平均年齡(26.7±2.9)歲。
1. 2 方法 采用Aloka α10型彩色超聲設備, 設定的探頭頻率為10 MHz。引導患者仰臥以充分顯露腋窩與胸部, 對患者行腋窩淋巴結與乳腺檢查。根據(jù)超聲二維圖像分析病灶的形態(tài)、大小、位置等信息。
1. 3 評價標準[5] 本文從非哺乳期乳腺炎超聲檢查聲像圖特點以及診斷準確率等角度進行評估。其中, 利用Adler方法對病灶血流信號進行分級。其中, 0級表示未在腫塊內檢查出血流信號;Ⅰ級表示在腫塊內檢查出少量血流信號;Ⅱ級表示在腫塊內檢查出中量血流信號;Ⅲ級表示在腫塊內檢查出大量血流信號。
2 結果
2. 1 超聲檢查聲像圖特點 通過對超聲檢查聲像圖進行分析可知, 在乳腺超聲影像上100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均發(fā)現(xiàn)存在異?;芈晠^(qū)。其中, 64例(64.00%)患者的乳腺腫塊邊界較清楚, 36例(36.00%)患者均存在乳腺腫塊邊界完全不清晰或者部分不清晰現(xiàn)象。患者乳腺腫塊直徑7~40 mm。有31例(31.00%)患者被檢查出存在Ⅰ級血流信號現(xiàn)象, 49例(49.00%)患者被檢查出存在Ⅱ級血流信號現(xiàn)象, 20例(20.00%)患者被檢查出存在Ⅲ級血流信號現(xiàn)象。
2. 2 診斷準確率 利用乳腺超聲進行診斷后, 成功檢查出非哺乳期乳腺炎87例, 檢查準確率為87.00%。其中, 正確檢查出慢性乳腺炎44例, 肉芽腫性乳腺炎24例, 漿細胞性乳腺炎19例。
3 討論
我國是非哺乳期乳腺炎高發(fā)國家, 發(fā)病群體集中在20~
40歲, 發(fā)病初期患者無明顯不適感, 因而容易被患者忽略。隨著病情的進展患者會有乳房腫脹感, 因此, 患者多以乳房腫塊就診。目前, 非哺乳期乳腺炎的發(fā)病機制尚未明確, 一般認為患者的乳頭發(fā)育缺陷是主要誘因[6]。此外, 其他因素的作用也會共同導致該病的發(fā)生。由于非哺乳期乳腺炎初期的臨床癥狀不顯著, 因此容易造成誤診。本病病因不明, 正常狀態(tài)下, 僅于乳腺導管開口處覆蓋鱗狀上皮, 導管擴張的鱗狀上皮可覆蓋于導管內壁, 其角化碎屑及脂質分泌物可以阻塞管腔, 刺激管壁產生炎癥反應, 異??赡苁侨轭^內陷或畸形, 因導管開口的異常、狹長或擴張, 繼發(fā)炎癥感染, 外傷性脂肪壞死也有可能, 其中最為重要可能為厭氧菌的特殊感染[7]。
在傳統(tǒng)的治療模式中要提高對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診斷準確率, 可以通過穿刺活檢的方式來進行。但是, 這種方式對患者會造成一定的創(chuàng)傷, 從而使得患者在心理上與生理上產生拒絕。而乳腺超聲檢查的出現(xiàn)一方面提高了診斷的準確率, 另一方面也不會引起患者的抗拒。乳腺超聲具有快速、無創(chuàng)傷等優(yōu)點, 因此, 在臨床上其應用范圍越來越廣[8]。本文研究顯示, 在乳腺超聲影像上100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均發(fā)現(xiàn)存在異?;芈晠^(qū), 患者乳腺腫塊的直徑在7~40 mm。非哺乳期乳腺炎和乳腺癌在病灶血流分布方面均可表現(xiàn)為豐富的血流信號。本文研究顯示, 有31例(31.00%)患者被檢查出存在Ⅰ級血流信號現(xiàn)象, 49例(49.00%)患者被檢查出存在Ⅱ級血流信號現(xiàn)象, 20例(20.00%)患者被檢查出存在Ⅲ級血流信號現(xiàn)象。因此, 超聲檢查也可以通過對血流信號的檢測來提高診斷的準確率。在判斷不同檢查診斷方式對非哺乳期乳腺炎確診所具有的效果時, 確診的準確率是最為重要的參考標準。利用乳腺超聲進行診斷后, 成功檢查出非哺乳期乳腺炎87例, 檢查準確率為87.00%。由此可知, 采用乳腺超聲診斷方式在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診斷及鑒別診斷中具有較高的準確率。有學者在其研究中指出利用乳腺超聲可以以無創(chuàng)傷的方式, 準確檢查出患者是否出現(xiàn)非哺乳期乳腺炎, 從而為后續(xù)的治療提供參考資料[9, 10]。因此, 作者提議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醫(yī)院應當建議患者優(yōu)先選擇用乳腺超聲進行檢查。endprint
綜上所述, 在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診斷及鑒別診斷中, 乳腺超聲圖像能夠較好發(fā)現(xiàn)病灶的異?;芈晠^(qū)并借助對血流信號的檢測提高鑒別診斷的準確率;同時, 乳腺超聲檢查具有速度快、無創(chuàng)傷且可多次重復檢查等優(yōu)點, 可以作為非哺乳期乳腺炎診斷的首選方式。
參考文獻
[1] 王翠霞, 王海濤, 王方.乳腺超聲對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診斷及鑒別診斷價值.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 2015, 7(32):49-51.
[2] 陳芳, 孫健.超聲對非哺乳期乳腺炎的鑒別診斷價值.臨床超聲醫(yī)學雜志, 2013, 15(12):875-876.
[3] 常群英, 袁志紅, 楊春梅.高頻超聲對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診斷及鑒別診斷價值.中國農村衛(wèi)生, 2013(5):61-62.
[4] Ma Y, Li G, Li J, et al.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 (SMI)in Detecting Blood Flow Signals of Breast Lesions. Medicine, 2015, 94(36):e1502.
[5] 廖春雁, 陳圓圓, 曾健, 等.常規(guī)超聲結合彈性成像對非哺乳期乳腺炎與乳腺癌的鑒別診斷價值.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 2016, 32(1):16-18.
[6] 范光榮, 陳翠芬, 朱志軍, 等.磁共振表觀擴散系數(shù)對非哺乳期乳腺炎和乳腺癌的鑒別診斷價值.臨床放射學雜志, 2015, 4(4):544-547.
[7] D'Avila FB, Limberger RP, Fr?ehlich PE. Cocaine and crack cocaine abuse by pregnant or lactating mothers and analysis of its biomarkers in meconium and breast milk by LC-MS-A review. Clinical Biochemistry, 2016, 49(13-14):1096-1103.
[8] 伍蕓, 劉澤宇.超聲BI-RADS分級與傳統(tǒng)方式對于NLM診斷價值的比較分析.西南國防醫(yī)藥, 2015, 25(12):1328-1331.
[9] 葉旭, 陳小霜, 黃丹鳳, 等.超聲對肉芽腫性小葉性乳腺炎與乳腺癌的鑒別診斷價值.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 2016, 25(9):790-794.
[10] 姚瑤, 李新華.超聲聯(lián)合彈性成像在非哺乳期乳腺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分析.癌癥進展, 2016, 14(7):667-670.
[收稿日期:2017-04-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