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宏
一、充分結合游戲教學,將體育技能注入游戲過程
為了讓中學生更加容易地融入體育課程的學習過程中,準備活動設計得趣味性尤為重要,通過各種趣味性的游戲,提高學生的運動神經興奮度,讓學生的心理和身體充分進入體育運動的過程中去。而一般的教師會通過跑操場、做運動來進入體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但是這樣的方式容易讓學生感到體育運動的困難和乏味,對體育課產生一定的排斥心理,上課情緒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就降低了教學的質量。所以,教師針對這種情況,應該對準備活動進行改進和創(chuàng)新,通過和教師的交流討論或者和學生進行一定的反饋,利用網絡查找和數據調查等渠道,完成對課前準備活動游戲的收集,充分和課程內容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如在排球課的教學,排球課這個需要學生超強體力和運動力的課程,還需要學生擁有一定專業(yè)難度的技術,極大地花費學生的體力,容易讓學生對此課產生一定的排斥心理。但是教師可以通過在課前制作沙包或者布置學生制作沙包的作業(yè),讓學生分組結隊,制定一定的比賽規(guī)則,進行沙包比賽。學生一聽是具有娛樂性質的游戲,馬上吸引了注意力,提高了課堂的參與度,在開始就讓學生融入課堂,方便之后對學生進行排球技術的教學。
二、充分了解學生特點,提高中學教師的整體素質
中學生正處在生長的黃金階段,運動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他們的身心健康都離不開教師的細心呵護和教育,并且要求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著重培養(yǎng)學習完成運動的好習慣,讓學生認識到鍛煉身體的重要性。而為了增加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熱愛,教師可以通過將游戲和音樂等讓人愉快的因素添加到課程中去,充分調動學生的熱情,讓學生深刻地意識到運動的重要性和運動帶給人身體的變化,讓人在運動過程中產生愉悅的心情。教師在設計課程時要充分注意對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一定的了解,通過結合學生感興趣的方面,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每種體育課程都有一定的教學任務,教師可以適當將課程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著重對學生進行體育知識和運動技巧進行講解,讓學生對運動知識和必修內容進行了解和學習,再進行第二個部分,通過有趣的活動和游戲將體育運動融入其中,在一定程度上鞏固了學生對必修內容的掌握,讓學生在興趣這個動力的情況下完成體育課的教學,提高了教學效率,提升了教師的教學質量。
體育教師是體育教學課程的引導者和實施者,所以,教師對于體育運動的專業(yè)知識需要到達一定的高度和具有一定的專業(yè)性才能完成對學生專業(yè)的教學,教師的專業(yè)程度高低決定著學生能否對體育教學產生興趣,能否用信任的姿態(tài)完成學習。所以,學校應該對教師進行定時定期的培訓,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同時教師平時也應該積極學習,通過圖書館或者網絡等平臺進行學習,及時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切實提高學生的上課效率,提升教學質量。
三、轉變教學觀念,制訂互動性教學目標
體育教師要想高效開展互動性教學,首先要轉變教學理念,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意識;其次,教師要深入解析體育教材內容,站在全局的角度構建知識框架;最后,教師要精心制作教學方案,設計具備實踐性和價值性的教學方案,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
如在教學“排球自拋自墊”時,教師要在課前通讀教材,濃縮教學內容,通過設計有效的熱身運動和教學環(huán)節(jié),凸顯互動性教學目標。課前熱身可有效激發(fā)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講解排球的發(fā)展起源、比賽規(guī)則、運球姿勢及移動技巧等內容,通過運用互動性教學模式,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奠定基礎。
四、構建溫馨和諧的師生互動關系
以籃球為例,在教學“三步上籃”時,筆者發(fā)現(xiàn)不少學生存在籃球動作不標準,或投籃動作標準卻命中率不高等問題。為此,筆者通過主動詢問學生原因,找到了答案:有的學生重視“三步上籃”的動作要求,導致重心不穩(wěn),投籃命中率低;有的學生眼睛一直盯著籃球筐,忽視了“三步上籃”的動作要求。于是,筆者總結了學生出現(xiàn)此類問題的原因,并展開了有針對性的教學指導,從根本上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率。
由此可見,師生間友好的教學互動,不僅需要教師的悉心指導與傾聽,還要教師及時依據學生的學情展開誘因解析。通過大量的教學實踐可知,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積極構建師生互動關系,不僅可以充分展示學生的主體地位,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提高體育運動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五、積極展開生生互動
生生互動是指依據學習興趣、學習能力、擅長或不擅長的體育項目等內容,教師將班級中所有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從小組成員中選出組長。在開展分組訓練時,教師要及時深入到學生中,結合每組成員的學習情況,設計學習任務,側重講解動作技巧和操作要領等。在教學中,分組教學有效促進了師生、生生互動,為初中生提供了充足的訓練與思考時間,滿足了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由此可見,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不是互動活動的組織者,而是參與者。教師只有真正做到教學平等,才能有效改變師生關系,不斷拉近彼此距離,使學生深刻感受到體育學科的魅力。
六、教學互評
在開展互動教學中,教師要重視互動評價。優(yōu)質的教學評價,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還能使學生發(fā)現(xiàn)他人身上的閃光點,并通過借鑒和學習,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此外,通過互動評價,學生能對自己做出最科學、最準確的評價,從而感受到教師與其他同學對自己的關心與愛護,進而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可以依據學生的學習反饋,制訂更具時效性的教學方案,真正擺脫傳統(tǒng)教學的束縛,推動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健康發(fā)展。
綜上,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采用互動性教學具備極大的教育價值,也是現(xiàn)階段提升中學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主要途徑。通過有效開展互動性教學,教師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思維探究能力,幫助學生快速掌握體育動作,從而為體育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于長濤.中學體育課堂中互動性教學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35).
[2]王紅兵.淺析互動性教學在中學體育課堂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4,8(34):31-3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