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歡
摘 要:二十世紀的中國文學在魯迅的影響下形成了一條主流的血脈,即由他開創(chuàng)的憂憤、冷峻、荒謬的寫作傳統(tǒng)。一直到世紀末,這種傳統(tǒng)依然保持著強勁的勢頭。在作家劉震云的作品中更是有較為明顯的體現(xiàn),劉震云的小說無一例外地蘊含著一個共同的主題——抗議物質(zhì)對于精神、權(quán)利對于尊嚴、歷史對于人性的威脅和摧殘,這種主題的表現(xiàn),又是通過其小說中獨特的一系列意象所表現(xiàn)出來的。本文即從小說意象研究的角度出發(fā),通過具體的作品來淺談一下劉震云小說中獨特的意象系列。
關(guān)鍵詞:劉震云小說意象;獨特性
劉震云小說至今令人記憶尤深的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他在小說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系列獨特意象和情景氛圍,本文從劉震云一些有代表性的小說中整理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意象,通過對這些意象的分析,進一步感受作家的寫作風格及其獨特的審美體驗。
一、“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廁所”意象
縱觀整個中國文學史,大概沒有哪位中國小說家像劉震云這樣賦予廁所以如此深刻強大的表現(xiàn)力。這個獨特的意象主要出現(xiàn)在下面的幾篇作品中:
1、《官人》
“二樓的廁所壞了”。
“屎尿涌了一地。天氣太熱,一天之后,屎尿就便成了一群蠕動的蛆蟲。有人親眼看見了一個大尾巴蛆,正在往廁所對面的會議室爬?!?/p>
《官人》作為一篇描寫中央機關(guān)官場生活的作品,沒有描寫機構(gòu)里舒適的環(huán)境和高級的辦公設備,而是選擇了廁所,這樣一個又臟又俗的物象下筆,簡直堪稱驚世駭俗!讓讀者在一開始就被意想不到的安排所吸引,接下來的渲染則更見效果,會議室里坐著的一位位尊貴的官員,不是在眾人簇擁的氛圍下登場,而是在門外“蛆蟲、屎尿遍地”,這樣極為骯臟的環(huán)境下出現(xiàn),不僅僅是官員,甚至是整個機關(guān)的存在和運作,都被浸染在這種蛆蟲遍地的氛圍之中?!白鳛槲锵蟮膸?,當然小于作為物象的機關(guān),但廁所一旦被提煉為意象,就有了巨大的涵蓋力,它在小說中的存在也因此大于機關(guān),大于人物,大于小說所要展現(xiàn)的一系列局部生活,而成為了一種情調(diào)和象征?!庇蓭a(chǎn)生的“蛆蟲、屎尿遍地”的氛圍象征著機關(guān)里表面看似和諧,實則人人勾心斗角,爭權(quán)奪利的氛圍,前者是對后者的暗含和諷刺。同時廁所的現(xiàn)狀也是對單位里管理制度以及人員作風懶散的態(tài)度的諷刺。
2、《新兵連》
“走出廁所,我又說:“軍長這人真關(guān)心戰(zhàn)士。”
沒想到排長鼻子里“哼”了一聲,走了,走了老遠又扭頭說:“你哪里知道,他是一個大流氓,醫(yī)院里不知道玩了多少女護士!”
《新兵連》在前面用很大的篇幅渲染出軍長的威武、莊嚴、慈善,然后刻意安排“我”與排長半夜上廁所時談論軍長,借助廁所這個特殊的物象和其所營造出的氛圍揭露出軍長只不過是個表面和藹,背地里愛玩女人的大流氓。廁所在這里本身就具有象征意義,表面上打掃得再干凈,也掩蓋不了里面骯臟的本質(zhì),再干凈的廁所,仍然是用來供人拉屎拉尿,它的性質(zhì)不會因為其表面的光鮮亮麗而有任何的改變,人也是如此,軍長表面對待人和善,給人威武的感覺,那也只是他為了維護自己的職位和形象所進行的“裝扮”而已,作者讓人物的真實個性在廁所這樣一個有象征意義的意象中最好地體現(xiàn)出來。
3、《新聞》
“各報記者經(jīng)過協(xié)商,決定十九點三十分至二十點十五分,在火車站收費廁所前集合,”大家一邊吃著山珍海味,一邊熱烈地討論這個問題,最終選擇了“男女之間”的地段,“所謂男女之間,即是不男不女,所謂不男不女,即是不倫不類,是只有類似于小丑、敗類、卑俗、丑陋的那一類人才具有的特點,一幫號稱無冕之王的偉大記者,在廁所的背景下紛紛登場,他們奔向的是那不倫不類的社會,他們所做的是不男不女、不人不鬼、不三不四的勾當?!弊髡咴谶@里用一個特殊的、“不男不女”的廁所意象,表達了對記者,這個看似從事著無比崇高職業(yè)的人的諷刺與批判,記者本身給人的感覺是正義的,然而真正從事著這個“偉大職業(yè)”的人卻比某些“明明白白”的壞人來得更可惡可恨。他們的所作所為根本配不上這個職業(yè),在劉震云營造的藝術(shù)世界中,真正有高尚道德的人從事著人們認為是骯臟丑陋的職業(yè),這種職業(yè)將他們的形象也無限地拉低,而許多道德敗壞的大騙子卻在表面光芒的遮掩下享受著人們的尊重與照顧。這種與真理完全相反的扭曲的現(xiàn)象就是對現(xiàn)實世界的最好的反映和批判。
劉震云對廁所這個意象可以說是情有獨鐘,因此給廁所這個意象賦予了前人從未賦予過的意義,在他的作品中,廁所要么總是被安排在一些與它本身性質(zhì)極為不符甚至是相反的“環(huán)境”中,如上文提到過的環(huán)境本應是整潔無塵的單位這樣嚴肅的工作場合,或者在一群看起來一派正氣的記者身后,或者廁所作為一種特殊的場合,成為各種“正面”人物會面談話的場所,廁所成為了人物活動以及話語的“見證者”,比如上文提到的《新兵連》中“我”與排長的對話,就是剛好發(fā)生在廁所里面,不論是哪一種呈現(xiàn)方式,廁所本身的臟亂性質(zhì)都對小說產(chǎn)生著影響,它可以通過自身與周圍環(huán)境鮮明的對比,來反諷環(huán)境中那一群麻木的無動于衷的人,也可以象征人物性格如廁所一般的惡臭,這就讓廁所這個意象在小說中被賦予了特殊的象征意義,這種意義是為小說主題服務的。
二、“點睛之筆、神韻所在”的意象
除了廁所這個獨特的意象之外,劉震云小說中還有一系列被稱作是“點睛之筆。神韻所在”的意象,這主要在下面幾篇作品中有所體現(xiàn):
1、《一地雞毛》:“雞毛”“餿豆腐”
“小林家一斤豆腐變餿了”
“啤酒雖然已經(jīng)奪了過去,但小林腦袋已經(jīng)發(fā)懵,這天夜里睡得很死,半夜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睡覺,上邊蓋著一堆雞毛,下邊鋪著許多人掉下的皮屑,柔軟舒服,度年如日、、、、、、”
雞毛,這樣一個卑俗鄙陋的意象出現(xiàn)在標題中,給人以強大的視覺和心理上的沖擊。雖然已雞毛為題,但并沒有慌著在雞毛上做文章,而是首先推出了“餿豆腐”意象,以“餿豆腐事件”為開始的一系列事件最終表達出雞毛在小說中的象征意義,“首先是“餿豆腐事件”引起的小林和老婆以及保姆三個人之間的矛盾,然后是由查水表老頭所引發(fā)的“偷水事件”,老婆“換單位事件”,小孩“入托事件”等等,這其中又不無時無刻穿插著小林與老婆的爭吵、老婆與保姆的爭吵,小林一家與對門人家的矛盾、小林以及老婆在各自單位里的煩心事等等,經(jīng)過長時間的折騰,上面列舉的各種事件都終于都被圓滿地解決了,長久以來為了生活而精疲力盡的小林終于舒服地睡了一覺,接下來在他的夢中便出現(xiàn)了雞毛的意象,小林夢到自己躺在一堆雞毛之中,這個夢正是表達了他對于自己生活的真實感覺,雞毛的出現(xiàn)是對餿豆腐意象的總結(jié),代表眼前的事件總算勉強解決,同時也代表著小林瑣碎生活的無窮無盡。小林夢見自己“舒服地躺在一堆雞毛里面”,事實上是預測著自己這種痛苦生活的無窮無盡,所以絕對不會是“舒服地”,作者在這里運用了反語,最大程度地表達了對小林生活現(xiàn)狀的諷刺。
2、《單位》中的“爛梨”意象
“大家得了梨,都開始趕緊用刀子剜梨,撿最爛的剜剜吃,全辦公室一片吃梨聲,不像往常舍不得吃,全屋就老何不剜,像往常吃好梨一樣洗著吃、、、、、、”
《單位》中的爛梨意象和前面講到的廁所意象有異曲同工之妙,單位里拉來一車梨,說是分給大家的過節(jié)禮物,誰知梨子全是爛的,“大的大爛,小的小爛”,人們先是抱怨,后來又都高高興興地吃起爛梨來,在得知單位領(lǐng)導分的是好梨后又紛紛表達自己的不滿,《單位》里面營造出的整個辦公室嘻嘻哈哈吃爛梨的情景,與《官人》中蛆蟲遍地、臭氣熏天的場景類似,一群在人們想象中一身正氣。衣冠楚楚的人,卻在屎尿遍地的環(huán)境中工作,吃著爛了的梨,這種強烈的反差,強烈地諷刺了人物性格。
“豆腐”“雞毛”“爛梨”這些意象之所以被稱為“點睛之筆”和“神韻所在”,正是因為它們很貼切精準地與小說中的人物及環(huán)境融為一體,小林家庭的性質(zhì)以及一家人的個性和生活方式屬于典型的城市小老百姓,每日為各種物質(zhì)生活上的大小事操勞,且這種操勞是永無止境的,“豆腐”象征著這種物質(zhì)生活,“雞毛”象征著小林一類的小人物為生活永無止境的操勞,而這種操勞在劉震云看來,卻是沒有意義的,因為人生只有物質(zhì)與精神生活的完美結(jié)合才能是完整的,然而現(xiàn)代社會的飛速發(fā)展,快節(jié)奏的生活節(jié)奏以及巨大的生活壓力卻讓小林這類人越來越多,劉的期待也仿佛越來越遠了?!盃€梨”則是絕妙地同時表現(xiàn)了人和環(huán)境的迂腐,單位一本正經(jīng)的獎勵品居然是爛了的梨,單位里的人居然也照吃不誤,人們對待爛梨的態(tài)度反映出在單位這種典型的官場環(huán)境中生存著的群體的麻木性,這是由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造成的,一個爛梨意象,既批判了外在愚蠢麻木的人,更深層次地批判了造就這種人物的變態(tài)的官場環(huán)境。
劉震云的小說具有共同的意象:將現(xiàn)實世界最鄙俗、最卑賤、最污穢的物象供奉在藝術(shù)世界最重要最顯眼的位置上,機關(guān)里的人每天生活在“屎尿、蛆蟲遍地”的環(huán)境里,然而沒有一個人覺得受不了,局長在外面爬著大蛆蟲的房間里仍然照常開著會議;單位里的人辛勤工作后換來的是一箱爛了的梨,結(jié)果人人吃的都很開心;小林夢見自己睡在滿是雞毛的環(huán)境里,這本來預示著他無聊、瑣碎生活的無窮無盡,但他卻認為很舒服;所有的事物,在我們看來是骯臟卑賤的,在劉震云的藝術(shù)世界中,卻被供奉為最高尚的東西,作者用這種夸張而荒誕的方式做到了對現(xiàn)實世界最深刻的反映和諷刺。
將這些意象還原為劉震云的感覺世界,我們從這世界中看到了廣闊無邊的糜爛、腐臭、骯臟、卑賤、癱瘓、無情無義、無可救藥。這進一步引發(fā)人們的思考,這些令人震驚的現(xiàn)象為什么會出現(xiàn)?是如何形成的?我們應該做些什么來改變這些現(xiàn)狀?這或許也是劉震云寫作的最終目的所在!
參考文獻:
[1]劉震云《劉震云精選集》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6年5月.
[2]高芳艷《論劉震云小說中的反諷意象》《當代文壇》2016(2):52-55.
[3]倪娟娟《論劉震云小說中的反諷藝術(shù)》《文學教育》2011(6):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