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強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社會對土建施工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土建項目施工的專業(yè)性也越來越高,與此同時,土建項目施工的復雜性也越來越高,也使得土建項目的施工難度越來越大。土建項目中經常出現(xiàn)技術性問題,對施工質量造成極大的影響,本文主要從這個角度出發(fā),對土建項目施工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與管理措施等內容進行分析,希望能與同行人士共同探討相關內容。土建工程施工技術在近年來得到了快速發(fā)展,極大地帶動了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但是也暴露出諸多土建工程施工技術問題。文章結合筆者多年來從事土建工程工作的經驗,探討了在土建工程施工中經常會遇到的技術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應對措施。論文網(wǎng) /8/vw-8387001.htm
關鍵詞:土建施工;技術問題;應對措施;混凝土養(yǎng)護;變形縫
隨著建筑施工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建筑行業(yè)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給土建施工的建筑管理工作也帶來新的挑戰(zhàn)。為了確保土建工程施工的綜合產品質量,就必須提高土建工程中技術管理工作,在抓住土建施工技術中的技術要點的同時將管理工作細致化,使土建施工綜合技術水平得到提升,保證建筑工程緊跟時代步伐。本文將著眼于建筑施工中的具體問題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分析,這些具體問題主要包括土建施工中柱模板、混凝土、養(yǎng)護和接縫等方面,通過對這幾方面在土建施工中的施工技術和施工方法展開深入研究,分析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具體問題提出科學合理的解決辦法,為我國土建施工改革創(chuàng)新提供幫助。
1 土建施工保護層與荷載層問題及應對措施
在施工過程中鋼筋下面墊塊設置時不能按照相關技術標準執(zhí)行。大部分企業(yè)施工中一般不加放墊塊,偶有企業(yè)雖加了墊塊,但不能滿足技術要求,常見的做法是以石子作為鋪墊使用,其墊層效果雖好,但是穩(wěn)定性不能滿足施工標準要求,容易出現(xiàn)走位性錯誤問題,使墊塊薄厚不均,對土建基層的鋪墊水平造成影響。另外,在鋼筋網(wǎng)架設時不嚴格按照相關標準執(zhí)行,易出現(xiàn)架網(wǎng)上臺現(xiàn)象,使鋼筋網(wǎng)片出現(xiàn)嚴重的位移現(xiàn)象,甚至產生嚴重變形,不能很好地發(fā)揮保護混凝土的作用,嚴重影響到建筑工程施工質量。
2 柱模板澆筑的問題及應對措施
在實際工程中,柱模板往往表現(xiàn)出來的特點是高度雖然合理,但是端面尺寸布置,因為柱的高度較高,因此在安裝過程中必須對其垂直角度予以重視,在混凝土澆筑時嚴格調節(jié)控制混凝土的側壓力面。為了確保工程的順利進行,在混凝土柱模板安裝時還需做示范段,并嚴格按照技術標準規(guī)范執(zhí)行,作為后續(xù)工作的模板安裝工作的“標桿”。為了確保混凝土澆灌的合理性,混凝土模板沿其高度方向上每隔3m需進行澆灌處理,并必須確保鋼筋之間的密封裂隙相互連接的質量,從而保證土建工程中柱模板澆筑時的質量合格。
3 混凝土養(yǎng)護的技術問題及應對措施
在建筑工程中對混凝土養(yǎng)護做了嚴格要求。按照國家標準對混凝土施工技術規(guī)定,澆筑混凝土在進行載荷承重之前的養(yǎng)護時間一般為3~4周。而在實際工程中,經常會因工期原因而使混凝土養(yǎng)護時間達不到國家標準要求,這也將直接影響混凝土施工的強度,降低了建筑工程綜合水平。在梁柱澆筑過程中,對施工縫隙面的處理工作需要等到混凝土強度達到1.2N時再進行。為了有效提高混凝土的質量水平,需要對混凝土施工的每個細節(jié)嚴格要求,控制水泥混凝土層的縫隙清理水平,對混凝土砂漿進行攪拌處理,待其緊密結合后方可以進行后續(xù)施工。施工中遇到不良的混凝土表面時,必須對水泥砂漿面進行修正處理,一般情況下可采用1∶2的配比標準進行配比處理。在對混凝土的梁板進行養(yǎng)護時需根據(jù)梁板的質量處理混凝土的養(yǎng)護面,一般最少的養(yǎng)護時間不得少于7天。為了提高混凝土的凝固質量,對滲透用的混凝土進行加固處理,澆水以確保其擁有混凝土水化過程中所需要的水分,使混凝土充分凝結。
4 混凝土變形縫的技術問題及應對措施
混凝土施工中變形縫處理是混凝土施工的關鍵,其處理難度也較大,特別是在現(xiàn)代建筑空間的多樣化的建筑風格下,建筑設計也不斷提高其設計標準和設計難度,使變形縫的處理越來越復雜,處理難度也越來越大。在建筑工程中對變形縫處理不及時,將直接影響到工程質量,常常會造成滲水等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目前工程中對變形縫處理時采用較多的方法是在施工過程中進行鋁板彎折處理,該方法存在的最大缺陷是鋁板在彎折后不易隨著建筑結構的改變而改變。因此,若變形縫兩側建筑結構產生不均勻變形,將會使鋁板內部產生較大的內應力,進一步產生不協(xié)調變形,破壞變形縫處理效果,直接影響建筑混凝土的縫隙銜接?,F(xiàn)代建筑的外墻走線較傳統(tǒng)的建筑外墻走線復雜,無法實現(xiàn)傳統(tǒng)變形的作用,因此需通過采用特殊技術處理,目前用到的是使用有效的變形防水板,在澆筑混凝土之前對混凝土澆筑預埋件進行預處理,具體做法如下:第一步:劃線,就是控制鋁板線的位置;第二步:根據(jù)第一步中的劃線位置固定混凝土中鋼筋的位置,如果墻體中沒有突出的梁墻,對鋼筋可以采用梁鋼骨板支架進行固定。在變形縫設計時,變形縫的寬度設計一般在70mm左右,而其在垂直方向上的伸縮長度控制在100mm以內。在將模板的準確位置通過劃線確定好之后,將位置線劃好一個不小于15mm的焊制骨架中,并對鋁板固定的位置進行扎邦處理,兩個模板在安裝時需要分別安裝,并且在鋁板處必須斷開,放置在安裝線內。在進行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為了更好地保證變形縫施工質量,混凝土采用分層澆筑的方法進行澆灌,從而使變形縫處的各構件接觸密實,保證工程質量。
5 混凝土基坑施工問題及應對措施
目前,在土建施工中的高層建筑物基礎開挖形式都采用深基坑形式,開挖深基坑確保管線、建筑結構的合理性,是建筑工程所追求的目標,通過對建筑結構周圍建筑環(huán)境進行分析,包括周圍建筑結構的沉降、偏移等方面的變化規(guī)律,對建筑結構的下沉進行評估處理,同時對施工建筑層級進行多層面、多角度分析,對其做出全面評估,找出控制深基坑周邊的環(huán)境標準,建立起環(huán)境評價體系,確定建筑工程項目深基坑的具體施工變形范圍,為深基坑安全施工提供技術指導。但是,如果對深基坑的變形范圍控制不好,就會給土建基坑施工帶來巨大的安全隱患問題,因此對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變形范圍的確定的準確與否將直接影響到整個工程的安全性?;炷良夹g現(xiàn)在已經發(fā)展得比較成熟了,根據(jù)施工理論標準,混凝土在使用時具有不同的控制標準。在基坑施工中混凝土進行三類系統(tǒng)分配,充分發(fā)揮混凝土控制標準作用。開環(huán)控制技術屬于較為成熟的一項技術,但其仍舊存在缺陷。首先,系統(tǒng)精度沒有有效合理的控制;其次,在施工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系統(tǒng)反饋的問題,系統(tǒng)無法及時的將問題進行處理,從而影響到整個施工進度。
6 結語
我國土建施工技術近年來發(fā)展迅速,為建筑業(yè)既帶來了挑戰(zhàn),也帶來了機遇,在土建施工中仍然存在較多問題,主要有保護層與荷載層問題、柱模板澆筑問題、混凝土養(yǎng)護技術問題、混凝土變形縫技術問題和深基坑施工中存在的問題等,并對各項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應對措施,必須加強管理力度,嚴格執(zhí)行質量管理標準,采用先進的技術等。結合土建施工的技術標準,在土建工程中的建筑工程的施工規(guī)模、施工周期及投入產出比等都是建筑工程技術管理中要研究的重點對象,為了提高建筑工程技術管理水平,必須認真研究這些重點問題,尋找施工技術中的不足和缺點,減少技術上的事故發(fā)生。
參考文獻
[1] 劉啟棟.水建筑工程中的土建施工技術分析[J].山西 建筑,2013,39(26).
[2] 劉思聰,陳躍剛.土建施工的現(xiàn)場管理及對策探討 [J].四川水泥,2015,(12).
(作者身份證號碼:330206198410275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