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彥
摘 要:居住,作為人類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質條件,從來就是受到社會生產力的制約,同時,也是社會生產力發(fā)展水平的明顯標志之一。從最初的人類始祖尋找天然洞穴和樹木做犧身之所到今天的一座座多層和高層住宅樓以及配套齊全的公用設施組成的居住小區(qū),住宅建筑技術的進步,標志著社會生產力達到了新水平。今天,我們的生活已向小康邁進,住宅建筑質量的提高,室內外環(huán)境的改善,使我國的住房狀況在近幾年來有不同程度的改觀。
關鍵詞:建筑設計;住宅設計;探討
1 建筑設計的基本理念
1.1 住宅建筑主題的確定
首先是以人為本綜合考慮。住宅建筑最終服務目標是人,所以,設計中無論采取何種形式,都應該方便人的使用。在以人為本思路下,充分發(fā)揮設計思路,尋找主題特點和元素,從總體、平面、立面、設備、綜合管線、景觀等多角度綜合因素考慮,避免只注重片面因素所產生的缺陷。應該考慮隨著新技術所產生的先進功能,如監(jiān)控系統(tǒng)、電子商務服務系統(tǒng)、節(jié)能節(jié)水系統(tǒng)等在設計中應用,保持住宅建筑的相對先進性。
另外,注重建筑與人文藝術的結合。居住建筑是人活動頻繁的空間,在一定程度上,需要結合既定的主題進行藝術的創(chuàng)造。它不僅體現在景觀設計上,還體現在單體和群體上。以特有的藝術主題和符號裝點建筑,將單體、群體和景觀環(huán)境完美結合,保持獨特的韻律和文化品質。復雜的建筑、景觀環(huán)境通過藝術主題和符號裝點糅合在一起,整齊而不呆板,富有韻律;變化而不凌亂,展現均衡。做到建筑、藝術、文化、景觀的完美結合。
1.2 住宅建筑外觀的打造
住宅建筑,往往是以群體的方式出現。富有生命力的住宅建筑,應該從總體大局出發(fā),考慮外觀設計與周圍建筑環(huán)境相協調,彼此協調且能容入周邊的環(huán)境。避免只考慮自身的立面效果,忽略周圍環(huán)境的因素。群體住宅小區(qū)的設計應當注意色彩與小區(qū)主題協調一致。平面、立面布局富有變化,在滿足通風、采光要求的前提下,錯落有致,相得益彰。單體效果應該注重與群體和諧。在造型上、色彩上與自然環(huán)境相互融合。努力挖掘主題元素符號,突出造型、色彩、材質的特點,豐富住宅建筑的主題表現力,體現出人文、文化的特色。對色彩加以提煉,表現色彩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塑造建筑風格。今天的居住建筑已經不僅僅限于居住。人們對環(huán)境的要求越來越高,文化因素與建筑的結合越來越緊密。挖掘文化元素,將城市歷史、文化、民俗融于居住建筑的設計中,可以極大的豐富居住建筑的內涵,提升居住建筑的文化層次。
1.3 住宅建筑合理、實用的功能
質量完善美好的內在生活環(huán)境,包括符合美學尺度的建筑空間、便捷的生活系統(tǒng)、安全的居住環(huán)境以及完備周到的服務設施。需要從很多細節(jié)設計入手才能打造一個好的住宅。
1.3.1平面方案的合理分區(qū)
客廳:在現代居住建筑中,客廳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需盡量減少交通面積和交通走道,提高平面系數。注意學習、會客、進餐、家庭休閑娛樂的功能需要,留足開間、進深的尺度空間,滿足家庭不同成員的需求。
臥室:根據現代家具的尺寸合理布置,考慮有最佳的采光、通風朝向。
廚房:有足夠的操作空間和操作流程方便,注意上下水、熱水、天然氣管線綜合,在設計中了解表、閥布置位置,注意防火、防暴防護要求。
衛(wèi)生間:隨著家庭條件的改善,衛(wèi)生間的設計要求越來越高,住宅的主要給排水系統(tǒng)、熱水系統(tǒng)等都集中在衛(wèi)生間中,而且裝修要求也較高,所以,在設計衛(wèi)生間時,要注重衛(wèi)生間空間尺度的合理性,無論裝不裝浴缸,都應該考慮其位置布置的可能性,給以后改造留足余地,空間應該有足夠的舒適性。
書房、健身房:隨著社會生活、工作節(jié)奏的加快,在家庭中要設計有充電和調節(jié)生活節(jié)奏的環(huán)境設計;所以就有必要在條件允許的條件下,設計書房和健身房。該空間設計應該有充足的采光和良好的通風環(huán)境。
公共區(qū)域:在住宅建筑中還應該適當考慮家庭成員公共空間,方便家庭成員個性愛好的發(fā)展如:綠化、寵物飼養(yǎng)等方面的愛好。
1.3.2平面方案的質量功能
采光:不同地區(qū)應該按所在氣候分區(qū)滿足日照要求。住宅平面布置間距一定要通過計算,避免無直接采光住宅的戶型。在北方寒冷和嚴寒地區(qū)猶為重要。還應該避免光污染和房間視線干擾的產生。
通風:盡量采用自然通風的住宅戶型。在不能滿足直接通風的住宅戶型中,應該考慮側向通風,防止局部死角造成的通風不暢;或在局部之中造成有害氣體的集中排放。衛(wèi)生間應盡量考慮自然通風。并按規(guī)范設計通風道。
1.3.3平面方案的設備功能
完善的住宅設計必須有好的設備配套。包括給排水、采暖、供電、電視、電話、網絡、門禁等設施。其中弱電智能(網絡、通訊、保安、服務系統(tǒng))住宅建筑在設計時必須考慮將居住、休憩、交通管理、通訊、文化、公共服務等復雜的要求結合起來,以計算機網絡為基礎,把各種變化因素考慮進去進行設計,比如實現物業(yè)管理自動化、水電抄表收費的主動化、防火防盜和應急服務的自動化、門禁、電梯、路燈的管理自動化,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和品質。
1.3.4公共設備系統(tǒng)
在總體因素上,要有完善的公共設施系統(tǒng)如變電所、水泵加壓房、交換站(鍋爐房)、消防控制室、燃氣調壓站等,還應該考慮數據交換站、保安監(jiān)控室的合理位置布置?,F代的住宅建筑中物業(yè)服務會所也是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另外,在住宅建筑設計中,應該考慮為住戶裝修預留足夠的空間余地,以便住戶更新改造和個性的發(fā)揮,在設計荷載、結構形式、建筑材料上綜合考慮。
2 考慮住戶因素,滿足住戶需求,體現人文關懷
2.1 充分考慮居住者生活習慣,盡可能讓居住者方便舒適
住宅設計平面布局的合理性體現在戶型面積標準規(guī)定下的配套合理性。如設計較大的起居室、廚房、衛(wèi)生間和貯藏空間,并體現開敞與私密分離、飲食與寢居分離的原則。又如住宅單元設計以寬敞明亮的起居室作為家庭活動中心,將大大方便家庭成員的學習、家務和進行情感溝通交流。從居民生活習慣考慮,住宅單元設計應通過注重細節(jié)設計來滿足居住者的方便與實用。
2.2 充分利用室內空間,盡可能減少居住者購房費用
進行住宅設計時,應對住宅室內的現有空間加以充分利用,在滿足居住者更多需要的同時,還可不過多增加造房費用,減少購房者的購房支出。對于大多數工薪階層以多年薪金積攢購房的購房者來說,這點尤為重要。在住宅設計中,應充分考慮儲藏空間問題,最好的方法是建造內置壁柜,從而節(jié)省空間。
2.3 充分重視生態(tài)環(huán)保,盡可能為居住者提供健康的室內外環(huán)境和空間
進行住宅設計時應注意要有良好的室內氣候條件以滿足建筑物使用者居住生活的舒適和健康要求,進而使人和建筑與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之間形成一種良性循環(huán)的和諧狀態(tài)。設計時要注意盡量保護原生態(tài)系統(tǒng),盡可能使用再生資源,并能盡可能利用生物能、地熱、太陽能和風能等自然能源。做到建筑環(huán)境舒適,日照及通風良好,有效控制室內各種化學污染,其中建筑廢料排放要做到盡量無害,并能采用生態(tài)技術實施廢水、廢物的凈化和再利用。
2.4 注重人文設施建設,細節(jié)之處體現人文關懷
體現人文關懷就是要盡量考慮到居住者的基本居住需求,進行符合人性化的設計。小區(qū)內可進行完全無障礙通道和完全遮雨通道的設計。例如在南方地區(qū),由于日照時間比較長,尤其是一些大盤小區(qū)應該考慮局部遮陽通道,避免進入自己的家園還被曬的大汗淋漓。設計人員應該設身處地的想一想自己的生活感受,并盡量考慮到老弱病殘和嬰幼兒,這樣才能設計出更為人性化的住宅區(qū)。
3 結語
隨著經濟的繼續(xù)發(fā)展,人們對住宅建設必將會有更高的要求,設計者們必須要時刻注意時代發(fā)展的防線,同時要具備一定創(chuàng)新性和超前意識,只有這樣,才能了解住戶對住房的需求,從而設計出滿足住戶需求,適應時代發(fā)展的新型房屋建筑。
參考文獻
[1]李秀穎.住宅建筑設計中的文化理念 [J].東方企業(yè)文化.2013
[2]吳琳.住宅建筑設計中有關技術的應用[J].城市建筑.2013
(作者單位:中海地產南京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