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孝忠
摘要:社會熱點問題對高校思政工作有著深刻的影響,社會熱點問題對把握學生思想動態(tài),思政課堂理論聯(lián)系實際具有重要導向。事實上,在社會熱點問題當中,也蘊含著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本文就擬在基于高校思政教育的現(xiàn)狀和面對社會熱點應當采取的積極態(tài)度,來探尋社會熱點問題與思政教育工作結合的途徑
關鍵詞:社會熱點 高校思政教育
近年來社會熱點問題備受人們的關注,在國內(nèi)外引起重大的反響,尤其是一些涉及到國內(nèi)外政治、經(jīng)濟、文化、外交等重大事件和一些群體性的突發(fā)事件,借助現(xiàn)代傳媒技術一時間進行廣泛傳播。自媒體興起以后,很多不經(jīng)意之間的小事也很有可能迅速醞釀成為巨大的事件,在社會上造成深刻的影響。當前我國社會正處在社會轉(zhuǎn)型時期,社會矛盾積聚,各類事件時有發(fā)生,極易引發(fā)具有重大社會影響的社會熱點事件。對于高校大學生而言,他們雖然深處高校當中但依然可以接觸到大量的外界信息,且他們是一個對新生事物興趣濃厚,素質(zhì)普遍較高,但仍是一個是非判斷力和政治敏感性參差不齊的群體。因此如何利用社會熱點問題改進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既是高校無法回避的客觀現(xiàn)實,也是新形勢下需要大力研究和解決的重要課題。
一、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對社會熱點問題顯現(xiàn)的弊端
當前我國的高校教育,依然受制于長期以來高度集中的計劃經(jīng)濟體制的影響,學校在管理方面較為生硬、單一,思想教育工作的行政色彩極其濃厚,作為一種行政任務而非是教學工作來進行。然而隨著我國教育改革尤其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大部分高校在都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認識,并在相關的教育教學方面展開了全新的模式創(chuàng)新。然而這種模式創(chuàng)新和教學方式的靈活應對面對著當前日新月異的社會和爆炸式涌動的資訊來說顯然是不夠的。因此在當前很多高校所進行的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當中都無法積極有效的利用社會熱點所帶來的契機去對思想政治工作進行有效改進和整合,反而會被社會熱點問題所限制。其表現(xiàn)和原因主要有這樣幾點:
第一,意識上不關注社會熱點,因此對于社會熱點無法及時的反應。很多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再進行的過程中依然秉持著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等等經(jīng)典理論教學作為教學的基礎,不能夠有效的結合當前的熱點問題。當熱點問題出現(xiàn)并得到學生的關注的時候,又不能將此類問題與課堂當中的理論教學進行同步對接,從而忽略了熱點問題對于一些經(jīng)典理論的有效運用,使理論純粹為理論,喪失了其真實的實踐性。這一點從根本上說,就是一些高校在進行思想教育的過程中,沒有意識到熱點問題的重要價值,沒有意識到思政教育不能僅僅局限于理論的學習,更要時刻與實踐保持一致這一重要性。
第二,教育理念上無法與社會熱點同步,對于變化的世界無法有效地回饋,而由此也在基本的教育理念上無法進行有效的同步。對于當前社會變動和需求不能夠有一個確切的把握。教育模式較為陳舊,課堂氣氛比較壓抑,從而也就讓學生產(chǎn)生了厭學的情緒。在不少高校的思政課堂當中都或多或少存在著逃課、曠課的現(xiàn)象。而到了期末考核的時候,則更多的是以形式主義進行簡單的應付來了事,不能夠有效地對掌握的知識理論和相關的技能進行合理把握。
第三,沉浸于理論教學當中,實踐內(nèi)容缺失。除上面提到的之外,高校思政教育還有過分的注重理論內(nèi)容,對于實踐內(nèi)容的缺失。在遇到很多熱點問題,比如前些日子非常受關注的呼格案,聶樹斌案的平反,事實上可以利用這些案件平反來有效地學習思修當中關于法律知識的內(nèi)容,并且通過普法活動來有效地增強理論理解和實踐應用。但是很顯然很多高校在思政教育的環(huán)節(jié)上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從而喪失了這樣一個良好的機會。
二、社會熱點問題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
社會熱點問題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義非凡,其產(chǎn)生通常伴隨著深刻的社會原因和歷史背景,反映了一個時期社會發(fā)展的時代主題、社會公平正義等一系列問題。這其中既有積極的社會影響也有許多消極的影響。而由于現(xiàn)代自媒體的發(fā)展,通訊技術的快速應用,往往使得一個社會熱點事件爆發(fā)以后眾說紛紜、真假難辨,甚至一些好的正能量的事情在一些不良的傳播下也容易引發(fā)思想的混亂,對社會產(chǎn)生負面影響從而影響社會的穩(wěn)定。正是因為社會熱點問題具有代表性強、關注度高、社會影響面大等特點,不僅不能將其關在高校思政教育的門外,更要主動靠近,科學分析,探求其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難以替代的作用和價值。
(一)社會熱點問題是把握大學生思想動態(tài)的重要途徑
大學生思政教育的效應發(fā)揮之關鍵在于能否準確把握大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只有把握好大學生的思想狀態(tài)才能夠有針對性的做好相應的工作,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對學生進行方向性引導。高校對于大學生思想的動態(tài)掌握往往依靠輔導員老師的日常了解和評價,然而面臨著兩類問題:一類是一位輔導員往往對應多位學生,不能夠及時對于學生的思想和心理動態(tài)進行有效地監(jiān)督;二類是由于大學生往往主體意識較強,不愿意過多的與身為老師的輔導員進行有效地互動,遇到困難和思想上的問題也不能夠及時的與輔導員老師溝通。然而通過其他的途徑,比如網(wǎng)絡論壇等等,可以通過學生對于對社會熱點問題的具體看法和想法,來真實捕捉到他們的思想動態(tài)。即使學校不同,但作為青年大學生群體,在看待社會熱點問題時,其言論還是會具有普遍的代表性。
(二)社會熱點問題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重要切入點
同樣的社會熱點問題往往復雜多樣,影響也是多方面的,但都反映出社會發(fā)展的時代價值。因此某種程度上來說,通過社會來強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體現(xiàn),是將社會熱點問題作為宣傳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切入點。通過對社會熱點的分析,透過社會熱點問題的表面現(xiàn)象分析其本質(zhì),具有直接現(xiàn)實性和強烈的是非對比性,更容易引起青年大學生的共鳴,提升思政教育的效果。
(三)社會熱點問題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重要紐帶
當前高效的思政教育主要是以思政課程為主進行課堂教育,并且相應的配合一定的課外活動進行實踐教學,其根本還是以書本的理論教育為主。高校大學生通過這些課程掌握一定的思政理論知識,但是很難運用到社會實踐當中,而且高深的理論和相對枯燥的課程也讓學生產(chǎn)生厭學的心理,并且對于思政課程認為僅僅是一種形式主義的課程,逃課等等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而社會熱點問題有背景、有現(xiàn)象、有解決方式和后續(xù)影響,把社會熱點問題的解讀作為高校思政課的重要內(nèi)容,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關心國家、關注社會的熱情,而且有利于引導將理論知識與社會現(xiàn)實相結合,這對提高學生的是非鑒別能力和政治敏感性會起到積極的作用。endprint
(四)社會熱點問題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導向
社會熱點同時也充分體現(xiàn)了社會需求和社會思想文化之變化,高校思政教育的一個主要任務就是培養(yǎng)高校大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激發(fā)起熱愛國家、熱愛人民和熱愛社會的熱情,明辨是非曲直,能夠使用唯物的眼光和辯證法的相關知識來武裝自己的頭腦。社會熱點問題提供了理論方法應用的實踐機會,因此要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看待和分析社會熱點問題,可以更清楚地把握國情、社情和民情,從而使高校思政教育理論就從單純的枯燥無味的理論有效地轉(zhuǎn)化為可以應用的實踐能力。
三、社會熱點問題與思政教育工作結合的途徑
那么要如何使社會熱點問題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呢,筆者結合自己多年從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之經(jīng)驗,認為主要有以下這樣幾點:
第一,要在學科教研上下功夫。高校思政教研室要開拓眼界,放寬思路,系統(tǒng)化收集和整理社會熱點問題,通過較為專業(yè)的梳理和分析,形成較為完善的結論并與高校思政教育理論相結合,然后再應用到課堂之上。在收集和整理的過程中,不僅要關注新聞媒體,更需要通過對學生群體的問卷調(diào)查,通過從學生那里收集材料的方式來多方面的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然后根據(jù)學生們所關注和關心之熱點,再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回應學生關注的重大社會問題和思想上的困惑,為他們消除思想疑惑,化解思想矛盾。
第二,在教學方式上,對于社會熱點問題要積極展示,認真討論??梢钥偨Y多方面的數(shù)據(jù)進行一個匯總報告,通過多媒體技術進行展示,然后再要求同學們針對其進行討論。適當?shù)菰锏睦碚搩?nèi)容的灌輸,將理論與能體現(xiàn)其內(nèi)容的社會熱點問題結合,融思想性、現(xiàn)實性、趣味性、啟發(fā)性于一體。生動活潑的思政課不僅能引起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也能將理論與現(xiàn)實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思想的引導,增強政治覺悟。
第三,積極開展實踐活動,優(yōu)化展開機制。要結合社會熱點問題進行實踐活動的開展。比如針對不久之前出現(xiàn)的電信詐騙事件和在全國范圍內(nèi)掀起的反電信詐騙的高潮,可以組織高校學生們通過一系列實踐活動,來增強自身防詐騙的意識。同時進行類似的防詐騙宣傳,并與有關單位進行積極配合,使高校大學生們建言獻策,共同構建有效地舉報監(jiān)督體系,從而讓學生親身參與社會現(xiàn)象、解實際社會問題的情況下感受社會,認識社會。
第四,在成績考核當中,要打破以往僅僅以書本知識和理論考核為重點的考核方式,要把實踐活動以及對社會熱點問題的理解納入考核體系。在實踐活動方面,要著重關注有針對性的實踐活動的參與力度和參與次數(shù);在社會熱點的理解方面,可以組織學生們做進行實踐調(diào)查,撰寫實踐報告或相關論文的方式,闡述自己對于某些社會熱點問題的理解,將此作為成績考核的一個關鍵步驟。這樣不僅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思政教育面臨的尷尬現(xiàn)狀,還能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對于社會熱點的分析和理解對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而在具體的路徑建設當中,一定要加強關注社會熱點的意識,并積極利用社會熱點來豐富高校思政教育的內(nèi)容,以此來通過社會熱點積極作用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
參考文獻:
[1]陳銀成,羅擎.社會熱點問題引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價值研究[J].經(jīng)營管理者,2016,(23).
[2]劉瑋.淺談社會熱點問題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完美融合[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4,(09).
[3]顏亮,馬金珠.社會熱點問題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價值探討[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