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杰
心理護理對慢性阻塞性肺氣腫伴呼吸衰竭患者不良情緒的影響
王世杰
目的 探討心理護理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氣腫伴呼吸衰竭患者緩解不良情緒的效果。方法 以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氣腫伴呼吸衰竭患者共104例,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加上心理護理干預,對全部患者護理前后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對比。結(jié)果 患者接受護理前后的焦慮與抑郁程度進行對比,心理護理后患者的焦慮與抑郁情況有了明顯的改善,較護理前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采用心理護理干預能幫助患者有效改善不良情緒的影響,對焦慮與抑郁起到較好的控制作用,使患者以積極的態(tài)度接受治療,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復。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呼吸衰竭;心理護理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是一種常見的肺部疾病,該疾病的主要癥狀是患者肺部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氣腫癥狀,且支氣管遠端的氣管彈性會明顯降低,肺部會由于膨脹過度而出現(xiàn)感染、病變[1]。若該疾病患者同時出現(xiàn)呼吸衰竭的情況,則需利用人工氣道幫助患者進行輔助呼吸[2]。由于該疾病會給患者帶來極大痛苦,所以很多患者在患病期間會產(chǎn)生諸多不良情緒,對后續(xù)的治療產(chǎn)生嚴重影響。本文以我院104例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心理干預對該疾病的積極影響,現(xiàn)報告如下。
研究選擇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4例慢性阻塞性肺氣腫伴呼吸衰竭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62例,女性患者42例,年齡為35~75歲,平均年齡為(49.2±4.8)歲,所有患者各項檢查結(jié)果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的臨床診斷標準。
實時監(jiān)測所有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與病情進展情況,并進行觀察記錄,并定時輔助患者吸痰以及持續(xù)的低速吸氧護理等常規(guī)護理。在此同時給予全部患者心理護理干預。主要做法為:(1)首先要對患者生活環(huán)境、文化程度以及家庭情況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在護理過程中,根據(jù)患者的性格特點進行心理干預治療。(2)其次,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應該多關(guān)注患者的真實感受,并向患者及其家屬適當講解一些關(guān)于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疾病的常規(guī)治療方法和日常的護理和預防,幫助患者樹立治療信心,使患者積極主動地配合醫(yī)生治療。(3)在對患者進行相關(guān)知識的講解時,還應根據(jù)其文化程度相應的選擇溝通的語言和溝通方式,對于年齡較大或者文化程度不高的患者應采取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解釋呼吸機等輔助設備的作用,以及呼吸機對該疾病的治療效果。(4)對需要使用呼吸機進行治療的患者,還應向其介紹使用呼吸機的必要性,以及撤除呼吸機所需的條件。以此取得患者的配合和支持。呼吸機的使用過程中,還應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感受為其調(diào)節(jié)呼吸機,提升操作效率,避免患者產(chǎn)生不適感。(5)對需要進行氣管切開術(shù)的患者還應向患者講解在手術(shù)前使用麻醉的必要性以及成功的案例,幫助患者消除對手術(shù)的恐懼,在手術(shù)進行之前,應及時向患者說明術(shù)前需要做好哪些準備,以及手術(shù)過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項。使患者積極配合手術(shù)治療。(6)在與患者進行交流過程中,醫(yī)護人員應注意語氣和聲音不能太過強硬,以免使患者產(chǎn)生煩躁情緒。護理人員還應對患者家屬進行適當?shù)匦睦碇笇?,為患者尋求家人的鼓勵和支持,使患者增強對治療的信心。?)護理人員還可以在護理過程中通過緊握患者的雙手、向患者投出溫柔的目光,以及撫摸患者頭部等溫柔、細微的舉動安撫患者情緒,幫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緒,積極接受治療。
采用焦慮自評量表、抑郁自評量表在護理前后進行評分[3],評判焦慮的標準為當測評分數(shù)在50分以上時,說明患者存在焦慮情緒。當測評分數(shù)在53分以上時,說明患者存在抑郁的情緒。抑郁焦慮情況采取國際通用測量表進行自量評測。
將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通過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整理,計量資料用表示,以t 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患者接受護理前后的焦慮與抑郁程度進行觀察對比,發(fā)現(xiàn)心理護理后,患者的焦慮與抑郁情況有了明顯的改善,較護理前明顯降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伴有呼吸衰竭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通常需要利用呼吸機等醫(yī)療器械進行輔助呼吸,給患者正常生活帶來諸多不便,很多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為了進行后續(xù)治療還需將其氣管切開,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因此,慢性阻塞性肺氣腫伴有呼吸衰竭的患者在接受治療過程當中,很容易產(chǎn)生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甚至有些患者在治療過程當中失去信心、放棄治療[4-6]。由此可見,在對慢性阻塞性肺氣腫伴有呼吸衰竭的患者進行治療過程當中進行適當?shù)匦睦砀深A治療是十分必要的。
表1 患者焦慮抑郁情況對比
表1 患者焦慮抑郁情況對比
時間 n 焦慮評分 抑郁評分護理前 104 55.18±7.21 61.39±8.31護理后 104 38.62±4.36 41.64±5.64 t值 - 2.63 8.49 P值 - <0.05 <0.05
通過對104例慢性阻塞性肺氣腫伴有呼吸衰竭的患者實施心理干預,采用常規(guī)護理加心理干預后,患者的焦慮與抑郁的情況明顯改善,由此可見,心理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氣腫伴有呼吸衰竭患者的康復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應根據(jù)不同患者的性格特點以及其他特性對患者采取個性化的護理方法,應將患者的心理感受考慮在內(nèi),對患者進行術(shù)前指導、日常治療注意事項的指導,以及對病理的簡單分析,通過護理人員的耐心講解,緩解患者的恐懼心理,增強患者的治療信心,從而提升治療效果,減輕患者家庭的經(jīng)濟負擔[7-8]。
綜上所述,采用心理護理干預能幫助患者有效改善不良情緒,對焦慮與抑郁起到較好的控制作用,使患者以積極的態(tài)度接受治療,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復。
[1] 陳利. 心理護理對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不良情緒的影響[J]. 包頭醫(yī)學院學報,2016,32(10):132-133.
[2] 張艷玲.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的康復護理措施[J]. 中國中醫(yī)藥咨訊,2010,2(31):261.
[3] 楊勝菊,陳國麗. 心理護理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氣腫伴呼吸衰竭患者的影響[J]. 心理醫(yī)生,2016,22(6):10,11.
[4] 王愛琴,高聯(lián)合.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護理中舒適護理的應用[J]. 吉林醫(yī)學,2014,35(25):5745-5746.
[5] 朱冬梅. 心理護理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氣腫伴呼吸衰竭患者的影響分析[J]. 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5,6(6):186-187.
[6] 陳蘇梅. 心理護理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氣腫伴呼吸衰竭患者的影響[J]. 齊魯護理雜志,2012,18(4):108-109.
[7] 丁桂梅. 心理護理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氣腫伴呼吸衰竭患者的影響分析[J]. 基層醫(yī)學論壇,2015,19(13):1822-1823.
[8] 吳艷艷,原小敏,李沙.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伴呼吸衰竭的舒適護理研究[J]. 中外醫(yī)療,2013,32(13):127,129.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Adverse Emotion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Emphysema and Respiratory Failure
WANG Shijie
Thoracic Surgery Departmen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Fujian 361000, 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relieving bad mood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emphysema and respiratory failure.MethodsA total of 104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emphysema and respiratory failure were enroll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6.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 care, psychological care intervention was performed. The mental status of all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care was checked and compared.Results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f the patients after psychological care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ent, 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 ficant (P <0.05).ConclusionThe use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help patients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impact of bad emotions, and it has a good control over anxiety and depression. Patients with a positive attitude to treatment, is conducive to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disease.
chronic obstructive emphysema; respiratory failure; psychological care
R473
A
1674-9316(2017)17-0169-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7.17.089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胸外科,福建 廈門 3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