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慧琳
隨著來我國旅游的外來游客的增多,旅游景區(qū)的翻譯問題不容忽視。旅游英語翻譯應多采用音譯、意譯、省譯、增譯等翻譯策略,準確體現旅游景區(qū)所承載的本土文化,引起外國游客濃厚的興趣,更好傳播中國文化。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發(fā)展和世界影響力的提升,跨國旅游已成為我國重要的民間跨國文化活動,有助于與世界的交流和我國文化的傳播。在這個過程中翻譯起到關鍵的作用。旅游英語翻譯不只是中西方語言嚴格遵循語法規(guī)則的轉換,整個翻譯過程涉及地域文化、人文歷史、建筑美學等方面。故而旅游英語翻譯就需要在考慮到中西方文化的差異的同時傳達原文的意思,又要顧及到景區(qū)所承載的歷史文化因素,將我國傳統(tǒng)文化完整地傳達給外國游客。
一、文化翻譯理論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現代學者越來越重視翻譯和文化的系聯。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曾利沙教授2005年就旅游資料的翻譯指出,客觀存在的文化差異決定了外國游客對旅游信息有著不同的接受心理需求,這就要求旅游資料在翻譯時不能完全按照中文文字進行,翻譯過程要注重跨文化,突出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文化信息。翻譯理論家蘇珊·巴斯奈特(Bass-nett.S)和安德烈·勒菲弗爾(Andre Lefevere)在《翻譯、歷史與文化》一書也強調文化因素在翻譯中的重要作用。有學者曾指出:“對于真正成功的翻譯而言,熟悉兩種文化甚至比掌握兩種語言更為重要,因為詞語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義?!币虼丝朔Z言文化差異是獲得語言上最貼近、又準確體現本土文化內涵的翻譯文字的關鍵。
在翻譯研究的歷史進程中,以蘇珊·巴斯奈特為主導的文化翻譯學派提出了“文化翻譯觀”理論。這一理論強調文化因素在翻譯時的重要性,該理論認為翻譯是“跨文化交流,而不是詞語、語句重組過程”:(1)應以文化為單位,詞語與篇章不需要絕對對等;(2)文本注重目標語言的文化移植和傳遞,不應受限于源文本;(3)迎合目標群體的文化需求,同時緊跟時代文化變遷。旅游英語翻譯以文化翻譯觀為準則,要求譯者既注重源語言文化內涵在目標語中的重現,又要突破語言障礙,確保目標群體感受到異國文化的風采,以期達到通過跨文化交流傳播本土文化、促進本土文化多樣性發(fā)展的目的。
二、文化翻譯觀理論指導下的旅游英語翻譯策略
曾利沙教授認為旅游文本信息種類繁多,包含描述信息、事實信息、文化信息等。文化翻譯觀認為在翻譯原文本之前,譯者應對文本信息進行分析,在理解文化內涵的基礎上再采取合適的翻譯策略來翻譯。下面筆者將以劍門關景區(qū)為例,嘗試在文化翻譯觀的指導下分析既保留目標語言的文化特色、又能將中國特色文化傳遞出去的旅游英語翻譯策略。
(一)音譯
音譯(Transliteration),顧名思義是指譯音代義,把一種語言的詞語用另一種語言中跟它發(fā)音相同或是相似的語音表示出來的翻譯方法??鬃诱J為“名從主人”,用在翻譯上就是指人名地名應該按該人該地所在過獎或民族語言的讀音去翻譯。從多年的翻譯實踐來看,音譯主要用于專有名詞的翻譯,這主要包括人名、地方、機構等專有名稱,能更好地傳播中國文化。例如劍門關景區(qū)“孔明立關”處原文“蜀漢丞相諸葛亮,字孔明”,其譯文為:the prime minister of Shu Han, Zhuge Liang, whose courtesy make is Kongming. 這樣的現象在劍門關隨處可見。幾乎任何語言中都有專有名詞,而絕大多數都必須采用音譯。
(二)直譯
這是指在翻譯過程中根據兩種語言的特點,當它們在功能上達到重合時最大限度的保留原文意義和保持原文形式的方法。例如劍門關景點“七十二峰”名字的譯文是“seventy-two peaks”;清代詩人用“大劍小劍如刀攢,七十二峰成劍關”這樣的詩句描述它,通過直譯的譯文是:higher peaks and lower peaks are just like swords clustered together, the seventy-two peaks combine together to form a pass of swords.直譯法可以揭示一些景點名字所代表的的意義,從而更能吸引游客的興趣。
(三)意譯
文化差異造就了源語和目標語表達方式的差異,在翻譯時無法用對等的語言直接譯出,就需要譯者在準確理解原文的基礎上“只保留原文內容、不保持原文形式”的方法來翻譯,意譯“既能傳達原文內容、又能化解源語中的文化障礙”。旅游英語原文大部分句子有特殊的文化內涵,翻譯多數采用了意譯。如劍門景區(qū)“杜甫嘆關”處石碑上刻有杜甫頌劍門的古詩“惟天有設險,劍門天下狀。連山抱西南,石角皆北向。兩崖崇墉依,刻畫城郭狀。一夫怒臨關,百萬未可傍。”杜甫詩的原意是劍門之險雄居天下,連綿群山的兩崖如同并列的兩堵高墻,這種地勢使劍門關成了一人奮勇當關則百萬人馬無法靠前的奇關。通過理解杜甫詩的原意,譯文如下:Jianmen Pass is the steepest pass all over the world. Continuous mountains are southwest and stones are northward. Both cliffs are like high city walls. One person can resist one million if he guards the pass.譯文用平實簡潔的語言呈現出來,既能讓目標群體身臨其境地感受劍門關的雄奇、險要和壯觀,同時又傳遞出中國文化的深厚內涵。
(四)省譯
漢語表達講究對仗、押韻,常用各種修辭來豐富文章的意境,這種華麗的表達與英語簡練釋義形成鮮明對比。在翻譯時,這種表達形式的差異體現為在充分表達原文意思的基礎上適當地進行刪減,譯文既表達了中文的核心意思又遵循了目標語的簡練達義特點。中文的四字詞語很多,如在描述七十二峰時原文是:“諸峰左右排列,固若金湯。憑高俯瞰,嶺翻浪涌,峰躍驚濤。”譯文刪減了形式上的一些同義冗長的四字詞語,同時也充分地表達了原意:These peaks are arranged on the left and right of the Pass and look impregnable. When overlooking from a high place, one would see the peaks are just like great waves surging roughly.省譯要做到客觀釋義、層次分明,有助于吸引了目標群體。
(五)增譯
中國地域遼闊,歷史文化悠久,文化內涵豐富多彩,許多景點都承載了獨特的中國民族文化。旅游英語翻譯僅采取音譯、直譯等是不能道出原文深刻內涵的。因此翻譯時就要進行適當文化信息的補充,保證譯文的信息完整,有益于外國游客對信息整體的理解。例如劍門關景區(qū)有一處這樣寫道:“攔馬墻,是古時在驛道險要處為防備馬匹跌落懸崖而砌成的矮墻。”譯文為了讓游客正確地理解攔馬墻的用途和形狀,譯文中這樣翻譯:The Horse Stopping Walling is low wall for preventing horses from falling from dangerous point on the post road, king similar to present guard railing by he highway.
三、結語
中國文化內涵精妙,很多旅游景點本身承載了中國文化、尤其是古代文化的某個方面。但在翻譯時出現了很多文化信息處理不當、理解有誤的情況,這就難以達成有成效的交流,更無法恰當高效地向外傳遞中國文化的獨特之處。
旅游英語翻譯本身就是一種跨文化的交流過程,文化翻譯就是要處理好源語言中的文化信息。這就要求譯者既要加強對本土文化的理解和對景區(qū)文化背景的了解,同時又要加強對兩種語言之間的文化差異的解讀,并用恰當的翻譯方法將這些文化因素融入到譯文中。這樣的旅游英語翻譯才能在兼顧英語簡練特點的同時,又恰當地傳播中國文化的特色,讓旅游者更加了解了多元化的中國民族文化。
(作者單位:川北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