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從聽證程序的法律漏洞和實施漏洞兩大方面出發(fā),在介紹聽證程序的相關概述基礎上,總結了我國聽證程序適用上的不足及缺點,并提出了合理對策建議,以期達到更大范圍、更大程度的保護人民群眾的合法利益,順應我國法治社會的發(fā)展理念的目的。
關鍵詞:治安案件查處;聽證程序;問題;措施
中圖分類號:D63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7)23-0205-01
作者簡介:龔曉瀟(1986-),漢族,河南信陽人,新疆警察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治安管理。
一、引言
在治安案件查處中,聽證程序的具體含義,是說公安機關作出治安處罰決定之前,要告知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作出該處罰決定的理由,并告知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有陳述意見、提供證據的權利,由聽證主持人在聽取意見、接受證據后自主作出相應決定。聽證程序的設置,無論對于國家的法治社會發(fā)展,還是對于個人權益的保障,都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1]
二、“治安案件查處”中聽證程序存在的問題
(一)聽證程序的法律漏洞
1.治安案件查處中聽證程序的范圍過于狹窄。瀏覽《治安管理處罰法》中的每個法條,其中關于治安拘留的相關法條多達近五十條,從中可以看出,治安拘留是治安管理處罰中最普遍的一類處罰措施,又因其限制了公民的人身自由,產生的后果和影響程度深、波及范圍廣,是治安管理處罰中較為嚴歷的一種處罰形式,所以提出治安拘留應采用聽證的行政活動,以實現(xiàn)當事人權益最優(yōu)化。[2]
2.聽證主持人的資格規(guī)定不明確。從行政案件舉行過的聽證會來看,聽證主持人大多是由行政機關內部非本案調查人員擔任,顯然沒有獨立的“司法權”,會受到單位內部的一些限制,而且聽證主持人沒有經過相關專業(yè)的培訓,會導致自由裁量權過大,而這種現(xiàn)象直接關系到聽證程序所追求的公平、公正價值目標的實現(xiàn),最終往往會導致正義和公平無法得到彰顯。
3.聽證筆錄的重要性不突出。聽證筆錄在某些程度上來講還缺少一定的法律規(guī)定,在《治安管理處罰法》就沒有明確規(guī)定該如何去記錄,在法律范圍內是否具有一定的效力,也沒有提起怎么保留檔案。這就使聽證筆錄看似重要,但實際上并沒有保護的那么全面,這樣的聽證程序如同虛設,僅僅流于形式毫無任何意義。
(二)聽證程序的實施漏洞
1.法律主體聽證權利意識淡薄。治安案件查處中,法律有明確的聽證程序規(guī)定,但案件當事人不在乎聽證或者不聽證,只是希望案件能迅速了結即可。所以出現(xiàn)了一種奇怪的現(xiàn)象:法律上是先進的,而實際操作實施卻呈現(xiàn)出一種落后的態(tài)勢。
2.部分公安執(zhí)法人員的素質相對較低。從現(xiàn)實的實施情況來看,部分公安執(zhí)法人員的素質普遍過低,已經嚴重影響到治安案件查處的效率和結果,在聽證程序中沒有按照法定的程序辦案,業(yè)務操作不熟練,使得許多案件久拖不結,社會的公平正義得不到伸張,民眾的合法訴求遭到打擊,長此以往,民眾會失去耐心,這會對公安執(zhí)法機關的良好形象造成很大影響,也會引發(fā)大范圍的群體性事件,嚴重破壞社會的穩(wěn)定秩序。[3]
三、對策建議
(一)彌補聽證程序的法律漏洞
1.適度擴大聽證程序的適用范圍。在治安案件中治安拘留是對一定的人身自由進行限制和約束的處罰情形,它比起對財物的處罰更加嚴重,可以將其納入治安聽證程序中。此外,執(zhí)行沒收財產的行政執(zhí)法行為時,也可以選擇性的適用聽證程序,這樣既擴大了聽證程序的適用范圍,同時又充分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權益。
2.明確聽證主持人的資格條件。在挑選、確定聽證主持人時,可以向同級司法機關請求幫助,確保人才選拔的公開公正,另外要把具有一定的司法工作經驗作為選拔聽證主持人的第一衡量標準;其次要重視當選人是否具備一定的法律專業(yè)知識;最后要確保聽證主持人具有相對獨立地位,在聽證會中有一定的獨立審判資格。
3.突出聽證筆錄的重要性。我們可以學習外國的方法,把他們的觀點運用在實際的執(zhí)法案件中,把聽證筆錄作為衡量案件真實性的唯一證據,在法律中增加聽證筆錄必要的相關內容,安排專業(yè)人士記錄留存聽證檔案,按照相關規(guī)定嚴格記錄,規(guī)范、統(tǒng)一保存。這不僅使聽證筆錄能夠很好的得到保護,還體現(xiàn)了聽證筆錄的重要性。
(二)彌補聽證程序的實施漏洞
1.增強法律主體的聽證權利意識。最主要的是逐漸增強公民、法人等法律主體的維權意識,從心理意識上重視起來,使他們懂得自身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要敢于運用正當程序維護權益,敢于對不公正的事實發(fā)聲,敢于反抗惡勢力。
2.提高公安執(zhí)法人員的素質。參與聽證活動的公安執(zhí)法人員應有高度的政治敏銳性,篤定“忠于黨、終于人民、終于法律、終于祖國”的理想信念,重視公安執(zhí)法人員的政治理論學習和職業(yè)道德學習,時刻將“素質強警”理念烙印在心。
四、結語
設置聽證程序,是為了尊重當事人與其他利害關系人,讓他們參與到聽證會中,可以為實體權利和程序權利的實現(xiàn)創(chuàng)造條件,使行政機關作出正確的聽證決定,這樣更容易被人接受。但展望未來,隨著聽證程序的作用和地位提升,聽證程序必將被日益完善與發(fā)展,適用范圍也將更加擴大,違反程序的救濟制度也將更加健全,最終起到社會安全閥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劉林強,張建智.行政聽證程序的意義[J].楚天法治,2015(9).
[2]劉建昌,曾偉.淺談治安處罰聽證程序的適用[J].社科與經濟信息,2002,347(2):38-41.
[3]李冬青,袁鷹.試論治安拘留中的聽證制度[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56:74-7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