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
摘 要:改進垃圾收集轉運方式能夠有效地提高垃圾轉運效率,文章對現有的單親遺傳算法進行改進,提出了擇優(yōu)插入、精英保留等策略。改進后的算法可以進一步優(yōu)化垃圾收運路線,提高收運效率,并將其運用到實際的垃圾收運路線優(yōu)化中。
關鍵詞:單親遺傳算法;垃圾回收路線優(yōu)化;改進
中圖分類號:R124.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7)23-0077-02
1 概述
據《中國統(tǒng)計年鑒》(2014年),中國共有建制城市657個,城市生活垃圾清運量已經達到17860.2萬噸[1]。制定合理的垃圾收運方案,及時清運垃圾,可以減少垃圾回收清運費用,并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
從目標函數和建模思路來看,城市垃圾收運路線的優(yōu)化問題為車輛調度問題,屬于組合優(yōu)化問題。其實質是對一系列裝貨點和(或)卸貨點,組織適當的行車線路,使車輛有序地通過它們,在滿足一定的約束條件,如車輛容量、行駛里程、時間等限制因素,達到一定的目標如路程最短、費用最少、使用車輛數量盡量少等。
王文梅[2]提出利用單親遺傳算法對垃圾回收路線進行優(yōu)化,本文針對這一算法進行了改進,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傳統(tǒng)遺傳算法存在的“早熟收斂”等問題。本算法從傳統(tǒng)物流路線優(yōu)化方面得到啟發(fā),并通過java語言編譯,形成一套新的“垃圾回收路線優(yōu)化算法”。
2 單親遺傳算法的優(yōu)化
遺傳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是模擬生物在自然環(huán)境中的遺傳和進化過程而形成的一種自適應全局優(yōu)化概率搜索算法[3],即適者生存、優(yōu)勝劣汰的遺傳機制。目前的基本遺傳算法是由Goldberg統(tǒng)一了各種編碼方式和遺傳算子[4],只使用了選擇、交叉、變異三種基本遺傳算子構成完備的算子集合,其遺傳過程簡單,容易理解,是其他遺傳算法的基礎,不僅給各種遺傳算法提供了一個基本框架,同時也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
本文對單親遺傳算法進行了以下改進:
(1)“擇優(yōu)插入法”產生初始群體
初始群體染色體的好壞對于整個群體的進化效率有很大的影響。本算法在產生初始群體的時候,采用“擇優(yōu)插入法”,提高收斂效率。
(2)選擇精英保留策略
在選擇操作中加入精英保留策略,即在使用變異、交叉算子之前先選出適應度值最大的個體保存在最優(yōu)解中。在本算法的每個群體的第一個位置為“精英保留區(qū)”,每次進行遺傳操作時,如果得到的個體適應度值比“精英保留區(qū)”中的個體的適應度大的時候,就復制該個體到“精英保留區(qū)”中,這樣每一代出現的最優(yōu)個體都會被保留。
(3)遺傳迭代終止規(guī)則
若連續(xù)Q代內都滿足條件| fgmax-f(g-1)max|≤ε,其中 ε為適當小的正數,fgmax為第g代種群內個體的最大適應度值,f(g-1)max為第g-1代種群內個體的最大適應度值。一般進化結果趨于平穩(wěn)時,則可以認為是一個最優(yōu)解。所以本算法為了減少運行時間,增大開發(fā)效率,優(yōu)化了停機規(guī)則。
3 實驗結果驗證及分析
本文算法倒位變異概率為0.75,變異概率為0.02。程序用java編寫。
與其他文獻中的結果對比:
按文獻[5]可將問題描述為:在某市有12個垃圾收集點,1個垃圾集中處置點,收集點的垃圾量、各個收集點之間的距離(單位:公里)如表1所示。這些收集點由垃圾處置點處的載重量為8噸的垃圾收集車收集,要求合理完成安排車輛的行車路線,使得行程最短。
文獻[5]中使用的是單親遺傳算法的多點換位算子,選擇算子使用的是保留最佳個體方法;文獻[3]中使用的是帶“放哨”的遺傳算法。表2顯示了當進化100代時文獻[5]中的單親遺傳算法、保留最佳個體的基因移位變異算法、保留最佳個體的基因倒位算法和文獻[3]中的算法,以及本優(yōu)化算法之間的比較。
本文算法從三個方面對單親遺傳算法進行了改進,取得了較好的結果,達到了縮短運輸距離及高效節(jié)能的目標。
4 結論
本文將傳統(tǒng)的單親遺傳算法進行了優(yōu)化,主要從初始種群的創(chuàng)建、精英保留策略和遺傳迭代終止規(guī)則進行了優(yōu)化,并與參考文獻的結果進行了比較,驗證了本算法的可行性。本文算法存在的不足是沒有考慮到存在多個處置點的情況,沒有考慮車輛不同載重量的情況,沒有將油耗情況結合起來,只是考慮路徑長短的問題。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統(tǒng)計局.中國統(tǒng)計年鑒2015年[M].北京:中國統(tǒng)計出版社,2015.
[2]王文梅.基于單親遺傳算法的城市垃圾收運路線優(yōu)化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5.
[3]晏夢君.遺傳算法在派送路線優(yōu)化系統(tǒng)中的應用[D].吉林大學,2005.
[4]張超群,鄭建國,錢潔.遺傳算法編碼方式比較[J].計算機應用研究,2011(3):819-822.
[5]李茂軍,朱陶業(yè),童調生.單親遺傳算法與傳統(tǒng)遺傳算法的比較[J].系統(tǒng)工程,2001,19(1):61-6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