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程
對當代人來講,旅行是一件平淡無奇的事情,但在古代,技術落后,交通不便,旅行經常和冒險聯(lián)系在一起,另外還要有相當?shù)慕洕鷮嵙ψ鳛楹蠖?,因此,旅行對于很多人來說并非易事。那時候的一些人尤其是文人,愿望難以滿足,只好經常借助于幻想,在頭腦中旅行。文人許多是貧窮而兼病弱,卻擁有敏銳的感受力和豐富的想象力,現(xiàn)實生活中的阻礙反而進一步激發(fā)起他們的熱情。
法國詩人波德萊爾就突出地體現(xiàn)了這樣一種才華。他的不少篇章,都表達了對于遠方的向往。波德萊爾的女友有著一半非洲血統(tǒng),據說正是她周身所散發(fā)出的異域氣息令他癡迷,她的秀發(fā),她的一顰一笑,都讓他恍惚感受到了遙遠的、另外一個大陸的奇異魅力。他有一首散文詩《頭發(fā)中的半球》,其中有這樣的描繪:
你的頭發(fā)蘊藏著一個完整的夢,充滿了船帆和桅桿的夢;它也包藏著大海,海上的季風把我?guī)У侥切┟匀说牡胤?,那里的太陽顯得更藍更深,那里的大氣充滿果實、樹葉和人類肌膚的香味。
從這些文字中,你能強烈地感覺到詩人感受力的靈敏和豐盈,視覺、嗅覺等都在全方位地、酣暢地敞開著,借助于一些要素,他生動地描繪出遙遠地方的風光氣氛,栩栩如生。而這一幅幅巨大的、聲色流溢的畫面,最終是靠著強大的想象力來加以拼接、連綴和黏合的。
終其一生,波德萊爾都被港口、輪船、鐵路、火車以及酒店客房所吸引,因為這些都連接著遠方,通向另外的生活。因為很難真正具備出行的條件,波德萊爾更多的是從想象中獲得滿足。
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俄羅斯作家蒲寧,也是一位善于運用想象力的大師。在自傳體長篇小說《阿爾謝尼耶夫的一生》中,他回憶了自己在俄羅斯腹地的一個莊園里度過的童年時代。在漫長寒冷的冬夜,《魯濱孫漂流記》等書里的插圖,讓他想象遙遠的熱帶。狹窄的獨木船、拿著弓箭和長矛的光身子的人、椰子樹林,都讓他感到甜蜜和陶醉,產生了一種身臨其境的幻覺:“我不但看到,而且以自己的整個身子感覺到了那么多干燥的炎熱,那么多陽光!”以至于多年后,他有機會來到那些地方時,心中浮現(xiàn)的第一感覺就是:對,對,所有這一切正如我三十年前首次“看到”的那樣!
擁有這樣一種強大的想象能力,堪稱是生命中獲得的寶貴獎賞。它打通了一條連接詩和美的道路。
以上種種都表明,一個善感的靈魂,可以創(chuàng)造出怎樣的奇跡。這是一些具有異稟的人,能夠通過一棵樹想象一片森林,借助一片貝殼想象一片大海。讀這樣的作品,與其說是觀賞作者借助于想象而描繪出的風景,不如說是欣賞靈魂的奇觀。這樣的靈魂正是藝術的搖籃和息壤。
雖然如今旅行成本大大降低,但一個人的時間、精力、財力等,永遠是處于一種短缺的狀態(tài)。相對去過的地方而言,更多的地方是去不成的。這樣,就不妨退而求其次,借助想象的力量來作為一種彌補。
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有必要向那些杰出作家學習,培養(yǎng)和豐富自己的想象力,努力使自己變得細膩善感:欣賞一泓碧藍的山澗溪水的圖片,仿佛感覺到浸入腳底的絲絲寒涼;目光流連于畫面上一間江南小城臨水的茶樓,似乎嗅到一縷明前龍井的清香。對于氣氛、情調的細膩感知和把握,才堪稱旅行最重要的收獲。
如今技術的快速進步,為這種想象的旅行提供了極好的幫助,鼠標輕輕一點,你可以從白雪皚皚的北極冰原,到花木葳蕤的熱帶海島。矚目于圖片,充分調動想象力,把感受的旋鈕調到最高擋,庶幾可以獲得幾分真切的、身臨其境般的體驗。
當然,對于這種替代的旅行,你盡可以不以為然,但我只需要用一句話來辯護:人生奄忽,步履真正踏及的地方,能有幾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