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筱毅
摘 要:針對小學體育教學內容選擇與設計存在的問題,通過認識和理解動作符號學習的要義,分析小學體育教學內容選擇的宗旨、身體動作符號內容的劃分,進行小學體育教學內容的選擇,進而從體育學科的課程教學與課堂教學兩個層面對小學體育教學內容進行設計,對小學一線體育教師選擇與設計體育教學內容,上好體育課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小學體育;動作符號學習;教學內容;選擇與設計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17)07-0020-03
動作符號學習是指“從身體動作到動作技能的運動技能學習階段”[1]。體育課程教學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在相應知識、技能和方法的基礎之上構成教學內容。然而,在《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標準》)的實施過程中,廣大一線教師面對“課程目標”和“課程內容”,很難選擇和設計出適合于教學實踐操作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究其原因是沒有相應的理論來解釋《標準》不同層面學習目標的邏輯關系,讓操作者不知如何將課程目標和課程內容轉化成具體操作的教學內容,找不到實際操作的落腳點。為此,本研究引入“身體練習體驗”體育教學理論,用其理論框架中的“運動技能學習層次結構”作為小學體育教學內容選擇與設計的解釋原則,并試圖主要采用“動作符號學習”的要素來解釋《標準》實施中的小學體育教學內容選擇與設計,為“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提高體育教學質量提供參考。
一、認識與理解動作符號學習的要義
符號是記號或標記,動作符號是以人的身體動作為表現形式的特殊標記。動作符號學習是運動技能學習中從身體動作到動作技能的一個學習階段,是運動技能形成的基礎階段。運動技能是運動技術的運用能力,培養(yǎng)與發(fā)展學生的運動技能是體育教學的重要教學目標之一。身體動作是構成動作符號的基本單位,動作符號是運動技術的構成因子。運動技能的形成依賴于運動技術的掌握。運動技術的掌握需要通過以一定的身體動作為技術構成,按照一定的運作順序經過反復的身體練習、身體確認,形成比較穩(wěn)定的肌肉-神經記憶,最后達到能夠自如完成技術動作,逐漸形成運動技能。
二、體育教學的動作符號學習內容選擇
1.小學體育教學內容選擇的宗旨
動作符號學習的主要內容是身體動作,然而,身體動作包羅萬千,并非所有身體動作都適合作為學習內容進入小學體育課堂。選擇體育課動作符號學習的教學內容,應先對體育的本質有清晰的認識。正確認識“體育”的本質不僅是從事體育研究的基點,同時也是選擇體育課教學內容的基點。只有對體育的本質有清晰的認識,具備區(qū)分什么是體育、什么不是體育的思維能力,才有可能對體育教學內容做出正確選擇。
體育是以身體練習(運動)為主要手段,發(fā)展和完善人的身體的教育[2]。運動是體育的方式與手段,但是,它們兩者之間不能簡單地畫上等號。體育老師在選擇課堂教學內容時應對此有充分的理性認識。如,某校任教小學一年級的體育老師堅信培養(yǎng)世界冠軍要從娃娃抓起,為培養(yǎng)舉重人才,把舉重作為教學內容選入體育課堂教學之中,體育課上對學生進行舉重訓練……小學生骨骼發(fā)育尚未完全,骨骼中有機物含量相對較高,可塑性強、易形變,不適宜過度負重,長期練習舉重有可能導致學生骨骼變形,造成“O”形腿、上肢骨骼變形彎曲等,無益于學生身體健康發(fā)育,這樣的教學內容是不符合體育教學之本質要求的。
2.身體動作符號內容的劃分
動作符號學習是通過各種身體動作練習形成動作技能的運動技能學習過程。各種各樣的身體動作就是動作符號學習的學習內容。根據身體動作的表現形式,可分為單個身體動作和組合身體動作(如表1所示)。
從動作構成來看,單個身體動作是組合身體動作的構成元素,單個身體動作是組合身體動作的形成基礎,組合身體動作是多個身體動作的組合與發(fā)展。從身體動作的完成難易程度來看,單個身體動作的完成難度往往較低,比較適合小學水平一的體育課堂教學內容,組合身體動作的完成難度則相對要高一些,依據其構成的復雜性,比較適合小學(水平二、三)的體育課堂教學內容。
3.動作符號的分類
運動技能是體育課程中特有的教學目標,也是體育課程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任何一門學科都有自己相對完整的知識系統(tǒng)與知識層次體系,學生要較好地掌握學科完整的知識與技能體系就必須遵循一定的學習規(guī)律。如,數學教學中必先讓學生理解加法的意義,然后才能向學生講解乘法的意義;學習英語必先從字母開始,然后到學習單詞,再接著學習簡單的句子,接下來再學詞法、句法。體育也一樣,學生運動技能的形成需要遵循一定的的規(guī)律?!吧眢w練習體驗理論以具身認知的‘符號形式‘邏輯聯結和‘意義象征為理論依據,結合體育學習的身體練習體驗組織結構和運行機制,將運動技能劃分為從身體動作到動作技能的動作符號學習,從動作技能到運動技能的運動邏輯學習,從運動技能到應用技能的應用意義學習3個層次?!盵3]其中,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應以第一層次的“從身體動作到動作技能的動作符號學習”為主。這樣的運動技能學習層次定位是基于小學階段體育教學在基礎教育體育教學中的特殊定位——體育學習啟蒙階段。動作符號是構成運動技能動作系統(tǒng)的基本單位,相當于英語學習中的英語字母或英語單詞,學生在小學階段較完整地掌握好體育學習中的動作符號體系將對其以后形成“運動邏輯”打下良好基礎。構成動作符號體系的身體動作繁多,體育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時應注意分類選擇、全面兼顧。根據完成身體動作的重點部位把身體動作符號分成以上肢動作為動作重點的符號、以下肢動作為動作重點的符號、以脊柱動作為動作重點的符號和全身性動作符號4類(表2)。
三、小學體育教學內容的設計
1.學年學習內容設計
體育教學中的學年學習內容設計是站在學科課程層面的符號教學內容設計,主要包括學習內容的縱向設計與橫向設計。體育教學學年學習內容的縱向設計是指從水平一至水平三體育教學內容銜接的角度出發(fā),選取適合對應年級學生身心發(fā)展需要的身體動作符號,依據各運動項目身體動作符號完成的難易程度與發(fā)展順序關系編排各學年體育教學中的動作符號學習內容及課時比例。體育教學學年學習內容的縱向設計通常由學校體育科組長組織各年級體育教師同共商議完成。體育教學學年學習內容的橫向設計是在縱向設計的基礎上,依據各運動項目內身體動作符號間的遞進關系與各運動項目間身體動作符號的橫向聯系編排一學年體育課堂教學中的動作符號學習順序及課時比例。體育教學學年學習內容的橫向設計通常由年級體育任課教師根據教學對象實際情況自主制定完成。體育教學學年學習內容的縱向設計主要解決學生小學階段身體動作符號學習的系統(tǒng)性,體育教學學年學習內容的橫向設計主要解決學生小學階段身體動作符號學習的全面性。endprint
2.課時學習內容設計
體育教學中的課時學習內容設計是立足于學科課堂教學層面的符號教學策略設計,主要包括動作符號學習的游戲化拆分、情境化拆分。動作符號學習的游戲化拆分是指在課堂教學中,依據即將學習動作符號之重點完成部位,對動作符號進行拆分,圍繞動作符號完成的核心關鍵創(chuàng)編體育游戲,以作為課堂教學中的輔助練習,把課堂教學內容巧妙融入自主創(chuàng)編的體育游戲之中。小學生天性喜歡參與體育游戲,他們對體育游戲的喜愛有著鮮明的年齡特征。動作符號學習的游戲化拆分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充分享受參與體育游戲的樂趣;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教學氣氛中積極主動地完成對身體動作符號關鍵環(huán)節(jié)的重復練習。
動作符號學習的情境化拆分與游戲化拆分大同小異,同樣是通過對即將學習的動作符號進行拆分的基礎上,圍繞動作符號完成的核心關鍵創(chuàng)設活動情境,以激發(fā)學生對所學身體運作符號的參與欲望與學習興趣。如,教水平一輕物投擲時,第一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內容是單個身體動作符號——手臂鞭打投擲輕物,老師把這個身體動作定位為“以上肢動作為動作重點的符號”,動作符號完成的核心關鍵是持輕物手的手臂鞭打動作。于是,老師針對性地把這一符號的核心關鍵部位單獨拆分出來創(chuàng)設了一段猴子吃核桃的故事情節(jié)。師:花果山上的野核桃成熟了,花果山上的猴子們正準備舉行一年一度的砸核桃大賽,同學們想參加嗎?生:想!師:好,那下面老師先給大家示范一下猴子們是怎樣砸核桃和怎樣進行比賽的。接著,老師示范持輕物彎腰揮臂鞭打對地投擲動作,引導學生分組練習、比賽。
四、思考
首先,本文引入“身體練習體驗”的體育教學理論,用其理論框架中的“運動技能學習層次結構”作為小學體育教學內容選擇與設計的解釋原則,主要采用“動作符號學習”解釋《標準》實施中的小學體育教學內容選擇與設計,將小學體育教學的身體動作符號按身體動作的表現形式、完成身體動作重點部位兩種不同方式劃分,更新小學體育教師對教學內容選擇與設計的體育思維,從不同角度出發(fā)為小學體育教師選擇教學內容、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提供新思路。
其次,身體動作符號可以按不同的方法劃分,根據身體動作的表現形式,身體動作可分為單個身體動作和組合身體動作;根據完成身體動作重點部位的不同,還可以把身體動作符號分成以上肢動作為動作重點的符號、以下肢動作為動作重點的符號、以脊柱動作為動作重點的符號和全身性動作符號。不同的分類思維可對體育教師選擇與設計體育課的教學內容產生不同幫助,前一種劃分方式有利于體育教師理解并選擇水平一至水平三體育課學習內容并對學年學習內容進行縱向設計;后一種劃分方式有利于體育教師對學年學習內容進行橫向設計,也有利于體育教師在課時學習內容設計過程中對動作符號進行游戲化拆分與情境化拆分,提高課時教學設計教學實施的有效性。小學體育教師從動作符號學習思維角度出發(fā),可較易理解課程標準對水平一至水平三運動技能學習內容的不同要求,更科學地選擇與設計符合課程標準要求以及學生身心發(fā)展需求的教學內容,上好體育課,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鄧若鋒.身體練習體驗探索[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16:230.
[2][3]鄧若鋒.身體練習體驗的體育教學理論框架構建[J].體育學刊,2016(01):112-1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