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積明
摘 要: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要注重探究性,創(chuàng)造性,使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在課堂以學生為主體,通過說、動、想等形式,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注重探究,合作,自主活動,向課堂要質量。從而提高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效力。
關鍵詞:探究性課堂教學 說 動 想 展現自我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 ( 2017 ) 08-0-01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以傳統的教師傳授,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為主。嚴重阻礙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也制約孩子們的思維和智力發(fā)展。在平時的數學課堂教學中,虛假的課堂模式不少見,忽視了學生的主動性,教師急于求成,大大忽略了探究過程和活動,這個重要活動過程的被教師包辦,孩子們的思維得不到拓展,課堂上不能得到展現,創(chuàng)新精神得不到煥發(fā)。新課改倡導數學課堂教學“主動,探究,合作”,那么數學課堂教學怎么進行探究性的學習呢?根據低年級的年齡特征,課堂教學中,要讓孩子們多“說”、多“動”、多“想”、多“展現自我”。從而使孩子們在各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發(fā)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力。
一、在課堂上讓孩子多“說”
學生說話能力在語文能力結構體系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而小學教學中,說話教學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尤其是現代社會,處處需要與人溝通交流,語言表達更為重要,重視說話訓練也是社會發(fā)展向小學教學提出的新要求。因此,如何提高學生的“說”的能力,應該成為小學教學中重要的研究內容。在學校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說”的能力,小學教師無疑擔負著非常重大的責任。
在課堂教學中,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表達自己的思想,看法的機會,教師應該多聽聽孩子們的說法,想法,以孩子們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站在孩子們的角度進行教學。低年級的數學課堂教學中也不容忽視“說”的這一主要過程,說的形式多種多樣,可以個別說、同桌說、小組說,集體說、也可以學前說,學后說,說,不僅僅是一種形式,它是一種很好的手段,給孩子們一個表達自己思想,展現自我的平臺,同時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從中發(fā)現問題,了解孩子的思想,促進課堂教學。
二、在課堂上讓孩子多“動”
愛玩好動是每一個孩子的天性,活動是認識發(fā)展的直接源泉。在數學課上,要更多地為學生提供“動”的機會,充分發(fā)揮他們的各種感官功能,讓全體學生都能自始至終,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探索新知識的過程中去,使其各方面思維能力協調發(fā)展。這就要求教師要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動”起來。
在課堂教學中要給孩子們動手操作的機會,數學內容具有抽象性和邏輯性,小學生由于受經驗和知識的限制,其認知水平停留在表象直觀上,通過參加實踐活動,課堂上的動手操作活動有利于加深對概念的理解,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有利于數形結合,形成良好的數學思想。課堂中根據教學內容的特征,盡力安排畫一畫、剪一剪、拼一拼、量一量、摸一摸、數一數等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知識,發(fā)展思維能力。比如,在進行教學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的認識時,讓學生們摸一摸實物,對球和圓加以區(qū)別了,正確區(qū)分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對長方體、正方體的六個面有了更深的了解。通過擺一擺對長方體小木塊疊加在一起的數圖形個數的類型題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在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方面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三、在課堂上讓孩子多“想”
想象力是指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礎上,在頭腦中創(chuàng)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想象力是創(chuàng)造力最本質的內涵,沒有想象力就表明了創(chuàng)造力的貧乏。兒童時期是想象力表現最活躍的時期,兒童的想象力是兒童探索活動和創(chuàng)新活動的基礎。因此,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要多讓學生“想”,培養(yǎng)和促進學生的想象能力。人類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無不是創(chuàng)造思維和創(chuàng)造想象相結合的產物。21世紀是開創(chuàng)人類創(chuàng)造力的世紀,將孩子培養(yǎng)成創(chuàng)造、開拓型的人才,這是時代賦予教育的歷史使命。所以,要盡早的為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激活孩子的想象力,培養(yǎng)孩子的想象力。日本著名育兒專家讓內藤主張:對孩子的教育要順乎天性,崇尚自然,尊重兒童的想象,無論他是怎樣怪癖離奇,本質上卻是在尊重孩子的自由幻想的權利。這是對孩子創(chuàng)造天性的最大保護。
在課堂教學中多給學生提供獨立思考的機會,自主探索,提高探究能力,教要服務于學,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思考,探究,獲取數學知識,使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我們要給學生多提供獨立思考的空間,保證足夠的時間去思考是很有必要的。
四、在課堂上讓孩子多“展現自我”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課堂上,千萬不要讓你的“告訴”扼殺了屬于孩子的一切。讓他們去體驗,去探索,去感悟,去盡情地展示自己,讓課堂成為孩子展示自己的舞臺。低年級學生年齡小,天真,可愛,好動。學生依賴于老師的獎勵和同學的認可。我們盡量為他們創(chuàng)造展現自我的機會和平臺,再合理評價,一定會達到良好的效果。比如,上臺板演、上臺表演、扮演角色等通過有趣的數學游戲活動,激發(fā)孩子們學習數學的興趣,體驗成就感,分享快樂,表現自己?;钴S課堂從而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效果。
總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進行探究性的教學時,教師應力所能及,尤其在多媒體教學資源盛行的今天,進行探究性的課堂教和學中,探究性活動無可取代,不容忽視。
參考文獻
[1]肖慈欣. 淺談小學數學探究性課堂教學[J]. 小作家選刊, 2016(32).
[2]劉榮暄. 要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J]. 教育理論與實踐, 1986(1):57+59.
[3]王滿英. 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J]. 語文教學與研究, 1991(7).
[4]李文生. 自我展示能力的培養(yǎng)[J]. 讀書文摘:中, 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