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麗
摘 要:文章通過對文化館在公共文化體系中的作用進行分析,根據公共文化體系對服務型文化館的具體要求,提出公共文化體系中打造服務型文化館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文化館;公共文化體系;服務型
一、引言
2015年10月23日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構建現(xiàn)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中提出: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公共文化服務成為當前文化工作中重要任務。文化館作為我國公共文化事業(yè)發(fā)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重要歷史責任和社會責任。隨著公共文化體系的建設與發(fā)展,文化館要積極開展文化服務工作,打造服務型文化館。
二、文化館在公共文化體系中的作用
(一)導向作用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公共文化體系建設出現(xiàn)繁榮的局面。目前,我國城鄉(xiāng)文化以國家、集體、個人共同建設,出現(xiàn)了工會、企業(yè)、學校、部隊、社區(qū)共同辦文化的繁榮景象。因此,目前,我國群眾文化呈現(xiàn)多元化的發(fā)展形勢。文化館作為群眾文化宣傳的中間力量,文化館需要堅持用高尚文明、生動活動的群眾文化占領城鄉(xiāng)思想文化陣地,將政治宣傳、文化娛樂、文化消費有機結合,做到科學理論武裝人,優(yōu)秀作品鼓舞人。文化館在公共文化體系建設中具有明顯的導向作用,引導群眾文化正確的發(fā)展。
(二) 服務作用
由于社會發(fā)展、地域文化經濟發(fā)展等原因,廣大群眾對文化的需求不同,群眾的文化素養(yǎng)也參差不齊。因此,社會上出現(xiàn)了各種各樣的文化類型和文化活動。文化館需要深入到農村、社區(qū)、企業(yè)、學校等基層單位,了解廣大群眾的需求,積極地宣傳群眾文化,有目的有秩序的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建立完整城鄉(xiāng)文化網點,積極服務廣大群眾。
(三)傳承作用
文化館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挖掘優(yōu)秀的地方文化及民族文化,并且通過技術手段進行整理、歸納、申遺,優(yōu)秀的地方文化及民族文化進行保護宣傳。文化館作為政府設立的文化事業(yè)機構,有責任、有義務做好優(yōu)秀文化的保護和宣傳,并且需要積極地組織策劃傳承活動,將文化傳承下去,并且發(fā)揚光大。
三、公共文化體系對服務型文化館的具體要求
(一)文化館免費開放要求
文化館屬于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廣大人民群眾享有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機構場所。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積極地推動文化館免費開放要求。這不僅僅是免費參觀,還需要文化館免費舉辦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需要文化館免費舉辦畫畫、書法、音樂等培訓班,積極地提高廣大群眾的文化素養(yǎng)。特別是在偏遠山區(qū)、落后地區(qū),文化館要積極地普及文化,鞏固我國文化的基礎地位,積極地推動公共文化體系建設。
(二)文化館基層服務作用
文化館是滿足基層群眾精神需求的重要機構。人民群眾對生活物質水平要求較高,對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文化館需要通過多元化發(fā)展,構建多元化公共文化體系,讓廣大人民群眾享受不同層次的文化補給,保障公民享有文化的權益,切實落實文化館基層服務作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離不開文化館基層服務作用,對文化館基層服務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高的標準。
四、公共文化體系中打造服務型文化館的有效策略
(一) 轉變文化館工作人員服務觀念,提升服務意識
文化館建設離不開文化館工作人員,文化活動的策劃、組織、宣傳同樣離不開文化館工作人員。文化館工作人員作為群眾文化傳播的引導者、執(zhí)行者,必須要從文化館工作人員入手,積極地轉變文化館工作人員的服務觀念,讓文化館工作人員深刻認識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對文化館職能的規(guī)定,意識到文化館的作用是傳播優(yōu)秀的地方文化及民族文化,為廣大群眾提供優(yōu)質的文化服務。其次,要加強文化館工作人員的學習及培訓工作。加強文化館工作人員的工作技能培養(yǎng),提升文化館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提升文化活動的質量,提升服務意識,為廣大群眾提供滿意的文化服務。
(二)加強文化志愿者服務,實現(xiàn)全民文化服務
文化志愿者工作在文化館工作中占據重要的地位。文化志愿者可以積極有效地進行文化宣傳,幫助文化館進行文化活動的組織、策劃、執(zhí)行,減少文化館人力、物資的高額支出,能夠提升文化活動的品質。文化志愿者服務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入手:一是文化志愿者選拔工作,可以從當地學校、企業(yè)、街道、社區(qū)選出一些對文化鐘愛的文化工作人員進行任用,可以給文化館的文化宣傳服務工作帶來積極的啟示作用。二是對文化志愿者進行在崗培訓,選拔優(yōu)秀的志愿者參與更高級別的文化交流或者學習,讓文化志愿者不斷地進步,讓文化志愿者在文化宣傳服務過程中具有成就感。文化館是具有服務性質的文化機構,文化館要積極地推動志愿者文化服務,實現(xiàn)全民文化服務。
(三)建立數字化文化服務系統(tǒng),實現(xiàn)文化共享
文化館不是單一的文化機構,而是與博物館、圖書館、科技館共同承擔著公共文化體系建設的責任。文化館要積極響應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的號召,努力加速數字化文化服務系統(tǒng)的建設,縣級及以上文化館要積極地進行網站建設,實時更新網站信息,鄉(xiāng)鎮(zhèn)文化站及以上文化館也需要積極建立官方微信、官方微博,實時傳遞文化信息,分享文化資源。文化館還需要聯(lián)合當地的博物館、圖書館、科技館等文化機構,建立合理的數字化文化共享平臺,積極推動全縣、全市、全省的文化資源工資,整合有效的公共文化。
五、結束語
文化館本身是具有服務性質的,在當前公共文化體系建設的目標下,要明確文化館的服務對象、服務功能,積極構建公共文化服務,保障廣大群眾享有公共文化的權益,積極有效地組織開展文化活動,努力實現(xiàn)全民文化服務,實現(xiàn)公共文化共享,不遺余力地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參考文獻:
[1]韓碧賢.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中如何打造服務型文化館[J]. 藝術時尚:理論版, 2014(5):236-237.
[2]林琳, 楊建法. 論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中如何打造服務型文化館[C]// 2008山東省群眾文化學會論文集. 2008.
[3]吳淑梅. 芻議文化館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中如何打造全民覆蓋的服務網絡[J]. 群文天地月刊, 2013(1):5-6.
[4]陳政和. 完善服務體系 彰顯公益特色——文化館在構建新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作用[J]. 文化月刊, 2009(6):118-119.
[5]姜冬云. 打造精品工程 繁榮社會文化 通州市文化館在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實踐與探索[J]. 北方音樂, 2009(6):25-25.
[6]胡琦文. 打造公共文化服務“龍頭” 發(fā)揮市文化館主導作用——淺談無錫市文化館在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主導作用[J]. 劇影月報, 2016(2):89-90.
[7]師文娟. 談在實現(xiàn)"中國夢"中文化館如何發(fā)揮在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主力軍的作用[J]. 小作家選刊, 2015(26).
[8]趙澤光.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文化館各類群眾文化隊伍與輔導員隊伍的建設探索--關于“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群文新路之問題系列研究課題之三[J]. 管理學家, 2014(5).
[9]詹美珠, 朱曉蘭. 在貼近中提升 在服務中推進——以文化館建設為例,淺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如何貼近人民生活[J]. 戲劇之家, 2011(6):90-91.
[10]顧曉虎. 堅持科學發(fā)展發(fā)揮基礎作用——論基層文化館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基礎作用[J]. 網絡財富, 2009(23):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