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利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實地觀察法、邏輯分析法,以成都體育學院2014級和2015級體育系學生為調查對象,對后軟翻動作技術及教法進行了分析。研究結果表明:1.身體關鍵部位的柔韌是完成好后軟翻的關鍵技術,各技術點很好地連接是完成好后軟翻技術的難點。2.后翻重心不夠與肩頂不牢固是練習者易犯的技術性錯誤。
關鍵詞:后軟翻;柔韌;力量
筆者是成都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yè)體操專項學生,通過對成都體育學院體操普修課的觀察,發(fā)現(xiàn)在學習的體操動作中,后軟翻技術動作耗費時間較長;動作完成度不高;學生技術身體素質較差。本文指出易犯的主要毛病,提出改進方法。以及綜合體操教練的訓練經(jīng)驗與結果總結。針對運動員身體素質發(fā)展的方法,后軟翻動作技術的分析以及練習過程中教練的訓練手法,保護幫助方法來分析后軟翻技術以及教法。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本文以后軟翻動作技術為研究對象,通過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實地觀察法、邏輯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進行分析,從而得出結論。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后軟翻技術動作分析
后軟翻是一種通過手的支撐而翻轉的動作,它與手翻類動作的區(qū)別在于,動作完成的整個過程中速度較慢且無騰空階段。
1.動作要領
(1)動作過程
由單腿站立,另一腿在前點地的姿勢開始。兩臂上舉,上體后屈,當手快觸及地面時,兩肩拉開并向上頂肩,使手的落地點靠近腳跟,同時一腿經(jīng)上向后擺起,另二腿用力蹬地,經(jīng)前后分腿倒立姿勢后,兩腿依次落地起至直立姿勢。
(2)動作重難點(見表1)
2.動作規(guī)格
經(jīng)倒立過程完成后軟翻。手倒立時兩腿夾角大于170度;起立時后控腿高于110度。重心高,落地近,速度勻。雙腳同時蹬落地。并腿、直膝、繃腳,動作幅度大。
3.技術原理橋是后軟翻技術的基礎
此動作主要是柔韌性問題,柔韌性解決好了,這個動作也就完成了。與此同時要注重身體力量的練習。橋的質量好壞,取決于肩、腰、腿三部份的柔韌性,所以教學此動作時,應從柔韌性著手。
(1)下腰時先抬頭挺胸,可利用胸以上環(huán)節(jié)的重力將胸后壓。
(2)下腰時先向前頂髖,在身體平衡的情況下下腰,落手相對較近。
(3)落手時,利用兩臂的擺動充分拉開肩角前插,可使兩手最大限度地靠近支撐腳撐地。
(4)右腿持續(xù)蹬地,既能增大向后移重心的沖量,還可以使兩腿夾角增大。
(二)教學方法探討
1.教學練習方法
(1)身體柔韌練習
①肩部的柔韌訓練②胸部的柔韌訓練③腰部的柔韌訓練④腿部的柔韌訓練
(2)身體力量練習
①手腕力量訓練②腰腹力量訓練(3)③腿部力量訓練
2.保護與幫助方法
保護與幫助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二者相輔相成,保中有幫,幫中有保,相互滲透,缺一不可。后軟翻保護幫助方法如下:
在練習分解動作時,教練兩手可分別扶練習者兩腿,幫助其完成并腿分腿動作。在練習完整動作時,教練可一手托練習者腰部,另一手托其腰腹部,幫助其控制身體重心,防止向前沖或后倒。
易犯錯誤與糾正方法:
(1)開始后翻重心不夠,導致胸腰太緊張。
糾正方法:①經(jīng)常保持練習胸腰韌帶
②幫助學生中心后移使之形成正確技術動作。
(2)向后下腰時沒有充分頂髖、挺胸。
糾正方法:①增加肩、胸、腰、腿部的柔韌性
②老師語言提醒或者助力,讓學生有意識頂髖、挺胸
(3)肩頂不牢固。
糾正方法:加強肩腰韌帶,充分做好準備活動。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后軟翻技術動作不僅要求運動員具有較高的柔韌性,身體的肌肉力量和協(xié)調性也是重要因素。
2.身體柔韌性在后軟翻技術動作中處主要地位,在發(fā)展柔韌技術時需要達到一定的柔韌程度,并且注意保持以及發(fā)展。
3.教練的合理訓練方法以及巧妙的保護幫助手法可以讓運動員更好的掌握動作技術,提高自身素質。
4.在練習過程中注意各個身體部位協(xié)調依次活動。
(二)建議
后軟翻動作對柔韌性有極高的要求。
1.如果處于專門針對提高關節(jié)活動幅度階段,應每天都要發(fā)展柔韌性的練習,在身體具備相應的柔韌軟度之后再進行后軟翻的練習,運動員在練習中要先掌握基礎技術動作,循序漸進。
2.蹬擺腿不協(xié)調時,要單獨練習下腰蹬擺腿,練習中要注意動作細節(jié),腳尖和膝蓋一定要繃直,注重身體姿態(tài),從而提升動作美感。
【參考文獻】
[1]萬勝男.舞蹈啦啦操難度動作的肘撐后軟翻動作訓練方法探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5(03):22-23.
[2]劉小靜.技巧啦啦操,手翻類難度訓練方法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0.
[3]張永虎.武術套路與藝術體操柔韌性訓練方法的比較研究[D].武術研究,2010(04):52-54.
[4]韓文祥.影響體操動作質量因素的技術對比與分析[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1(05):61-63.
作者簡介:謝維(1994-),女,漢族,四川廣安人,體育學碩士,成都體育學院。研究方向:體操(健美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