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斯
近日,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光華研究院五位研究員在光華研究院焦平院長的率領下,來到海濱城市煙臺,開展光華講堂《暖聞·2016》走進魯東大學活動。專家與800多位學子互動,暢談閱讀《暖聞·2015》《暖聞·2016》的感受和體會。這場講堂活動有研究員介紹編輯出版《暖聞·2015》《暖聞·2016》兩本讀物的選編思想和重大意義;四位專家和兩位學生代表就閱讀《暖聞》分別暢談所獲心得;大學生們提出問題由專家解疑釋惑;魯東大學校領導講話四個段落。整個講堂活動思維觸角廣泛而不離中心,學生們提出的問題切合實際而不顯尖刻,專家們有序回答問題而不避矛盾,講堂氣氛活躍而不失秩序。這樣的研究員與學子互動的講堂探索,收到了啟發(fā)讀書、交流思想、弘揚核心價值觀和傳遞正能量的好效果。
光華研究院委托《農家書屋》雜志社編輯出版《暖聞》增刊,今年是第二年。此前,已于2016年1月出版《暖聞·2015》?!杜劇?016》在認真總結《暖聞·2015》選編出版經驗的基礎上,做了四個方面的完善和提高。一是薦稿前置。負責選編《暖文》的五位研究員,從年初就開始著手準備,全天候跟蹤全國各大新聞媒體發(fā)現“暖事”、收集“暖聞”,做好初選,特別注意從《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和《中國青年報》等中央媒體上選取稿件,為舉國上下一年中所發(fā)生的“暖聞”不遺漏和確保質量,打下基礎。二是遴選嚴格。經過嚴格的初審、復審和定審三個環(huán)節(jié),并且注意照應暖聞的地域性、行業(yè)性和類別特點,突出一個準字。三是選詞潤筆。每篇暖聞文后都附有二三百字的專家撰寫的入選詞,其本意是提煉中心思想,剖析暖聞中人與事的內涵,同讀者進行解讀性交流。四是力求親民。《暖聞·2016》與《暖聞·2015》對比,封面保持了“暖”字內涵,增加了圖片頁,從而增強了文圖并茂特色和“暖聞”的新聞性,有意追求裝幀美感。這是一本不收任意費用的公益性讀物。
在魯東大學《暖聞》閱讀互動現場,四位負責選編工作的研究員選取國家突飛猛進的尖端科學技術成果,紀念人民軍隊長征勝利80周年,創(chuàng)造資源節(jié)約型、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法院幫農民工以法討薪,現場救治心臟驟停病人等文稿,做了導讀性講解,在同學中引起共鳴性討論。魯東大學兩位來自農村的學子,就自己閱讀《暖聞》的感受和對重點篇章的理解,走上講臺介紹閱讀所獲。專家解讀和學生閱讀的看法交流,臺上臺下不同看法的交鋒,把這一場活動推向了高潮。
在現場解讀中,四位研究員一致認為,在青年人集中的高等院校開展閱讀“暖聞”現場交流活動,是光華研究院立足于自己的輿論平臺和業(yè)務優(yōu)勢,傳播正能量、弘揚主旋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種新形式,是公益活動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所以,應該堅持做下去,并應認真總結經驗,探索新的互動形式。
在互動現場,有研究員讀解選編《暖聞》中對重點篇章的思想體會。比如,認為《愛心屋走進全國兩會》一文至少有四暖。一是中華慈善總會在各種會議場所設置回收廢書報的“愛心屋”,集腋成裘,所得收入用于救治先天性心臟病和白血病患兒的倡議,是人間的大“暖”;二是“愛心屋”走進全國兩會,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和參政議政機關積極響應倡議,把中華慈善總會的“暖”意變?yōu)椤芭毙?,且這種“暖”行對全國各種會議建立“愛心屋”的引領作用不可低估;三是這項暖的倡議變成了暖的行動,再由暖的行動變成了救治上千名先天性心臟病、白血病患兒的“暖”果,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大家庭的互助之“暖”;四是這項活動還有一個重要的社會效益,那就是有助于建立資源節(jié)約型、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回收舊書報再生造紙,節(jié)約了木材、電力和煤炭,等于給祖國大地添置了森林,增添了祖國的“肺活量”,這是促進中國經濟及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之“暖”。這樣的“暖”,是基礎之“暖”,長久之“暖”。
在閱讀互動現場,先后有4位同學給研究員提出了問題。比如有一位同學提出,閱讀這本《暖聞》,感到社會很和諧和美好,但覺得社會實際情況沒這么美好;又比如有一位同學提出,“見有人倒地要不要扶?”等等。研究員分別以陽光的心態(tài)和人的社會互助性等現實情況,對學生們提出的問題做出了實事求是的解答。
魯東大學校負責人在講話中倡議同學們要認真讀書,養(yǎng)成獲取精神營養(yǎng)的良好習慣,爭取做一名德才兼?zhèn)涞挠杏弥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