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珂珂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建筑業(yè)逐漸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傳統施工過程中存在著一些缺陷,主要表現為混凝土配置比例不佳、材料質量較差、工藝操作方式不規(guī)范等等。針對以上情況,施工人員應該以提升技能為主,根據工程要求增加混凝土強度,對結構性能進行評估,科學設置配比率,確保項目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因此,本文以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質量問題作為切入點,對控制手段進行研究。
關鍵詞:建筑施工;技術;混凝土;質量控制
近幾年來,混凝土施工質量愈發(fā)成為了建筑中的重點,它不僅能夠影響著工程進度,也是保證項目安全的必要條件。因此,施工人員要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嚴格制定混凝土拌合、澆筑、振搗、養(yǎng)護等操作工藝,突出質量管理的有效性,為后期施工提供良好條件。
1 影響混凝土施工質量的因素
1.1 施工中存在的問題
在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第一,施工人員沒有對建筑場地進行考察,嚴格制定混凝土的配置比例,使得模板部分問題突出。但從目前的條件來看,工作者在模板安裝過程中沒有具體的規(guī)范和標準,會在一定程度上使混凝土振搗受到阻礙。第二,為了縮短工期,節(jié)省施工時間,施工人員對混凝土攪拌并不是非常重視,甚至有一部分人本著“敷衍了事”的態(tài)度進行,致使水泥和砂漿不能夠充分融合,最終導致材料結構不合理。
1.2 材料質量問題
材料質量問題也是影響施工操作的關鍵條件。第一,水、砂漿、水泥、粗骨料等都是構成混凝土的相關材料,施工人員應該按照嚴格的工藝要求調和各元素比例,并根據硬性對穩(wěn)定度進行評估。但一些工作者的經驗不足、理念認知也不是非常全面,沒有選擇質量較高的材料,導致混凝土密度較差,熱量無法散發(fā)出去。當水分過多時,游離分子會朝著四面擴散,且不會均勻的分布,內外溫差過大使混凝土容易出現裂縫。第二,材料的種類較多,少數的工作者不會依照工程規(guī)模來選擇,影響了使用功能的發(fā)揮。
2 建筑施工技術中混凝土質量控制
2.1 混凝土的拌合
混凝土拌合是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技術操作的前提與基礎。第一,施工人員要按照標準的要求來執(zhí)行,保證每一環(huán)節(jié)都具有一定的承接性。從混凝土拌合的主要類型出發(fā),使材料質量得到控制。例如:在泵送過程中,混凝土的流動性與保水功能是兩個不同的側重點。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應把握好水灰比。一般情況下,施工人員應該將水與石灰的比例控制在4比1的基礎上,并根據環(huán)境和溫度進行適當的調整。如果溫度在30攝氏度以上,要提高總體水量,這樣更利于混凝土的拌合。反之,如果室外溫度低于10攝氏度,則應該在混合材料中多加入5%的石灰,提升混凝土粘結性。第二,在強度把控上,施工人員可以將2%的粗骨料融入到砂漿內,再在其中添加適當的混合試劑,做好石子級配的掌握,在水量調節(jié)的基礎上進行均勻的攪拌。第三,由于機械攪拌的速度比較快,容易出現比例不當等問題。因此,工作者要測定水體的流動強度,將數值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制定好二次攪合的時間間隔,對混凝土初凝時間進行分析。需要注意的是,混凝土拌合在生產中是十分關鍵的環(huán)節(jié),能夠為后期的澆筑和養(yǎng)護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2.2 混凝土運輸
許多工作人員對混凝土運輸的認知并不是非常全面,沒有按照規(guī)定的要求來實施。因此,運輸行為的規(guī)范是必不可少的。第一,要采取高效、正確的方式運輸,令運輸環(huán)境得到保證。一方面,混凝土拌合場地與運輸中心的距離應該適中,不能夠過遠,這樣可能會使混凝土的使用性能下降,影響整體強度。第二,施工人員應該根據工作經驗分析混凝土初凝時間,并使用科學的方式控制施工現場與運輸場地的距離,實現嚴格的測控。第三,混凝土運輸應該以滾筒攪拌車輛為主導,利用專業(yè)的儀器完善輸送過程。另外,為了避免因震動而給混凝土材料帶來的影響,工作人員應該沿著路面平坦且開闊的區(qū)域進行運輸,防止出現沉積情況。第四,如果運輸工作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施工者一定要保證攪拌的連續(xù)性,不能出現中斷。
2.3 混凝土澆筑
混凝土澆筑是保證工程質量的核心內容,也突出了施工技術的先進性。工作人員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出發(fā),完善澆筑手段。第一,澆筑方法與建筑難度及規(guī)模相對應,施工者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例如:如果是高層建筑,預制混凝土的使用范圍較廣。工作人員則可以利用“分層法”,將混凝土材料分為均等的三部分,由上自下進行澆筑,并保證水分徹底的滲透到材料內部,并在每個模塊的接頭連接在一起,防止因縫隙過大而出現的裂縫。第二,混凝土拌合料的自由下落是澆筑中的重點。一般情況下,施工人員應該采取滑模導流法進行澆筑,并將實際高程控制在1m到2m之間,使得拌合料在降落過程中性能不會受到影響。需要注意的是,嚴禁在混凝土澆筑中對材料比例進行二次調和或者加水,將水灰比控制在既定范圍內。
2.4 混凝土的振搗和養(yǎng)護
第一,在混凝土的振搗方面,工作人員應該嚴格按照模板來制定振搗標準,并以其縫隙作為突破點,將材料均勻的填充進去。另外,要控制振搗力度,不能使敲擊力度過大,這樣會導致混凝土下沉。第二,在混凝土養(yǎng)護上,應該注重時間的調節(jié)與溫度的控制。首先,混凝土初凝后,在材料上附著上一層透明的保護膜,保持內部硬性。其次,要定期對濕度進行檢查。例如:如果混凝土的顏色變淺,則說明內部的水分不足,應該采用均勻噴水的方式提升養(yǎng)護效果。最后,一般來說,5天到15天是具體的養(yǎng)護期限。工作人員要將草簾鋪設在混凝土周圍,突出防寒性,保證基本結構不變形。
3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出發(fā):第一,對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質量問題進行闡述。第二,分析了提升混凝土質量的幾點措施。從而得出:為了保證工程的有序實施,施工人員應該提升自身技能,做好混凝土配比的準備工作,采用分層法進行澆筑。同時,也要完善振搗和養(yǎng)護方式,避免因混合料下沉而出現的影響,為建筑質量的提升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參考文獻
[1]徐美旭,孔祥美,王延慶. 論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與質量管理[J]. 商品混凝土,2013(09).
[2]繆海燕,繆德勇,蔡春春.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對策探討[J]. 現代裝飾(理論),2013(09).
[3]代啟俊. 探討建筑工程現澆混凝土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J]. 中華民居(下旬刊),2014(01).
[4]趙國棟,趙國梁. 淺析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要點[J]. 四川水泥,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