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月華
(丹陽市人民醫(yī)院,江蘇 鎮(zhèn)江 212300)
老年患者靜脈輸液護理風險管理的方法與效果探討
錢月華
(丹陽市人民醫(yī)院,江蘇 鎮(zhèn)江 212300)
目的就輸液過程中老年患者風險管理方法及臨床效果展開研究,以期降低其風險發(fā)生機率提供支撐。方法 隨機抽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接受靜脈輸液的老年患者100名作為研究對象,隨后根據輸液過程中護理措施不同把其均分兩組,即對照組與觀察組,前者50名老年患者輸液中給予常規(guī)護理措施,后者采取風險管理。最后為了對比出兩組老年患者輸液護理臨床效果,本次研究中通過利用護理風險發(fā)生率這一評價指標進行判斷。結果 兩組老年患者在輸液結束以及完成調查問卷后,經專業(yè)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據顯示其結果為觀察組護理風險發(fā)生率是8%(4/50),對照組則為22%(11/50),由此看見前者要遠低于后者,并且二者對比差異構成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輸液中老年患者身體機能等相較于一般較差,常規(guī)的護理措施往往并未考慮到這一點,因而這就致使其護理風險發(fā)生率較高,而風險管理措施在老年患者輸液過程中地采用通過眾多醫(yī)護人員以及筆者本次的研究來看,它能夠有效地降低老年患者輸液護理風險發(fā)生率,這樣一來為保障其治療效果以及康復打下堅實基礎。所以在老年患者輸液過程中風險管理應進一步推廣。
輸液護理;老年患者;風險管理;方法;效果
隨機抽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接受靜脈輸液的老年患者100名作為研究對象,他們一般資料為:男性患者41例,女性59例;年齡從63~78歲,平均年齡67.9±3.2歲。隨機選取護理人員,她們工作時間為1.5~6年,平均3.12±0.31年。最后所有患者都簽字同意參與本研究。另外,本次研究中患者諸如性別、年齡以及等一般資料以及護理人員不構成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給全部患者都實施常規(guī)靜脈輸液護理,而觀察組護理人員則是在常規(guī)的基礎上實施靜脈輸液風險管理,具體內容如下。
1.2.1 健全醫(yī)院靜脈輸液護理制度
健全完善的輸液護理制度能夠有利于醫(yī)院科學管理輸液護理。當前大多數醫(yī)院都構建起如下護理制度:醫(yī)療文書書寫制度,增進醫(yī)生、護理人員以及患者間的交流,讓護理人員能夠謹遵醫(yī)囑;輸液器具管理制度,必須要對無菌操作進行規(guī)范,要及時消毒一次性使用器具,并且在輸液過程中需要根據不同輸液器具要求來開展等等。
1.2.2 設置靜脈輸液護理風險管理小組
靜脈輸液護理風險管理小組成員需要由兩名護理組長以及一名門診輸液室護士長組成,并且嚴格分析、監(jiān)督、培訓以及評價護理人員靜脈輸液操作與服務。由風險管理小組隨機與定期抽查輸液過程檢查,并每周講評護理風險,從而達到有效預防與規(guī)避可能出現的護理風險事件。
1.2.3 對靜脈輸液操作流程進行規(guī)范
在進行輸液過程中必須嚴格依照無菌操作要求,并且禁止擅自更改輸液方式;科學安排配置藥物時間,配置完畢后切勿長時間放置,避免藥物變質;在對患者開展靜脈穿刺前,護理人員需要全面掌握患者心臟情況與病情,科學控制藥物滴注速度;在實際穿刺過程中,護理人員應該要幫助患者取一個比較舒服的體位,并且體位應當要方便穩(wěn)定且方便穿刺靜脈;在輸液時應當要加強巡視工作,如若患者出現不良反應,也必須要在第一時間停止輸液,并及時向醫(yī)生匯報處理。
1.2.4 健全靜脈輸液風險預防措施
護理人員在為老年患者實施靜脈輸液時,需要在開始輸液前要全面掌握靜脈輸液的操作規(guī)范,了解老年患者的生理與心理特點,尤其要全面對患者的藥物過敏史與心臟功能等情況詳細核查藥物,確保無過敏藥物和同類藥物,從而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此外,護理人員應當要耐心向患者講解輸液時的相關注意事項以及可能出現的生理反應,從而能夠讓患者在發(fā)現問題時能夠第一時間反映給護理人員。
兩組老年患者在輸液結束以及完成調查問卷后,經專業(yè)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據顯示其結果為觀察組護理風險發(fā)生率是8%(4/50),對照組則為22%(11/50),由此看見前者要遠低于后者,并且二者對比差異構成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相較于口服藥物而言,靜脈輸液治療方式具有病情控制好、血藥濃度高、藥物效果快速等特點,對于危重患者而言,其能夠贏得更為寶貴的搶救時間,并能夠有助于治療效果的提高。由于老年群體較為特殊,其生理功能往往大幅退化,所以老年患者在心理上更易產生緊張、焦慮的不良情緒。尤其是患者還不太了解醫(yī)院患者與醫(yī)療行為情況下,如果醫(yī)生與護理人員未能及時和患者進行交流與溝通,則非常容易導致不同程度的護理風險出現。不僅如此,由于老年患者皮膚彈性下降,靜脈血管脆化,所以極易增加輸液風險。
總而言之,靜脈輸液中老年患者身體機能等相較于一般較差,常規(guī)的護理措施往往并未考慮到這一點,因而這就致使其護理風險發(fā)生率較高,而風險管理措施在老年患者輸液過程中地采用通過眾多醫(yī)護人員以及筆者本次的研究來看,它能夠有效地降低老年患者輸液護理風險發(fā)生率,這樣一來為保障其治療效果以及康復打下堅實基礎。所以在老年患者輸液過程中風險管理應進一步推廣。
[1] 趙 婷.老年患者靜脈輸液護理風險管理的方法與效果探討[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5(26):4019-4020.
[2] 杜 霞.老年患者靜脈輸液護理風險管理的方法與效果分析[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6,35(16).
R473.5
B
ISSN.2095-8242.2017.045.8836.01
本文編輯:吳 衛(w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