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亞男
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多元化、節(jié)奏快、競爭激烈的時代,這個時代也使人們的價值取向和社會心態(tài)發(fā)生著改變,導致了一系列心理問題。而教育者就是要針對這些問題,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身的心理問題,培養(yǎng)他們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調節(jié)和承受能力。目前,信息技術課已經成為一門普及的基礎課程,沒有升學的壓力并深受學生喜愛,更有利于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所以我們在這一學科中就要有意識地運用心理學理論和技術,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促進認知、情感與行為技能的全面發(fā)展。
一、在信息技術課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21世紀是人類心理問題、心理疾病日益凸顯的時期。據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公布數據,在世界范圍內青少年患有不同程度心理問題的比例為20%,中國17歲以下的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的困擾。中、小學生心理障礙患病率達到21.6%~32.0%,突出表現為人際關系、情緒穩(wěn)定性和學習適應性等方面的問題。個別學生甚至存在撒謊、早戀、離家出走、逃學等與心理障礙密切相關的不良行為。因此,心理教育已經成為教育者必須正視和解決的問題了。
目前信息技術課已經成為學生最喜愛的課程之一。首先,信息技術課不承受升學的壓力,沒有主觀上的排斥心理,學生能夠以更輕松的心態(tài)來面對;其次,信息技術課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科目,學生在其中可以自己動手完成任務,能夠在不斷的自主探索和學習中,培養(yǎng)興趣,獲得成功的滿足感。以輕松的心態(tài)和強大的興趣來學習,可以更容易地對他們進行心理干預,引導他們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如何在信息技術課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1.自主探究,增強自信心
網絡信息技術的交互性和生動豐富的學習環(huán)境給了學生前所未有的新鮮感,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學習的主動性就會大大增強。學生在自主探究的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問題和困難,當通過自己的努力克服了困難后,自然就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這樣學生對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就能主動探究、刻苦鉆研,當問題解決后便能表現出很強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實踐證明,給學生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適當降低操作任務的難度,讓每個學生都有一種成功感,可以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因此要求我們把握好每個情境任務的難易度,既要讓學生容易達到目標,又要使他們付出一定的努力,這樣才能逐步建立起學生的自信心。其間還要對他們多支持、多鼓勵,減少學生的依賴心理,使其能夠自主探索、學習,主動完成任務。
2.團結協(xié)作,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
在信息技術課上,教師可以依照學生的認知水平、能力傾向、個性特征、性別等特點,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進行網絡環(huán)境下的合作學習。合作學習以小組分工合作、討論協(xié)商的形式開展。把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單向或雙向交流轉變?yōu)榻處熍c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多向交流。在這種學習環(huán)境中,學生在討論與合作的磨合中越來越善于向他人學習,也越來越善于幫助別人,使學生在相互交流中不斷增長知識,進一步培養(yǎng)其協(xié)作精神,促進良好人際關系的形成。
3.正確引導,培養(yǎng)道德素質
網絡世界的精彩豐富和網絡文化的簡單快捷,對學業(yè)重負下的學生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很多學生因此沉迷于聊天或網絡游戲而荒廢學業(yè),還有一些學生盲目相信網絡,不能很好地保護個人信息,造成很大損失。但是我們不能因為網絡的這些弊端就阻止學生上網,使學生失去從網絡上獲取有價值信息的機會。所以我們首先就要防患于未然,應向學生宣傳有關過度上網可能導致心理障礙的信息,以及防止心理障礙產生的方法,使學生盡量避免上癮;其次,我們應加強對學生的網絡道德教育,對網絡中不道德的行為,引領學生自己去觀察、去討論、去判斷,從而形成自己的是非觀念;第三,引導學生正確利用網絡獲取有價值的信息,網絡中有著大量的信息,給人們帶來極大的便利,但也存在著欺詐和危險,我們要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網絡,培養(yǎng)他們獲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這對我們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不只要教會學生知識,更要深入研究學生的心理,根據學生的群體性和個體性差異,制定不同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創(chuàng)設出更有利于學生培養(yǎng)良好心理素質的學習情境。這就要求我們隨時注意學生的心理變化,走在時代的前沿,讓學生喜歡老師、喜歡信息技術課、喜歡這種團結合作的學習方式。
在信息技術教學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我們有著廣闊的探索空間,但是我們不能把自己的主觀愿望強加給學生,或代替學生去判斷和選擇,我們的作用是協(xié)助學生發(fā)揮他們自己的潛力,讓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學生的內心。
參考文獻:
[1]邱伯聰.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過程的心理健康管理[J]. 安徽體育科技,2016(6).
[2]楊朝輝.淺談學科教學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點滴體會[J].學周刊,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