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有榮
高中生限于既有的認知水平,在寫作中往往存在著對物理、事理、情理等看不清、悟不透、辨不明的思維瓶頸,以致寫出來的作文有意思但思想深度不夠,有看頭但立意高度不夠。但“明理”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涵泳濡養(yǎng)、潛移默化。有鑒于此,我們編輯了三組“明理”思維訓(xùn)練題,其中分為故事類、漫畫類、言論類等,希望廣大學(xué)生在一日一題的揣摩、領(lǐng)悟、思辨中能夠日有心得,百煉成鋼。三組題目除了可以對思維進行訓(xùn)練外,還可以作為作文題目、寫作素材使用,學(xué)生可以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1.對下面材料蘊含的哲理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
沙特阿拉伯國王訪問印尼時,適逢大雨,隨從趕緊為國王打傘,一共七個隨從為國王撐了七把傘。結(jié)果是,國王縮著腦袋,渾身被淋得濕漉漉的。
七把傘,都擋不住一場雨,可見這場雨蠻大。當(dāng)然,這不是主要原因,淋濕國王的,不是從天上直接掉下來的雨水,而是從七把參差的傘上滑落、匯聚下來的水。
A.真正擋雨的傘其實就是一把,頭上的傘多了反而會使你淋得更透徹。
B.自己打傘才最有效,因為可以根據(jù)情況適時調(diào)整雨傘的方向和高度。
C.不是有保護傘就能安全,也不是所有保護傘都能真正起到保護作用。
D.一個人以為自己有很多把保護傘的時候,往往也是最不安全的時刻。
2.對下列材料蘊含的哲理的理解和分析,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
農(nóng)民問教授:“一個聾啞人到五金行買釘子,他先把左手的兩個指頭放在桌上,然后用右手做錘釘?shù)臉幼印5陠T拿出錘子,他搖搖頭,用右手指了指左手的兩個指頭。店員拿出釘子,他點點頭。這時,一個盲人走進來。先生,請您想一下,他會如何買到一把剪刀?”教授從容答道:“簡單。他只要伸出兩個指頭,模仿剪刀的樣子就可以了?!鞭r(nóng)民笑起來:“先生,他不需要這樣,盲人是會說話的?!?/p>
A.勿受既有認知限制 B.莫因?qū)I(yè)蒙蔽真相
C.審慎辨析言語歧義 D.勇于質(zhì)疑權(quán)威觀點
3.安東每天獨善其身,多讀書,少說話,提高修養(yǎng),凈化心靈。經(jīng)過一段時間,他問上帝自己是否足夠圣潔了。上帝對他說:“鞋匠康德比你更圣潔?!卑矕|不服,來到康德的鞋店。他問:“你到底做了什么讓上帝認為你比我圣潔?”康德回答:“我也不知道,我只不過是一個鞋匠而已。每次修鞋的時候,我總是將它當(dāng)作上帝的鞋子來修理……”安東對什么叫“圣潔”似乎若有所悟。
下列對“圣潔”的理解,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
A.所謂“圣潔”,就是如同上帝對待每一位顧客。
B.所謂“圣潔”,就是切實提高修養(yǎng),凈化心靈。
C.所謂“圣潔”,就是用自身修養(yǎng)對待每一個人。
D.所謂“圣潔”,就是認真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4.對下列材料蘊含的哲理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
張三在山間小路開車,悠然地欣賞美麗風(fēng)景時,迎面開來一輛貨車,貨車司機突然搖下車窗對他大喊:“豬!”他也搖下車窗回頭大罵:“你才是豬!”剛罵完,張三的車便迎面撞上了一群過馬路的豬。
A.不要誤解別人的好意,那只會讓自己吃虧。
B.在不明白情況之前,要先學(xué)會控制情緒。
C.人應(yīng)該懷有善心,不要隨意辱罵別人。
D.遇事要耐心觀察,以免造成不好的后果。
5.對下列材料蘊含的哲理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
驢子聽見蟬唱歌,被美妙動聽的歌聲打動,自己也想能發(fā)出同樣悅耳動聽的聲音,便羨慕地問他們吃些什么才能發(fā)出如此美妙的聲音來。蟬答道:“吃露水?!斌H子便也只吃露水,沒多久就餓死了。
A.要理性分析自身的條件。 B.要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
C.要選擇恰當(dāng)?shù)膶W(xué)習(xí)對象。 D.要掌握變通的學(xué)習(xí)方法。
6.對下列材料蘊含的哲理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
兩只螞蟻想到墻那邊去找食物,第一只螞蟻順著墻往上爬,剛爬到一半就掉了下來,如此反復(fù)了幾次。另一只螞蟻看到這種情況,就繞過墻到了那邊。第一只螞蟻爬過墻時,另一只螞蟻已將食物吃完了。
A.正確的方法勝于盲目的堅持。 B.忽視方向的選擇會誤入歧途。
C.取得成功需要摒棄思維定勢。 D.汲取他人教訓(xùn)可以少走彎路。
7.請簡要概括下面這則故事蘊含的哲理,不超過30個字。
《呂氏春秋》里記載著一則楚王失弓的故事,講的是楚王去云夢澤打獵,不小心把自己心愛的弓丟了。侍從們要循原路尋找,楚王說,算了吧,不必去找了,楚人失之,楚人得之,到不了別處的。侍從們都很佩服楚王的豁達與胸懷??鬃勇犅劥耸潞笳f,這句話如果去掉“楚”字就好了,不妨說“人失之,人得之”。老子聽說了孔子的評論后,也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說再去掉“人”字會更好,那樣就是“失之,得之”,這樣才符合天道。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請簡要概括下面這則故事蘊含的哲理,不超過20個字。
一天,古希臘哲學(xué)家、教育家亞里士多德給即將畢業(yè)的學(xué)生上最后一課。他說:“我教授的知識只是基礎(chǔ),真正的學(xué)問還要自己去探尋?!庇袑W(xué)生問:“那我們該如何探尋真正的學(xué)問呢?”亞里士多德想了想,拿出一個空布袋,在教室里走了一圈。他問學(xué)生:“你們聞到什么氣味了嗎?”學(xué)生都搖頭?!拔椰F(xiàn)在去摘一些茶花的花瓣,你們稍后再聞聞看?!?/p>
沒多久,亞里士多德拿著布袋回到了教室。他邊繞著學(xué)生走邊說:“你們要注意空氣中氣味的變化。”他走完一圈后問:“你們聞到了什么?”“我聞到了花香!”一個學(xué)生大聲說?!笆堑?!而且是茶花的香味!”更多的人附和。亞里士多德聽到答案后大笑起來,他把袋子解開,把里面的東西倒了出來。學(xué)生們都傻了眼,里面只有幾片紅色的碎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閱讀下面這則故事,補寫空缺部分的內(nèi)容。要求能體現(xiàn)這則故事蘊含的哲理,不超過20個字。
最近,美國一家網(wǎng)站調(diào)查了1000位成功人士,其中有99%說不清楚自己為什么能成功。在成功之前,也沒有一套完整的實現(xiàn)成功的計劃書。他們有的是憑著感覺,有的是因為勤奮,有的是因為愛好,所以一直沒有放棄對成功的追求,最終成就了人生的偉業(yè)。
接著,那家網(wǎng)站又向公眾征集了1000份最完美的成功計劃書。這1000份完美的成功計劃書,讓人看后就有想實現(xiàn)成功夢想的沖動,并且堅信自己能夠成功。隨后,網(wǎng)站又對這1000份完美計劃書的擬訂者進行了采訪。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這1000個人全是失敗者,或者說是正在努力追求成功夢想,但還未成功的人。
為什么那些手握完美計劃書的人不能成功,而那些完全不懂如何成功、從沒做過任何計劃書的人卻成功了呢?最后,網(wǎng)站得出結(jié)論:人生偉業(yè)的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請簡要概括下面這則故事蘊含的哲理,不超過40個字。
日本京都金閣寺的后院,有一處知名的枯山水,就是沒有植被,只靠石塊沙礫精心布置的園林。在這處緊挨著僧人修行的禪堂的院子里,有12塊石頭。不過,除了從空中俯瞰,無論你站在院子的哪一個角落,你都只能看到11塊石頭。設(shè)計者這樣做可謂用心良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A(頭上的多把傘能否遮擋住雨水,取決于排列是否有序、方法是否恰當(dāng)。)
2.A(教授犯錯原因在于將對聾啞人的認知運用到了盲人身上。B材料內(nèi)容與“專業(yè)”無關(guān)。C材料中不存在“言語歧義”。D材料中未涉及“質(zhì)疑權(quán)威”)
3.A(主要從鞋匠康德的回答中尋找答案。康德說“每次修鞋的時候,我總是將它當(dāng)作上帝的鞋子來修理”,意思就是把修鞋子這件事當(dāng)作是上帝的事。再對比文段前面所講的“安東每天獨善其身,多讀書,少說話,提高修養(yǎng),凈化心靈”分析,可排除B項;CD兩項只是表面意思)
4.C(材料主要是講張三不加思考地把陌生人的好意提醒理解為罵人,結(jié)果卻害了自己,強調(diào)不思考就誤解別人)
5.B(驢子聽取蟬的方法,結(jié)果餓死)
6.B
7.①對同一件事,看問題的角度不同,結(jié)論自然也不同。②一個人的眼光、胸懷決定看問題的高度與境界。(答出其中一條即可)
8.保持獨立的思想,才能探尋到真正的學(xué)問。(不要盲從任何人的經(jīng)驗或暗示,不能人云亦云)
9.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10.每個人都無法全知全能(看到事情的全貌),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所以要常懷謙卑自省之心,學(xué)會換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