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彬
[摘 要] 隨著當代中國的不斷發(fā)展,中職教育也走進了一個新的發(fā)展時期。但由于各種原因,現(xiàn)在的中職德育課程并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不能適應國家的需要。因此,先介紹了實施中職德育課程一體化建設的現(xiàn)實需求,然后提出了相應措施,以期為我國中職德育課程一體化建設提供一點幫助。
[關 鍵 詞] 中職;德育課程;一體化建設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35-0125-01
《國務院關加快發(fā)展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的決定》和《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體系建設規(guī)劃(2014~2020)》等有關職業(yè)教育的新規(guī)出臺后,我國的職業(yè)教育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中職德育課程也越來越重要。結合現(xiàn)實狀況,實施中職德育課程一體化建設來提高中職德育課程的教學效率,培養(yǎng)適應我國發(fā)展建設需要的人才,就成了中職德育課程的重中之重。
一、實施中職德育課程一體化建設的必要性
(一)中職校學生質量下降
大部分中職生在中職以前都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思維方式,因此學習成績不佳,而這導致了自信心的缺失。大部分中職生處在叛逆階段,不容易接受老師和家長的管教。而部分教師和家長對中職生不夠重視,這就使一些學生產生了自卑的心理,也更加不愿意學習。部分中職生有自私自利、是非觀念淡薄等問題。這些問題,不僅給學校帶來了不好的影響,也不利于社會和諧。但更重要的是,中職生大多是未成年人,這一時期是人一生中長身體、增知識,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時期。如果中職生在這一時期沒有得到正確的指導,就很有可能走上歪路。這不僅是學生自己的不幸,也是國家的損失。
(二)傳統(tǒng)德育教育模式教學效果不佳
德育教育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中一直存在,但傳統(tǒng)德育教育模式并沒有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已經不能適應我國當代社會的需要。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幾點。(1)教學內容片面。即當前的德育教育多是對學生進行政治立場、方向、觀點的教育,而忽略了道德規(guī)范、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2)教學方法簡單。當前大多數(shù)人進行德育教育都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空洞說教,沒有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也沒有因材施教。(3)部分教師對德育教育的認識不足。一些教師還有德育工作歸班主任管,與己無關的狹隘思想。
二、如何實施中職德育課程一體化建設
(一)轉變觀念
教師要拋棄傳統(tǒng)的德育教學法,認識到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tài),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與規(guī)范,是人類心理活動的積極推動者。而道德需要產生、發(fā)展以及品德形成、改變的原動力就是道德實踐。在此基礎上,教師應當重建自己德育教育的觀念。即在備課、授課過程中,教師應當以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需要為切入點,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支持學生的合理需求,疏導不合理,同時發(fā)展健康需求。應用參與式教學模式,在活動中進行教育,學生也會通過活動擁有實實在在的感受。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道德信念的時候,還要堅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以自身行為引導學生。
(二)整合內容
根據教育部出臺的《關于中等職業(yè)學校德育課程設置與教學安排的意見》,中等職業(yè)學校德育課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其中前者有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職業(yè)道德與法律、經濟政治與社會、哲學與人生四門課程,后者則只有心理健康。因此,在設置教學內容時,應當結合學校及學生兩方面的實際情況,并遵循學生心理、道德的形成發(fā)展規(guī)律,整合這5門課程的內容,分學期、分模塊教學。
(三)創(chuàng)新模式
應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觸動學生心靈的教學情境,同時分小組靈活地以講故事、團隊拓展訓練、辯論賽等形式進行課堂教學。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當堅持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只引導、點撥學生。通過這些方法以求讓課堂生動起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即課堂參與度,從而提升學生的身心素質。
(四)與學生家長合作
學生性格很大程度上受原生家庭的影響,如果家庭不重視對學生道德的培養(yǎng),那么學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做得再好也無濟于事。因此,學校在進行德育教育一體化建設時,還應當加強同學生家長的合作,指導家長對學生進行教育。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身心素質,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綜上所述,無論是從學生的角度來看,還是從學校、國家的角度來看,實施中職德育教育一體化建設已迫在眉睫。因此,應當轉變教師關于德育教育的觀念,并整合教學內容,應用新教學模式,以求提高德育教學效果。這不僅是對學生的負責,也是為國家培養(yǎng)合格的符合國情需要的有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的人才。
參考文獻:
[1]丁東升.淺析中職教德育教育的幾點認識[J].教育時空,2010(3).
[2]朱新婷,沈志超.中職教德育教育課程改革淺析[J].現(xiàn)代德育,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