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蓉
小班幼兒涂鴉繪畫不僅是一種美術活動,而且是他們認識世界、表達自己的情感、和周圍的大人及小朋友交往并獲得肯定的一種天然成長方式。但由于小班幼兒的繪畫目的性不強,繪畫技能不完善,他們還不能自如地用繪畫表達自己的感受。因此需要教師通過具有趣味性和游戲性的教學策略來激發(fā)幼兒參與繪畫活動的興趣和動機,引導小班幼兒通過繪畫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產(chǎn)生繪畫興趣,并樂于參與其中,體驗繪畫活動的快樂,讓美術活動成為小班幼兒喜愛的活動。
一、 小班幼兒年齡特點
小班幼兒剛從嬰兒時期過度到幼兒時期,一方面,他們還帶有嬰兒時期的“痕跡”,另一方面由于身心發(fā)展迅速,他們又具有幼兒期的顯著特點。他們喜歡游戲,是因為常常喜歡沉迷于想象的情境里,把自己當做游戲中的角色。他們喜歡模仿老師、家長和小朋友,幼兒就是在模仿中學習、成長。模仿可以成為他們學習的動力,他們并不是消極被動的臨摹,他們在模仿中同樣有創(chuàng)造,有自己情感與個性的表達。這些顯著的特點,在3-4歲的幼兒身上十分突出。
二、 小班幼兒繪畫活動的特點
小班幼兒大都在3-4歲,年齡較小,小手肌肉尚未成熟,手臂動作很難控制,且繪畫的目的性不強,技能不完善,還停留在涂鴉階段。因此,他們的繪畫內容多是一些亂線、亂點或亂色塊,雖然仍不能畫出具體的形象,但已經(jīng)逐步意識到這些所涂鴉的作品與實物或經(jīng)驗之間的聯(lián)系,隨著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幼兒還喜歡邊畫邊說自己畫的東西i,常常只是一些象征符號或簡單線條、圖形,有時還會為自己所畫的作品命名??偟膩碚f,涂鴉活動是一種積極的學習活動,對于小班的幼兒來說,讓幼兒自主并感受到繪畫是一種輕松、好玩的游戲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三、 小班繪畫活動指導中出現(xiàn)的誤區(qū)
長期以來,我們的美術活動基本就是按照講解—模仿操作—教師評價這三個步驟來組織的,在傳統(tǒng)教學活動的模式下,可以看出,我們的指導中存在的誤區(qū)。
誤區(qū)一:不允許“犯錯”,其實所謂的“錯誤”是教師認為有兒的所畫的與自己的設想有所差距,看不懂、不理解。教師在指導的過程中,就會對其批評、指責與指正,使其喪失對繪畫活動的興趣,失去信心《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幼兒對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們表達自己認識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別于成人。”當出現(xiàn)這些“錯誤”時,我們是否先要反思,看不懂、不理解,意味著什么?
誤區(qū)二:重視技能的傳授,忽視對美的感受與表現(xiàn)。創(chuàng)造性與獨創(chuàng)性是幼兒美術活動的特點。幼兒天生喜歡涂涂畫畫從會拿筆開始就會畫他想要畫的任何東西。當我們發(fā)現(xiàn),被教了“技能”后的幼兒,反而更不能大膽表現(xiàn),畫畫時,異常小心,生怕和老師畫的不一樣,經(jīng)常說:“我這個不會畫”“我那個不會畫”,或者畫出的作品“千篇一律”,毫無個性與創(chuàng)造性可言。對于小班幼兒而言,作為老師,我們應該為幼兒提供多元化的藝術欣賞作品,尊重幼兒自發(fā)的表達與表現(xiàn),對幼兒的自由涂畫給予認同;提供時間以及多種材料,創(chuàng)設讓幼兒有自我表達與表現(xiàn)的機會和條件;尊重幼兒獨特的審美感受,不將成人的審美標準強加給幼兒。
誤區(qū)三:作品完成后,沒有體驗到成就感。有人曾說:“孩子的繪畫作品中,即使是一根非常簡單的線條,也表達了他們的情緒和情感?!比欢“嘤變旱睦L畫水平有限,他們往往只用一些簡單的符號和圖形組合象征性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成人常常難以讀懂他們作品所表達的內涵。所以在小班幼兒繪畫活動的結束環(huán)節(jié)老師可采取“退位”的方式,將作品評價交由幼兒自己來完成,接著老師再肯定幼兒作品的優(yōu)點,用表達自己感受的方式引導、提高。從而讓幼兒從內心體驗到成就感。
四、 如何實施小班趣味游戲繪畫策略
1.活動內容游戲化,激發(fā)幼兒參與繪畫活動的興趣
小班幼兒年齡較小,注意力很難集中,教師常常需要用各種情景、游戲以及玩具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在《漂亮的衣服》這一手指點畫活動中,老師設置情境,小兔子要參加舞會,可是小兔子的衣服多是白色的,請小朋友們幫小兔子裝飾漂亮的衣服。通過“參加舞會”這一情景將幼兒帶進故事的世界里,很快吸引幼兒;“請小朋友幫忙”又能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因此,游戲化的情景能吸引幼兒的注意,激發(fā)幼兒參與繪畫活動的興趣。
2.活動材料游戲化,為幼兒創(chuàng)設寬松愉悅的氛圍
小班幼兒剛入園,對于繪畫活動很陌生,辨別方位的能力很差,手眼不協(xié)調,握筆困難控制筆更難,如果立刻要求他們畫出什么圖形,只會增加幼兒緊張情緒,因此教師在準備游戲材料的時候要充分考慮這一因素。只有為幼兒提供豐富、事宜他們年齡段的材料,才能使幼兒對繪畫活動產(chǎn)生興趣,主動參與到活動中,體驗到活動的樂趣。在《漂亮的手帕》這一印畫活動中,教師為幼兒提供了多樣的游戲材料,有各種不同形狀的積木、插塑玩具;各內切半的蔬菜、水果等,通過提供的豐富有趣的操作材料,鼓勵幼兒在動手印畫的過程中,大膽想象,每位幼兒都能在寬松愉悅的氛圍里,完成自己的作品,并輕松的體驗到成功,以此培養(yǎng)其自信心。
3.活動語言游戲化,鼓勵肯定幼兒提高繪畫信心
小班幼兒一直觀形象思維為主,因此,在活動中,不可能像中、大班幼兒一樣先想好再畫,有時甚至畫了幾筆就不愿意動手了,這時,教師就可以用游戲化的語言來指導、鼓勵幼兒。在《獅子爸爸做發(fā)型》這一添畫活動中,有些幼兒,畫了幾條直線就不畫了,開始在旁邊亂涂,老師輕輕走過去,對他說:“寶貝,你的獅子爸爸做好發(fā)型了嗎?舞會就要開始咯!獅子爸爸要帥帥的去參加舞會的!”說完,他就馬上把注意力轉移到發(fā)型上了。
在指導小班幼兒繪畫時,教師要注意傾聽幼兒的想法,及時給予作品的肯定讓幼兒對畫畫充滿自信。從而,更主動的參與到繪畫活動中!
幼兒繪畫教育不僅僅是美感教育,更是情感教育、創(chuàng)造教育與性格教育的整合體,教師應結合幼兒繪畫學習的特點,隨時觀察幼兒的情緒,傾聽他們的心聲,對積極思考、大膽想象的幼兒及時予以鼓勵,啟迪幼兒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吸收當前幼兒教育中“以人為本,終身教育”的先進理論,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教學,引導幼兒走向美的世界,為幼兒園實施素質教育,為幼兒一生的發(fā)展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