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
聽說晚上有位香港袁氏少兒合唱團的音樂老師來我們班指導(dǎo),我決定去看一下,我在教室最后一排坐下。
本以為搞藝術(shù)的人,一定有不凡長相和出眾裝扮。結(jié)果一看,那位老師便是中午與我同桌用餐的婦女。她并沒什么特別,上身著黃色沖鋒衣,腳踏深灰色旅游鞋。
“來!我們先磨合一下!鋼琴伴奏,音階1234567i,i7654321……”
我注視著她。注視著她那雙打節(jié)拍的手,注視著她的口,廣東普通話緩緩從那口中流出。
“女高音,將聲音打開!啊…….”她一邊示范,一邊校正每一位口型。
“不要害羞,要充滿熱情,臉上溢滿笑容,這笑容是從心里出來,不是機械的,更不是職業(yè)的?!?/p>
“面帶笑容,所有人要面帶笑容。再來!要笑!笑是打開口腔與頭腔共鳴?!?/p>
“注意注意,男中音不要搶主旋律?!?/p>
她今天教一首《愿愛與你同在》。她說,我們要把美好的祝福送給每位觀眾,這聲音要宛若天使傳來。
“喉嚨要提起來,放松點。男低音聲音太?。臐u小到漸強,不要拼命拉上去,要連起來。再來一遍?!彼氖謨?yōu)雅地指揮著,充滿魔力?!昂?,好,這遍不錯,很美,很美。拍子一定要準(zhǔn),不要斷開。”她伸出大拇指表示贊揚。
半個世紀(jì)的人生,我第一次覺得音樂如寫作一樣,充滿著無限想象空間,是快樂源泉。我第一次感受到音樂離我并不遙遠(yuǎn)。我不再僅僅是聽聽而已,我感受到音樂和我的血液一起流淌。后來聽音樂老師說:“其實人人都能感受到音樂的美,感受到好聽,就是聽懂音樂了。從美學(xué)上說,音樂具有不確定性。就是感受到的美即喜怒哀樂大體一致,但每個人的聯(lián)想不一樣,不像美術(shù)攝影那么具象具體。但正因為音樂的不確定性,才更具魅力。
老師的指揮是那么的獨特,舉手之間,歌聲跌宕起伏,妙不可言。培訓(xùn)班的所有人和聲,很快與她的指揮融為一體,或高亢或低吟或轉(zhuǎn)折或休止。一會兒,音樂如海浪一樣,一波一波溫柔地靠近海灘,靠近人的心臟,一會兒,如風(fēng)的腳步輕盈滑過冰面。一雙神奇的手觸摸我的靈魂。我感覺自己在音樂里是如此平靜,又如此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