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世鳳+陳秀華
【摘要】目的:探討骨科大手術下下肢深靜脈血栓(DVT)的預防與護理體會。方法: 本次研究對象來源于我院骨科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骨科大手術患者90例,依據護理模式分組,對照組(n=45)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n=45)采用DVT針對性預防護理,比較兩組DVT發(fā)生率。結果: 對照組DVT發(fā)生率為15.6%,高于觀察組4.4%(P<0.05)。結論: 骨科大手術后行針對性預防護理可明顯減少DVT現(xiàn)象,值得推廣。
【關鍵詞】骨科大手術;下肢深靜脈血栓;預防;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7-0-02
DVT為手術常見并發(fā)癥,因深靜脈腔內血液異常凝結,將靜脈管腔阻塞后致使回流障礙的現(xiàn)象[1]。DVT形成后會誘發(fā)諸多癥狀,嚴重者導致患者猝死,因血栓脫落隨血液流動將重要生命器官栓塞,如肺栓塞或腦栓塞等,搶救難度大,致死率高。DVT形成不僅關聯(lián)于患者衰竭性疾病、年齡及血液粘稠度,還關聯(lián)于外科手術類型,如下腹部手術、骨科大手術及婦科手術等。據統(tǒng)計[2],DVT發(fā)生率為40~70%,其導致的肺栓塞發(fā)生率為4.6~19.7%。DVT主要表現(xiàn)為小腿皮膚顏色改變、低熱、肌肉壓痛、疼痛或腫脹等,嚴重者下肢出現(xiàn)淺表靜脈曲張現(xiàn)象,對日?;顒赢a生影響。為此臨床高度關注術后DVT的預防與護理。為探討骨科大手術患者DVT的預防與護理效果,現(xiàn)將患者90例納入本研究,分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來源于我院骨科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骨科大手術患者90例,依據護理模式分組,對照組(n=45)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n=45)采用下肢深靜脈血栓針對性預防護理。對照組中28例為男性,17例為女性,年齡為25~78歲,平均(43.8±7.2)歲;觀察組中26例為男性,19例為女性,年齡為27~79歲,平均(44.2±7.7)歲。兩組患者在年齡及性別上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均衡性。
1.2 一般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術前口頭宣教,術后更換體位,按摩下肢等。觀察組采用針對性預防護理,具體如下:
1.2.1 術前護理 ①圍術期對患者手術指征予以嚴格掌握,全面查體與評估,注重凝血四項檢查。若患者合并貧血給予成分血或新鮮血輸注。②避免應用會刺激血管的藥物或下肢輸液及多次穿刺同一靜脈。若穿刺部位發(fā)生炎癥反應即刻對靜脈通道予以重建,防止靜脈炎。③開展心理護理,耐心疏導與解釋手術相關情況,多鼓勵與安慰。注重講解手術優(yōu)勢,可安排患者溝通交流于術后關節(jié)功能恢復較好者,以增強手術信心。④綜合性評估本組患者情況,重點開展預防DVT宣教,使患者高度重視DVT并強化其認識,對DVT發(fā)生誘因、預防方法等予以了解,掌握常見癥狀。護士應告知患者術后盡早活動可有效預防并發(fā)癥且促進康復,對各類功能鍛煉方法、必要性及要點予以講解,使其在鍛煉中更加積極主動與配合。術前讓患者穿上長腿彈力襪。
1.2.2 術中護理 術中盡量精細、輕柔操作,對止血帶予以規(guī)范應用,避免組織損傷挫傷或擠壓血管,防止損傷靜脈內膜。適當補液,對水電解質平衡予以維持。
1.2.3 術后預防 ①肢體護理:術后注重肢體保暖,避免冷刺激導致靜脈痙攣與阻塞血流,可將患肢抬高,不可將墊枕單獨墊在小腿或腘窩,以免深靜脈回流障礙。②功能鍛煉:在術后各個階段指導功能鍛煉,如足踝部運動、等長收縮鍛煉股四頭肌、屈伸膝關節(jié)或直腿抬高及持續(xù)被動訓練等。遵循從易到難、循序漸進原則,通過主動與被動運動膝關節(jié)或足踝,將股靜脈血流速度加快,對血液瘀滯予以改善,減少誘發(fā)DVT的危險因素。③飲食指導:指導膳食營養(yǎng)平衡,低脂清爽飲食,多補充維生素,可食用新鮮蔬果,多喝水,確保大便處于通暢狀態(tài)。指導改善生活方式,調節(jié)血脂、血糖,戒酒戒煙等。戒煙可防止尼古丁刺激導致靜脈收縮后提升血液黏稠度。④用藥指導:現(xiàn)代醫(yī)學治療DVT的主要方法為抗凝療法,但對出血患者需對增加出血風險與預防DVT形成利弊予以權衡。低分子量肝素可抗因子Xa,但抗因子IIa作用較弱,且有較長的血漿半衰期與較高的生物利用度,出血傾向低且較少減少血小板,優(yōu)勢明顯,且相較于Xa因子與維生素K抑制劑、普通肝素等其安全性與有效性更高,故而是骨科大手術中預防DVT的首選藥物。護士可遵醫(yī)囑準確及時用藥,左右交替,注射后用棉球壓迫局部3min,可避免皮下出血。注射時防止進針過深與用力按壓,且不可熱敷防止擴張血管。⑤機械方法:術后繼續(xù)穿戴長腿彈力襪,直到可行走。其作用機理在于對機械性原理予以利用,加快下肢靜脈血流,避免靜脈擴張與損傷靜脈內膜。亦可應用下肢靜脈泵法,于術后當天應用,其原理在于經由充氣長筒靴壓迫小腿,加快下肢靜脈血流,進而減少DVT。
1.3 觀察指標
統(tǒng)計兩組DVT發(fā)生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軟件SPSS20.0統(tǒng)計學處理上述數(shù)據,n(%)表示計數(shù)資料,組間對比為卡方檢驗,對比以P<0.05代表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DVT發(fā)生率對比 見表1。
3.討論
骨科大手術后DVT發(fā)生率較高,其形成原因主要有3點[3-4]:①靜脈血流緩慢:術中麻醉、應用止血帶及肢體制動均會舒張周邊靜脈,減慢下肢靜脈血流后血管壁有細胞成分停滯,形成血栓;②靜脈壁受損:術中肢體長時間扭曲、被動體位及組織缺氧等損傷或撕裂股靜脈會損傷血管壁,形成血栓;③血液高凝:多為老年人,合并疾病較多,術前長期臥床致使血液高凝,加之骨科大手術自身會導致血液高凝,最終形成血栓。本組行針對性預防護理,術前積極宣教,指導功能鍛煉、穿戴長腿彈力襪,術后注射低分子肝素或使用靜脈泵,以此預防DVT,促進康復。
參考文獻
[1]劉偉峰.臨床骨科大手術下肢深靜脈血栓預防初探[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4,(14):136-137
[2]張瑞,王婧,譚婉玲等.骨科大手術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護理的研究[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5,(12):1287-1289
[3]薛烈萍.骨科手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預防及護理[J].當代護士(??瓢妫?013,(1):66-68
[4]劉素芳,張向梅.骨科大手術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預防及護理[J].世界臨床醫(yī)學,2016,10(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