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基于兩岸教材和語言本體
        ——談“差一點”和“差不多”的理解策略

        2017-08-09 01:19:03陳菘霖曹逢甫
        海外華文教育 2017年5期
        關鍵詞:語意歧義語料

        陳菘霖 曹逢甫

        (廈門大學海外教育學院,中國廈門361102,臺灣清華大學語言所,中國新竹30013)

        基于兩岸教材和語言本體
        ——談“差一點”和“差不多”的理解策略

        陳菘霖 曹逢甫

        (廈門大學海外教育學院,中國廈門361102,臺灣清華大學語言所,中國新竹30013)

        本文藉由語法、語意和語用角度三方面,討論“差一點”和“差不多”兩者的語言表達,并透過兩岸華文教材做為觀察,接續(xù)再關注語言本體??偨Y而論二者均表達說話者的期望或是企圖,呈現(xiàn)與事實相反,或與事實相同進而表示呈現(xiàn)出“惋惜”或是“僥幸”的語氣。在教學時可以從說話者本身的意圖或是期望,去解釋其中的差異。

        期望;格式塔;情境;會話理解

        一、“差一點”和“差不多”的辭典義

        “差一點”和“差不多”兩者擁有共同的語素“差”。“差”的聲調不同會造成語意表現(xiàn)差異如下《國語辭典》[1]的解釋。

        差一點[2](chàyīdiǎn)表示程度、質量較為遜色例(1)。(chāyīdiǎn)表示幾乎完成、實現(xiàn)某事例(2)。

        (1)這個月的業(yè)績比上個月差一點兒。

        (2)我們差一點兒就跑第一了。

        差不多(chābùduō)表示下列三種語意:a.相差有限、相似例(3);b.大概、大約、幾乎例(4);c.表示即將完畢、將盡例(5)。

        (3)我這叔叔的面貌身量差不多兒。

        (4)此刻也差不多是時候了。

        (5)銀子用的差不多了。

        根據(jù)《辭典》的解釋“差一點”讀做chà時,表示情況的“落差”,當讀做chā時,表示事態(tài)與現(xiàn)實情況接近,但尚未達到。“差不多”雖然只標示chā的讀音,但是就實際的口語使用,也可以念做chà,但卻不表示“落差”。上述臺灣官方的辭典來看“差”的第一、四聲調不同,使得“差一點”具有“別義”的效果。

        底下,再參照呂叔湘(1980、2002)的解釋:差點兒(chàdiǎnér)副詞:表示某種事情幾乎實現(xiàn)而沒有實現(xiàn)。如:差點兒就見著了;差點兒就買到了。

        差不多(chàbùduō)可作形容詞和副詞兩種。形容詞表示大多數(shù),后面加“的”修飾名詞。如:差不多的農(nóng)活兒他都會;差不多的人都知道這件事?!安畈欢唷碑敻痹~:表示相差很少、接近。如:火車差不多要開了;我們差不多高。

        《辭典》、《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3]對“差一點”和“差不多”的解釋來看,在《八百詞》中“差”的讀音一致都讀做四聲chà,“差一點”和“差不多”共同可以表示與現(xiàn)實情況接近,但是沒有達到目標。而《辭典》四聲chà“差”則是多出了表“遜色”的用法。從上面來看兩岸的語意解釋、讀音,都有些微的差異。

        對于從事華語教學來說,兩個詞匯的辨識需要花較多時間,讓學生了解使用時的差異,以及所具有的語法特點。關于“差”因為聲調讀音不同,造成的多意現(xiàn)象,并不列入本文的論述范圍。底下,呈現(xiàn)部分兩岸華語教材對“差一點”和“差不多”的解釋。

        二、兩岸華語教材對“差一點”和“差不多”的解釋。

        《遠東生活華語》[4]《遠華》對于“差不多”詞條的解釋為:差不多(chàbùduō)adv:Almost;nearly.并解釋“差不多”的語法功能為:“差不多”indicates very close or that the difference is very small.It is usually placed before a Nu-M.亦即表示情況或是差異非常接近,并且可以出現(xiàn)在數(shù)量值前。如例(6)(7)。

        (6)現(xiàn)在九月,我三月來的,所以我差不多來半年了。

        (7)我們的團沒有那么大,差不多十八個人。

        “差一點”詞條的解釋如下:差一點chàyīdiǎn adv:nearly;On the verge of,其語法功能為:Indicates that something has almost occurred but it did not.It is followed by a definite or indefinite verb phrase.亦即事件幾乎將要發(fā)生,但是事實上并非如此,并且“差一點”作為修飾定指或不定指的動詞短語,如例(8)(9)。

        (8)這封信十九公克,差一點就超重了。

        (9)喔,我差一點忘了。

        接下來觀察大陸對外漢語教材《對外漢語常用詞語例釋》[5]《例釋》從語意以及使用上來解釋“差一點”和“差不多”兩個詞條。就意義上來說“差一點”和“差不多”都可以表示距離某種情況、程度差距很小。例(10)表示距離晚的時間很近,例(11)陳述離背下來的程度很近。

        (10)差一點晚了。

        (11)我差不多背下來了。

        “差不多”主要是客觀的描述“差一點”則有主觀的傾向。如下例對比。

        (12)天差不多黑下來了。(客觀)

        (13)我差點把事情說出來。(主觀)

        例(12)表示對天黑的客觀描述;例(13)則是根據(jù)當時的情勢判斷,說話者(我)很有可能會說出來,但結果沒說出來所以說話時帶有慶幸的意味。以用法上而論:“差不多”用于正面的表示距離、數(shù)量,因此一般不用否定形式,如:*火車差不多沒進站(火車差不多進站了)。而“差一點”有肯定和否定形式。

        (14)球票我差一點就買到了。(沒買到)

        (15)球票我差一點沒買到。(買到了或沒買到)

        另外據(jù)《外國人學漢語難點釋疑》“差不多”和“差一點”兩者不能互換。如下:

        錯誤:這件事情我差不多就給搞砸了。

        正確:這件事情我差一點就給搞砸了。

        綜合來說《遠華》主要從句式的結構中,解釋“差不多+Nu-M”,和“差一點+V/VP”,而《例釋》則指出“差不多”一般用于客觀的敘述和說明,“差一點”伴有說話者的主觀心理傾向,不是完全的對于客觀事實的陳述和說明,帶有“慶幸”、“遺憾”或“惋惜”的隱涵?!哆h華》和《例釋》主要是從語意來討論,大抵來說“差不多”用于客觀的敘述和說明,“差一點”則帶有說話者的主觀想法。但是所謂的“主觀想法”是如何產(chǎn)生的?這是需要進一步交代清楚的論題。

        三、文獻討論

        王還(1990)和沈家煊(1999)分別提出了“差不多”和“差一點”的語法意義。王還(1990)認為“差不多”用于客觀敘述,表示接近于某種狀況。用“差一點”時,說話人則是強調事態(tài)相當接近發(fā)生但并未發(fā)生,或看起來不會發(fā)生的事,最后終于發(fā)生,往往帶有僥幸或惋惜的心情。如下例:

        (16)杯子差點兒打破了。

        (17)路滑極了,我好幾次差點兒跌倒。

        (18)他差點兒沒趕上火車,剛上車,車就開了。

        (19)票差點兒就買到了,眼看一個人把最后兩張票買走了。

        例(16)的意思是“杯子”接近于打破,但實際并沒有打破,例(17)是“我”好幾次眼看著要跌倒但最終一次也沒有跌倒。例(18)是“他”接近于沒趕上火車,最終還是趕上了火車。例(19)是“票”接近于買到,由于前面一個人把最后兩張票買走了,說話人最后沒有買到票。

        王還(1990)的論述讓我們對“差不多”、“差一點”兩者具有初步的解釋,但是就兩者在使用時的區(qū)別,以及語法特征,仍然未能解釋得很清楚。

        沈家煊(1999)運用“衍推”(entailment)【句子固有的意義】、“隱涵”(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預設”(presupposition)三個概念來說明“差不多”、“差一點”的差別,并指出二者的對立在本質上是肯定和否定的對立。例如:

        (20)蘋果差不多全爛了。

        (21)蘋果差一點全爛了。

        具體來說“差不多P”和“差一點P”都包含兩個成分,一個是“接近P”,一個是“沒P”。對于“差不多”來說,“接近P”是它的衍推義,“非P”是它的隱涵義,如例(20)接近全爛而又沒有全爛。換句話說,“接近全爛”是根據(jù)它的語意一定可以推而得知的,而“沒有全爛”則是要在特殊的會話語境中才能推得的意義。對前者我們大致上可以接受,但對后者則我們采取保留態(tài)度,因為我們看不出把這一句話放在什么語境中會使“沒有全爛”的語意消失。對于“差一點”來說,“接近P”是它的預設義,“非P”是它的衍推義,如例(21)差一點全爛,是說話者的預設,但是語意上我們可以推衍出事實上沒有全爛。

        簡單的說“差不多”和“差一點”的語意內容由“事件接近實現(xiàn)”和“最終沒有實現(xiàn)”兩部分組成,事件接近實現(xiàn)對于“差不多”是主要的,對于“差一點”是次要的;事件最終沒有實現(xiàn)對于“差一點”是主要的,對于“差不多”是次要的。

        本文認為沈家煊(1999)解釋不足之處為:衍推、隱涵、預設這三個概念的框架不容易明顯理解,也不容易區(qū)別。另外一點是未能說明為什么“差一點”的使用往往會伴隨“慶幸”或“遺憾”的隱涵義,而“差不多”則不會。

        劉宇紅、謝亞軍(2007)主要從認知方面來討論“差不多”和“差一點”,他們認為這兩者都是對量或是程度的描述,也就是對于某一參照點來說存在某分面的不足,這一參照點就是格式塔(Gestalt)[6],也就是說提供認知過程的參照。并以下圖表示:

        劉宇紅、謝亞軍(2007)主要是以說話者理想中“完形”面貌作為解釋,黑色的部分是“差不多”的范圍(亦即接近于全部),“差一點”是白色的部分(沒有全部)?!安畈欢唷焙汀安钜稽c”都是和完形有些微的落差。

        他們的說法同樣能解釋先前文獻所提到的“差不多”較常用于客觀的描述,而“差一點”則常帶有“主觀”的見解??墒菂s無法說明為什么“差一點”常有“慶幸”或“遺憾”的隱涵義而“差不多”則否。

        有鑒于上述文獻的討論不足,下節(jié)本文將從語意、語法以及說話者期望,三個角度分別討論“差不多”和“差一點”的區(qū)別。

        四、“差不多”和“差一點”的語法和語意區(qū)別

        (一)“差不多”和“差一點”的語法特點

        根據(jù)“平衡語料庫”的檢索“差一點”一共出現(xiàn)23筆,“差不多”共出現(xiàn)283筆。就兩者的使用數(shù)量來說“差不多”遠多于“差一點”,從語法分布來看兩者也有不一樣的特點?!安钜稽c”在句中可作狀語修飾動詞如下例。

        (22)這個有夠奢侈又無用的工程,居然只差一點被執(zhí)行了

        (23)加加林的宇宙飛船,當年差一點回不來。

        (24)最后還差一點就當選高雄區(qū)的立法委員!

        (25)親愛的,對不起,差一點忘了,今天是你的生日。

        (26)泳渡深潭時不慎卷入旋渦差一點溺死

        上述五筆語料來看,“差一點”修飾動詞,表示動作未完成或是未達到目標的狀態(tài)。陳立民(2002)指出,所謂“實現(xiàn)”是指一個事件由潛在狀態(tài)轉化為現(xiàn)實狀態(tài),與此相反,則是事件沒有由潛在狀態(tài)轉化為現(xiàn)實狀態(tài)。當一個事件處于潛在狀態(tài)時我們就把它叫做潛在事件,當一個事件處于現(xiàn)實狀態(tài)時我們就把它叫做現(xiàn)實事件。

        據(jù)上述而論,例(22)是指“執(zhí)行”的動作,差一點就達到了,也就是有一個潛在的事件壯態(tài)存在,例(23)-(26)也具有同樣的現(xiàn)象。簡單的說,“差一點”后面所帶的動詞組所表示的是一種潛在的動作行為或是狀態(tài),也就是沒有達到實現(xiàn)的事件。

        除此,在語料庫中有另外有四筆“差一點”的否定形式“差一點沒”如下:

        (27)只差一點沒和那漂亮女人做成一回好事,他強壓欲火……

        (28)切菜時,差一點沒把手指頭當菜切了。

        (29)這次她有點失望,差一點沒到九十分,可惜多錯了一題。

        (30)雖然差一點而沒挑戰(zhàn)成功,但是瑞士人進步而圓熟的思考模式

        例(27)從整個上下文來看,“差一點沒”,“沒”實際上是指“那回好事”沒有實現(xiàn),因為后一分句可以看到“他強壓欲火”。

        例(28)“沒”所否定的是“把手指頭當菜切了”這件事情,因此實際上也并沒有切到手指。(29)同樣的“沒”是對“到九十分”的否定,實際上就是差一點到九十分。(30)“沒”也是否定“挑戰(zhàn)成功”這件事情現(xiàn)實情況也就是沒有成功。

        從上述的語料歸結“差一點”修飾動詞,所表示的是潛在動作或狀態(tài)的進行,但未達到事件的實現(xiàn),而“差一點沒+事件”,“沒”所否定的是“事件”本身。

        接著我們再討論“差不多”的語法特點。“差不多”可以修飾謂語動詞,例(31)-(35)。

        (31)火車差不多到了。

        (32)我差不多等了兩個小時。

        (33)是啊,差不多都認識了,住在這里很好。

        (34)兒童奴隸差不多就可消除了。

        (35)這差不多是大家都能滿意的結果了。

        上面五例當中,“差不多”都是對后面的動詞組,做動作或狀態(tài)的推測。但是這樣的推測,和實際的狀況又不一樣,亦即陳立民(2002)提出的,這應賅是一種潛在的行為動作。例(31)“差不多到了”,是指“火車到了”還正在發(fā)生當中,火車沒有真正“到了”。例(32)同樣也是指“等”這個動作和狀態(tài)仍然在持續(xù)發(fā)生。例(33)則是“認識”這個狀況還在進行,并未達到全部認識的情況,其馀兩例亦然。另外,“差不多”也可以修飾形容詞,如下例所示:

        (36)兩個人差不多一樣重。

        (37)差不多高我一個頭。

        (38)我的帽子當然在一夜之間變得跟飛機差不多大。

        (39)張三現(xiàn)在也與李四差不多爛,成為地方各自為政。

        上述四例當中,“差不多”主要是修飾形容詞“重”、“高”、“大”、“爛”,“差不多”扮演的是呈現(xiàn)這些形容詞的比較程度。

        就上述語料觀察,“差不多”可以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前作狀語,限定動作狀態(tài)的描狀功能。除了修飾動詞和形容詞,“差不多”也可以修飾“動量”詞。

        (40)走了差不多15公里。

        (41)差不多一半的人學過英文。

        (42)后來給他差不多吃了兩年多。

        (43)我們都是差不多二三十年沒到過中國。

        “差不多+Nu-N”的形式,主要是對“動量”的評估。如例(40)“差不多”是估量動詞“走”的動量有十五哩路。例(41)也是由“差不多”估量“學英文”有一半的人數(shù)。例(42)是“差不多”對“吃”估量時間的長短,例(43)是估量“沒到中國”的時間。

        相較于“差一點”和“差不多”來說,在“差一點”的形式中,存有“差一點沒”的否定形式,如例(27)-(30)。但是“差不多”卻沒有“差不多沒”的否定形式,這是兩者在語法上的互補現(xiàn)象。

        (二)“差不多”和“差一點”的語意特點以及事件實現(xiàn)性

        除了從語法特點比較“差一點”和“差不多”之外,就語料觀察可歸結出“差不多”和“差一點”在時間、數(shù)量、程度三個方面的語意差別。如下三點:

        (44)我每天差不多六點鐘起來。

        (45)差不多中午的時候,才到了名聞遐邇的名潭。

        (46)我們花了差不多三年的時間才研究完成。

        上述這三例當中“差不多”都是表示約略計數(shù)的意思,“差不多六點鐘”亦即表示在“六點鐘左右”,“差不多中午”表示約略中午的時刻,“差不多”主要用于約略計數(shù)的功能。但是,如果替換為“差一點”這些例子似乎就有不同的語意表達甚至較不被接受,如下例:

        (47)我差一點六點鐘起來。

        (48)差一點中午的時候。

        (49)差一點三年時間。

        此外“差不多”和數(shù)量值相結合時,表示接近理想的數(shù)量,但實際數(shù)量上卻沒有如下例而“差一點”則沒有這種用法。

        (50)得谷一合一月三升一年就三斗六升了,積了差不多的數(shù)目,就拿去換棉花。

        (51)差不多個個都在批判會上登臺自我檢查。

        (52)美國有十分之一的養(yǎng)殖貂,差不多四十五萬只,被天氣活活熱死。

        (53)在泰國,隆乳費用差不多是三萬五千元泰幣。

        “差不多”表示兩個以上的性質程度非常接近,如下例都是兩者的比較用法,而“差一點”沒有這種用例。

        (54)有兩個人工作能力差不多,每天賺的錢都一樣。

        (55)好與歹是差不多的。

        (56)中國的天氣跟美國的差不多一樣。

        (57)我們兩個年紀差不多,你看起來比我年輕這么多。

        上述我們討論了“差不多””差一點”的語意語法特點,接著我們將討論,這兩者的事件實現(xiàn)性。首先看下面語料:

        (58)我差一點就可以回家了。事情都沒做完。

        (59)美國和大陸,在98年期間差一點就擦槍走火。

        (60)差一點,我也成了“萬人坑”中的一具白骨。

        (61)就差一點,可到家了,請勿隨地吐痰。

        (62)就差一點……就要像大猴那樣崩潰的大哭了。

        上述這些例句,不論說話者是否有意圖性,都是表示距離目標或是期望,有著一段落差,而這落差只有單向趨近于實現(xiàn)的狀況。如下圖表示:

        和“差一點”相接近的“差不多”則有兩種情形,一是對時間、數(shù)量、程度的估量計算,表示約略上下的概念,如下面語料所示:

        (63)乞討女孩月入三四千自稱和公務員差不多很得意。

        (64)短短三四日就已經(jīng)有成差不多四萬人次觀看的好片。

        (65)辦個男女比例差不多的露營,烤肉,體驗潛水的活動。

        (66)牛奶羊奶營養(yǎng)差不多。

        (67)師大到政大差不多30分鐘。

        這些估量計算,都是上下左右的數(shù)量,因此具有雙向特征如下圖所示。

        另外,“差不多”也可以表示,即將或是將要實現(xiàn)的狀況。如下面語料所示:

        (68)差不多可以交屋了。

        (69)到了30歲差不多可以結婚了吧。(70)差不多可以當爸爸了,費曼哥。

        (71)差不多完成了搬遷大計。

        (72)My Girl~~差不多要大結局啰。

        上述都是表示,接近實際情況,但是還是仍然有距離,所側重的是,已經(jīng)潛在的動作或是狀況,如下圖以虛線表示的部分。

        綜合來說“差不多”和“差一點”的語意來看,兩者呈現(xiàn)互補的情形,并不可以相互替換或是改用。

        (三)“差不多”“差一點”在事件真實成立的解讀上的差別

        上面小節(jié)當中,我們曾引述沈家煊(1999)說“差不多”和”差一點”的語意內容由“事件接近實現(xiàn)”和“最終沒有實現(xiàn)”兩部分組成,事件接近實現(xiàn)對于“差不多”是主要的,對于“差一點”是次要的;事件最終沒有實現(xiàn)對于“差一點”是主要的,對于“差不多”是次要的。

        依據(jù)這樣的看法來說,“差不多”所描述的主要是“接近現(xiàn)實但未到現(xiàn)實”,“差一點”描述的主要是“事件的未完成”,這兩者都牽涉到“事件成立的可能性”。我們先以下例中“差不多”作為討論對象。

        (73)把他驚醒,他差不多累垮了。

        (74)金融司改制為金融署,后經(jīng)許多阻礙而胎死腹中,差不多要死掉時,我們又救起來。

        (75)是啊,差不多都認識了,住在這里很好,白天跟晚上都很安靜。

        (76)沒有戴安全帽的,大多都有生命危險,若被救活也差不多都殘廢了。

        例(73)-(76)中“差不多累垮”、“差不多要死掉”、“差不多都認識”、“差不多都殘廢”,實際上都還沒有達到事件的已然現(xiàn)象,也就是沒有達到目標。另外,從這些句子來說,“差不多”比較傾向于說話者對于過去事件的評估,不論是否具有客觀或是主觀性,都是說話者對于過去事件情況的觀點,但是這些觀點當中,并沒有所謂的“惋惜”、“僥幸”的訊息。

        相反的“差一點”和“差一點+(沒)”,在語意上能夠突顯出“說話者”的意圖性。我們先看看前人如何討論,“差一點”的肯定和否定形式。朱德熙(1959)指出漢語句式中的不平行性如下例:

        (77)(a)差一點及格了(沒及格)≠(b)差一點沒及格(及格了)[7]

        (78)(a)差一點修好了(沒修好)≠(b)差一點沒修好(修好了)

        (79)(a)差一點趕上了(沒趕上)≠(b)差一點沒趕上(趕上了)

        (80)(a)差一點死了(沒死)=(b)差一點沒死了(沒死)

        (81)(a)差一點輸了(沒輸)=(b)差一點沒輸了(沒輸)

        (82)(a)差一點摔一跤(沒摔)=(b)差一點沒摔一跤(沒摔)

        朱德熙(1980)認為這種不平行性句式使用時有兩種制約:一是說話人期望發(fā)生的事情,肯定形式表否定意義,否定形式表肯定意義;二是說話人不期望發(fā)生的事情,不論是肯定形式或是否定形式,其意涵都是否定的。他并把該句式分為下列四種類型:

        肯定形式 否定形式期 望 差一點買著了=?jīng)]買著 差一點沒買著=買著了不期望 差一點打破了=?jīng)]打破 差一點沒打破=?jīng)]打破

        就朱德熙(1959、1980)的觀點而論,這種所謂不平行性的句式,基本上來自于說話者本身的觀點,亦即客觀事件的主觀性(subjective)報導。如:“差一點及格了”可以有兩種的解釋,端需仰賴說話者情境(situation)理解。

        “及格”這個事件,不帶有任何說話者的主觀價值。但是,依據(jù)不同的情況、情境,說話者對于客觀事件會有主觀性的陳述。也就是說這種說話者主觀性,表達出說話者的預期(expectation)。

        “差不多”和“差一點”具有明顯的語意理解差異,亦即前者不帶有說話者的期望,而后者可以有說話者的期望或非期望性,并且形式有肯定與否定形式。

        根據(jù)上述的說法,底下再將“差一點”和“差一點沒”做更進一步討論。“差一點VP”基本上都是表示該原本預期發(fā)生的事件,但是終究結果并沒發(fā)生,如下諸句所示:

        (83)曾經(jīng)在泳渡深潭時不慎卷入旋渦差一點溺死。

        (84)卻真實地讓他以為差一點就跌入了萬丈深淵!

        (85)這場危險風暴中差一點丟了性命。

        (86)聽到了同學們的肺腑之言,我真的感動得眼淚都差一點掉下來了。

        例(83)-(86)中“差一點溺死”、“差一點就跌入了萬丈深淵”、“差一點丟了性命”、“差一點掉下來了”,就說話者本身來說,他們預期這些事情的發(fā)生,但實際上這些事件并沒有。

        比較有趣的是在理解“差一點+沒+VP”時,說話者所帶有的預期值為何?我們重先檢視先前“差一點+沒+VP”的語料,如下例(87)-(89)。

        (87)只差一點沒和那漂亮女人做成一回好事,他強壓欲火……

        (88)地理一向很好,但這次她有點失望,差一點沒到九十分,可惜多錯了一題。

        (89)雖然差一點而沒挑戰(zhàn)成功,但是瑞士人進步而圓熟的思考模式。

        例(87)中很明顯的說話者預期“那回好事的發(fā)生”,但實際上沒有發(fā)生因為后面接的是“強壓欲火”確切的點出事件并沒發(fā)生。例(88)、(89)也都是同樣的情形,說話者都在期望“九十分”和“挑戰(zhàn)成功”,但事件都未達成。而這種“反預期”可由“可惜多錯了一題”以及轉折連詞“而”表達出來。整個來說,上述三筆“差一點沒”,都是說話者有所預期,但是實際都未達成。

        從上所述和朱德熙(1959)的看法相較,我們認為“差一點+沒+VP”基本上都有兩解,可以解釋為“預期會發(fā)生”也可以解釋為“不預期會發(fā)生”,至于哪一樣解釋是正確的端賴實際的語境及上下文來決定。

        綜合來說,“差一點沒”帶有說話者本身的期望,或非期望。這兩種情形的存合,如前所述,端賴說話者藉助情境的理解,從而對事情情況作判析。下面再看一筆自省式語料。

        (90)我差一點沒趕上火車。

        例(90)是個帶有歧義的句子。說話者帶有預期或非預期能趕上火車,但實際發(fā)生情形有兩種:趕上或沒趕上。這個歧義從(91a)與(91b)不同的上下文可以清楚看出:(91)(a)我差一點沒趕上火車。我一上車,車子就開了。

        (b)我雖然開快車超速趕到車站,但終究還是差一點沒趕上那班車。(91a)的情境中說話者以為會趕不上火車,但卻讓他趕上了在這種情形下很有可能產(chǎn)生一種“慶幸”或“僥幸”的心理。相反地在(91b)的情形,說話者“我”原本預期會趕上車,但結果卻沒有,因此就會產(chǎn)生“可惜”或“惋惜”的理解。

        “差一點VP”可以出現(xiàn)在不希望發(fā)生的事情或情況接近于發(fā)生,但事實上沒有發(fā)生,或者希望發(fā)生的事情幾乎不能實現(xiàn)而實現(xiàn)了的情境。在這兩種情況它都可能衍生有慶幸的會話隱涵。但相反地,它也適用于希望發(fā)生的事情或情況結果接近于發(fā)生而沒有發(fā)生,或者不希望發(fā)生的事情原以為幾乎不會發(fā)生而意外發(fā)生了的情境。后者的情況因此經(jīng)常會衍生遺憾或惋惜等會話隱涵。底下,我們再看兩個例子。

        (92)差一點死了(沒死)。

        (93)差一點沒死了(沒死)。

        這兩個例子根據(jù)朱德熙(1959)的說法是說話者都沒死,而一般人的理解也是如此。但這跟我們先前的解釋有點出入。根據(jù)先前的說法(92)是有歧義的,它可以理解為已死或未死,但為什么在這里會只有“沒死”的理解呢?為了了解這點不同,讓我們重新檢視朱德熙(1959)的例子(77)-(82)。首先我們發(fā)現(xiàn)(80b)與(81b)都在句尾有個表示情況已改變的語尾助詞“了”,而(82b)雖然沒有“了”卻有一個表示事件已發(fā)生的補語“一跤”,這些成分通常是不會和“沒”一起出現(xiàn)的。下面例句中的(b)句不合語法就是因為二者是不能共現(xiàn)的。

        (94)(a)差一點沒趕上火車。

        (b)*差一點沒趕上了火車。

        (95)(a)差一點跌入了萬丈深淵。

        (b)*差一點沒跌入了萬丈深淵。

        (c)差一點沒跌入萬丈深淵。

        由此看來如果朱德熙(1959)的語法判斷是正確的話(80b)與(81b)的“沒”并不是否定“死”或“輸”這個動詞,而是否定“死了”與“輸了”。換句話說亦即表示“死了”與“輸了”的事件沒發(fā)生。既然“死了”與“輸了”沒發(fā)生,那么所表達的意思就是“還沒有死”和“還沒有輸”。同理我們也可以解釋為什么(82b)可以理解成“摔一跤”這個事件接近發(fā)生但終究沒有發(fā)生。

        (四)“差一點沒”的消歧策略

        上面的幾個小節(jié)中,我們曾論述了“差一點VP”與“差一點沒+VP”的用法,兩者都帶有說話者對事情狀態(tài)的期望表現(xiàn)?!安钜稽c+VP”在理解上沒有歧義,表示說話者預期會發(fā)生的事件或狀態(tài),最后都快要發(fā)生卻沒有發(fā)生。然而,“差一點沒+VP”就不同了,它在理解上是有歧義的。就拿“差一點沒趕上火車”來說,它可以表示僥幸趕上了火車,也可以表示很可惜沒能及時趕上火車,先前我們對上下文,如何消除“差一點沒+VP”所引起的歧義現(xiàn)象已有所論述,在本節(jié)我們再就“差一點就沒+VP”中如何消除歧義再做更深入的討論。為了方便比較,我們把(90)句重復于下面,并和(96)句作比較,如下面所示:

        (90)我差一點沒趕上火車。

        (96)我差一點就沒趕上火車。

        如前所言,如果單單就“我差一點沒趕上火車”來看,那么它可能有兩種不同的理解??墒侨绻覀兿瘢?0)一樣在“沒趕上”之前加個“就”,那么例(90)句所呈現(xiàn)的歧義就可以得到消除,這是因為“就”有強調達成預期值的作用。(96)句中使用了“趕上”,因此說話者的預期值明顯的是想搭上火這班火車,加了“就”之后更能突顯預期值,因此雖然表面上使用了一個否定形式,但實際的理解還是表達了”預期發(fā)生事件”(即趕上火車)的事件成立底下,我們再看一組對照例子:

        (97)我差一點沒考上臺大。

        (98)我差一點就沒考上臺大。

        例(97)也可以有兩種理解,其一是事實上已經(jīng)考上臺大,說話者表現(xiàn)“僥幸”的心理狀態(tài),其二是事實上沒有考上臺大,原因在于距離錄取分數(shù)有些微落差。但是,例(98)里“就”的出現(xiàn)則能清楚的理解,是表示第一種解釋,以及連帶有僥幸的心理成分。因此,容易造成歧異的“差一點沒”否定形式,在教學時可以透過副詞“就”的出現(xiàn),消除理解上的歧義。

        五、余 論

        綜合上面的討論,我們將“差不多”和“差一點”,做了簡單討論,本文透過語義、語法和語用觀點,詮釋二個的對比差異,并引導出“差一點沒”的造成理解上的歧異,可透過副詞“就”或上下文的其他成分消除。

        接著我們從說話者角度討論,二者都帶有說話者的期望或是企圖,并且呈現(xiàn)與事實相反,或與事實相同,進而表示出“惋惜可惜”或是“僥幸”的語氣。另外,我們也指出“差不多”具有雙方向性的特征,主要是用于表示時間數(shù)量程度的約略計數(shù)。就整個來說,在從事華語教學時,“差不多”和”差一點”的區(qū)別,可以從說話者本身的意圖或是期望,去解釋其中的差異。

        另外,關于“差一點就沒”的理解策略,“就”在“差一點”之前或之后出現(xiàn),“就差一點(沒)”、“差一點就(沒)”是否有不同的表現(xiàn),其共同點及差異是什么,這些問題仍然需要進一步再討論,這是我們尚待處理的課題。

        注釋:

        [1]以下稱做《辭典》

        [2]本文都以漢語拼音標音。

        [3]以下稱做《八百詞》

        [4]底下稱為《遠華》;第二冊(A)第三課

        [5]底下簡稱《例釋》

        [6]“Gestalt”劉宇紅、謝亞軍(2007)翻譯為格式塔,但一般心理學上、藝術造型都譯為“完形”代表外形、造型或整體型態(tài)。

        [7]根據(jù)我們的解讀,(77),(78),(79)三組的后面句子全都有兩解,也就是說(77b)可以理解為“及格了”或“沒及格”。至于是哪一個解釋則要由上下文來決定,并不像朱德熙所說的只有一種理解。

        陳立民:《漢語的時態(tài)和時態(tài)成分》,《語言研究》,2002年第3期。

        劉宇紅、謝亞軍:《也談差不多和差點兒》,《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1期。

        盧福波編:《對外漢語常用詞語對比例釋》,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0年。

        呂叔湘:《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年。

        呂叔湘:《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

        沈家煊:《不對稱和標記論》,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王 還:《差(一)點兒和差不多》,《語言教學與研究》,1990年第1期。

        葉德明編:《遠東生活華語》(第二冊A本),臺北:遠東圖書公司出版,2001年。

        朱德熙:《漢語句法里的歧義現(xiàn)象》,《中國語文》,1980年第2期。

        朱德熙:《說差一點》,《中國語文》,1959年第9期。

        Comparative Illustration of Chinese“Chayidian(差一點)”and“Chabuduo(差不多)”Based on Cross-Strait Teaching Material And the Ontology of Language

        CHEN Sunglin&TSAO Fengfu

        (Overseas Education College,Xiamen University,Xiamen 361102 China;Tsinghua University,Xinzhu 30013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orientation”and“expectation”,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semantics of the constructions“Chabuduo(差不多)”and“Chayidian(差一點)”in Chinese.The preliminary result shows that the expectations of the two constructions are determined by speaker orientation.Moreover,the construction“Chabuduo(差不多)”allows to measure words while negation“Mei(沒)”and action verbs are grammatical in“Chayidian(差一點)”.

        expectation;gestalt;situation;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H146

        A

        2221-9056(2017)05-0632-11

        10.14095/j.cnki.oce.2017.05.007

        2016-03-01

        陳菘霖,廈門大學海外教育學院助理教授,語言學博士,研究方向為語法學、社會語言學、歷史語言學、閩方言、詞匯語意學。曾在《漢語學報》(華中師大)、《中國語文研究》(香港中文大學)、《南大語言文化學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國社會語言學》(商務印書館)、《華語文教學研究》(世界華文學會),發(fā)表數(shù)篇文章。Email:linguisticschen@xmu.edu.cn曹逢甫,臺灣清華大學語言所博士導師/教授,語言學博士,研究方向為閩客方言語法、語用學、社會語言學、漢語教學研究。曾在《語言暨語言學》、《中國語言報》(JCL)、《中國語文》、《漢語學報》、《JCLTA》等國內外刊物發(fā)表近五十篇文章。Email:fftsao@m(xù)x.nthu.edu.tw

        福建省教育廳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漢語國際化與教師跨文化交際之課程研究Z0210502。感謝《海外華文教育》匿名審稿專家給本文提出的修改意見,文中錯誤,概由本人負責。

        猜你喜歡
        語意歧義語料
        語意巧連貫,舊“貌”換新“顏”——從“八省聯(lián)考”卷探析高考語意連貫題
        eUCP條款歧義剖析
        中國外匯(2019年12期)2019-10-10 07:26:58
        運用思維導圖,做好提煉語意題
        English Jokes: Homonyms
        基于語料調查的“連……都(也)……”出現(xiàn)的語義背景分析
        視覺傳達設計中的符號學語意——讀《符號學產(chǎn)品設計方法》有感
        從中日兩國宗教基本概念的語意表達看兩國對宗教的認識
        “那么大”的語義模糊與歧義分析
        華語電影作為真實語料在翻譯教學中的應用
        《苗防備覽》中的湘西語料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天堂|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电影| 色欧美与xxxxx|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熟女| 色欲麻豆国产福利精品| 综合久久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 被欺辱的高贵人妻被中出| 日韩精品有码中文字幕| 91九色中文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成人理论福利片| 男同gay毛片免费可播放| 最新国产精品亚洲二区| 91青青草免费在线视频| 日本一区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亚洲高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久热|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网站| 亚洲不卡电影| 亚洲最大的av在线观看| 国产毛片av一区二区| 午夜射精日本三级|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免费| 日韩精品欧美激情国产一区| 一区二区激情偷拍老牛视频av| 亚洲视频网站大全免费看|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激情五月天伊人久久| 天堂视频一区二区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色一情一乱一伦麻豆|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a片| 久久九九有精品国产尤物 | 美女扒开大腿让男人桶| 亚洲日韩av无码中文字幕美国| 久久国产欧美日韩高清专区| 亚洲免费毛片网| 久久综合伊人有码一区中文字幕 | 美女视频黄a视频全免费网站色 | 国产理论亚洲天堂av| 狠狠色欧美亚洲狠狠色www| 成熟丰满熟妇高潮xxxxx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