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剛
江蘇省張家港市南豐小學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是課程標準的主要目標之一,而且體育教學也具有很大的優(yōu)勢,因為體育技術是在室外進行的,而且大部分學習是群體活動,需要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合作才能實現(xiàn)。合作學習能力的形成需要教師認真設計教學活動,更重要的是學生配合教師,學生之間配合協(xié)作。那么,在體育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呢,下面以具體的例子進行分析。
一、合理分組,整體安排
在一次以跳繩為教學內容的教學中,學習的重點是“雙人車輪跳”,這項技術要求兩個人要密切的配合才能完成學習任務,我根據(jù)學生的人數(shù),每四人為一組,兩個搖繩,兩人跳,然后再輪換。練習一段時間后,我對他們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在評價中發(fā)現(xiàn),少部分優(yōu)秀生配對合作的小組,他們在這一段時間內能有效的完成學習任務,而且技術掌握很快,但是一部分學困生兩人組合的技術掌握情況不令我滿意。出現(xiàn)這種情況,我馬上意識到是分組的問題,于是,我調整分組方案,每個小組中都是由學優(yōu)生與學困生在一個小組內,而且由二個人一組變?yōu)樗膫€人為一組,而且,要求以優(yōu)帶弱,相互合作學習。后來發(fā)現(xiàn),這種合作方式更具有較高的學習效果。
所以,在進行合作學習的分組策略也關系到學生的學習效果,在分組時要做到統(tǒng)籌安排,根據(jù)教學內容確定每個小組的的人數(shù)多少為最優(yōu),還要考慮到每小組的人員搭配要合理,做到最優(yōu)組合,還要根據(jù)所用的器材的多少確定小組的個數(shù)。
二、指導學習,互評反饋
在一次水平一的立定跳遠教學中,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給學生列出了一些容易犯的錯誤與正確的方法對比表,比如,單腳起跳的錯誤對應雙腳同時起跳(運用原地練習縱跳的方法糾正);上、下肢不協(xié)調的錯誤對應蹬、擺協(xié)調(運用高矮人游戲的方法糾正)等等。有了這些內容作為指導,學生在練習時進行組內相互監(jiān)督或者組間相互評價,讓他們在評價的時候形成合作的學習的環(huán)境。
在這一內容的教學中,我先列出了合作學習的菜單,再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相互合作評價,在評價中找到了對應的糾正錯誤方法。這本身也是教師對學生學習的一種變相的指導,為學生的合作學習指明了方向,讓他們的合作更有效,更有明確的目的性。
三、分工明確,職責到位
在一節(jié)投擲壘球的課堂教學中,在小組合作學習時,我安排四個同學為一合作小組,分給了他們四人具體的任務,比如,一個學生做投擲的練習,第二個學生觀察其是否有明顯的蹬地動作,第三個學生看是否有鞭打的運用,第四個學生看他出手的角度是不是優(yōu)美。然后四個同學依次輪流。他們在這個活動中既有練習又有評價,他們的合作分工非常明確。
在體育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使得教學過程具有生機,在實際的教學中,學生的合作意識還不高,表現(xiàn)為合作意識強的學生很少,這部分學生能充分表現(xiàn)自己,并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對教師的任務認真對等,主動完成小組分給的任務,但是大部分學生覺得沒有必要那樣認真,要么不作為,要么不積極,無論是自己會的或者不會的都不發(fā)表意見,也不主動地幫助別人,沒有合作的意愿,充當了合作學習的看客。所以,教師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時,要根據(jù)教學內容,根據(jù)學生的能力安排他力所能及的任務,并要求他積極地與其他成員合作,發(fā)揮自己的能量。當然在合作的一定程度時,小組成員的水平有所提高,他們可以互換角色,嘗試完成別人的任務,這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另一種能力。
四、根據(jù)差異,目標各異
在一次的后滾翻的學習時,為了讓學生順利地進行合作學習,我運用了掛圖,讓學生邊觀察掛圖邊進行合作學習。而且給他們提出了學習目標為:在同伴的保護與幫助下完成后滾翻動作。教師在巡回指導時發(fā)現(xiàn),有的小組根本不能完成教師制定的教學目標,有些小組所有成員站在那里一動也不動,顯然他們已經(jīng)放棄了學習。我還發(fā)現(xiàn),有些小組在合作練習時,所有成員不需要保護與幫助,合作與幫助也已經(jīng)失去了意義,也就是說根本就沒有合作學習的必要。
在體育小組合作學習中,個人的目標與小組的目標、本課的目標是緊密聯(lián)系的,三者都不可獨立,過高的目標與過低的目標也不利于小組合作學習,要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目標的細化,讓生個學生都有目標,而且都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實現(xiàn),這樣的目標才是科學的目標,個人通過目標的達成使小組目標順利達成,從而實現(xiàn)課堂的總體教學目標。所以,在合作學習中,教師要充分分析教材,加強分層教學的意識,并實踐于教學之中,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而設定教學。
五、加強合作,以賽促學
在一次以排球墊球為內容的體育教學中,先進行自拋自墊,當學生基本掌握這個動作之后,再以兩個人為一個小組進行合作學習,進一步提高墊球的技術,在開始的時候,兩個人的配合還是很好的,比如互相評價、一個拋球一個墊球等,但是過了一會兒后,學生就顯得沒有耐心了,于是他們在隨便的墊球,一個墊球時另一個什么也不做,這就成了前面的自主墊球練習了,這明顯已經(jīng)不是合作學習了。所以,我又改變了策略,給每個學生三次機會,兩個成員之和為小組成績,看哪個小組在三次機會中墊球最多。
我們在合作教學中,教師關注的對象不能是單個的學生,而是要注重對合作小組的學習情況的教學。而本案例中,學生在墊球是只關注自己的個數(shù),而不關心同組的個數(shù),而加入比賽的方法之后,學生不光關注自己的墊球,還關注同伴的墊球,他可能會對同伴進行墊球上的指導與監(jiān)督,從團隊的利益去考慮問題,所以在合作學習上就會更加明顯。所以在組織比賽教學時,教師在分組上要注意小組的實力盡可能的均衡,比賽的方法要合理,還要告訴學生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是一個很細的教學工程,不是隨便就可以組織成的,需要教師認真鉆研教材,了解學生的學習水平與心理特點,根據(jù)綜合因素進行合作學習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