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雅萍
(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qū)羊毫街小學)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憑借具體的語言文字欣賞夾竹桃的可貴韌性和動人的花影,培養(yǎng)審美情趣。理解作者為什么愛上夾竹桃,體會作者對夾竹桃的喜愛之情。
3.品詞析句,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學習目標】
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品讀語言文字,從字里行間感受夾竹桃的韌性以及帶給作者的幻想,體味作者對夾竹桃的喜愛之情。感悟文章的表達特點。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品讀語言文字,從字里行間感受夾竹桃的韌性,體會作者對夾竹桃的喜愛之情。
【教學難點】
體會季老對夾竹桃特殊的情感,感受季老的人格魅力——夾竹桃精神。
【教學準備】收集有關季羨林先生的資料。
【教學課時】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課
導入課題: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19課,齊讀課題。
明確目標:夾竹桃不是名貴的花,也不是最美麗的花,卻是作者最值得留戀最值得回憶的花,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文中有一句話告訴了我們??焖贋g覽課文,找到句子。(這樣的韌性,又能這樣引起我許多的幻想,我愛上了夾竹桃)夾竹桃有怎樣的韌性,又引起我怎樣的幻想呢?
效果預期:今天,我們繼續(xù)走進季羨林,走進他筆下的夾竹桃。
【設計意圖:通過一個巧妙的問題,訓練學生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能力,引導學生把一篇文章讀成一句話。老師的質疑不僅提示了本課的主要學習任務,明確了學習目標,同時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欲望,自然而然導入新課。】
二、民主導學
任務一:感悟夾竹桃的韌性美,體會表達方法
學習策略:默讀3~4自然段,思考
1.從哪些語句中感受到夾竹桃的韌性?畫下來,批注自己的感受。
2.想想這段話在表達上有什么特點?
自主學習:學生默讀、思考、批注感受和體會。
展示交流:
(1)“然而,在一墻之隔的大門內,夾竹桃卻在那里悄悄地一聲不響,一朵花敗了,又開出一朵,一嘟?;S了,又長出一嘟嚕?!?/p>
從“一聲不響”體會到夾竹桃的默默無聞。
從兩個“又”字中感受到夾竹桃旺盛的生命力,指名有感情地朗讀。
它在默默中透著堅韌。一句樸實無華的句子,經過我們品味,感悟到了夾竹桃的精神,這就是品味的魅力,讓我們一起讀好這個句子。指名讀,齊讀。
(2)“在和煦的春風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別茂盛的時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別衰敗的時候,無日不迎風吐艷?!?/p>
“無日不迎風吐艷”是什么意思?認識雙重否定句。引導學生感受夾竹桃頑強的生命力。領悟雙重否定表肯定,起強調作用。
(3)“從春天一直到秋天,從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無不奉陪?!?/p>
體會夾竹桃花期之長。理解“無不奉陪”。
①夾竹桃分別陪伴過哪些花?讓我們一起到季老的百花園中去看看。
②出示第三自然段,將三季花開的句子和描寫夾竹桃的句子分別進行對比朗讀。
說說你讀了之后的感受。
一年三季,夾竹桃見證了百花的繁華,目睹了百花的凋零。這份堅持,這種默默無聞,用文中的一個詞概括,就是韌性。
③本文主要寫夾竹桃,第三自然段是不是走題了?
學生交流,理解三自然段對比襯托夾竹桃韌性的作用。
師:(音樂響起)一年三季,花開花落。然而有這樣一種花,在默默中堅持,在默默中吐艷。指名配樂朗讀第四自然段。
過渡:此時此刻,大家一定愛上了這充滿韌性的夾竹桃。但是夾竹桃的妙處還不止于此呢。
【設計意圖:一堂好的語文課應該有“三味”——語文味、生本味、審美味。語文應該姓“語”,應該有濃濃的“語文”味。課標對第三學段閱讀教學的目標中要求,要初步領悟文章的基本表達方法。教師不但要引導學生理解文本內容,知道寫了什么,還要更多地關注語言表達形式,知道怎么寫,為什么這樣寫。因此,教學中我特別提示學生在言語內容和表達方式上發(fā)現和感受夾竹桃的韌性美,學生的語文學習活動有序、有情、有效?!?/p>
任務二:感悟夾竹桃的花影美
學習策略1:月光下的夾竹桃引起作者哪些幻想?自由讀第五自然段,畫下來。有感情地朗讀相關語句。
自主學習:朗讀勾畫
展示交流:
1.小組朗讀,體會表達方法。
2.男女生分別讀動態(tài)和靜態(tài)描寫的句子。
這是多么有趣的想象呀,作者把我們帶進了一個美妙的境界中。
學習策略2:在你的眼中,月光下的夾竹桃還像什么呢?
拿起筆,仿照文中的句子放飛想象,你一定是最棒的。
我幻想它是________,它居然就是________。
我幻想它是________,我眼前就真的________。
我幻想它是________,我就真看到________。
指名朗讀寫好的句子。適時評價。
由花及人,感悟季羨林高尚的人品。
(1)為什么在眾花中,夾竹桃是他最留戀、最值得回憶的花呢?
(2)請同學們上網查閱季羨林老先生的相關資料,結合文中的夾竹桃,你讀懂了什么?
(3)是啊,季老先生的一生是大起大落的一生,正是有了夾竹桃般的韌性,才支撐他一步步走向成功,從這平凡的夾竹桃身上,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借夾竹桃道出了自己的情懷。這種寫法叫做借物詠懷。
今后我們在讀名家名篇時,不妨先了解一下作者的生平和寫作背景,這樣對文章的理解會更深刻。
【設計意圖:出示季老生平的一段簡介,深化了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和作者表達方法的體悟。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掌握了知人讀文的閱讀方法,透過文字讀出了文字背后的東西,從而正確、全面地把握文章情感?!?/p>
三、推薦閱讀季羨林的書籍
讓我們記住充滿韌性的夾竹桃,更記住季羨林老先生,讓他成為我們最值得留戀、最值得回憶的人。推薦閱讀季羨林的書籍:《懷念母親》《季羨林散文》等。
附板書設計(如圖):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