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琴
摘 要:語文教學工作所傳播的不僅是一個國家的文化發(fā)展,不僅傳承一個國家、民族等各種文化習俗,還對文化自身的延續(xù)和創(chuàng)新有著更高的要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語文教學對人的思想行為進行正確的引導,可以改變人的思想、培養(yǎng)個人素質、提高個人學習生活的能力等,這些都影響著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而小學語文正是對一個人進行啟蒙教育最為關鍵的階段。只有小學語文教學工作正常穩(wěn)定推進,才能為國家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社會人才,推動人類社會穩(wěn)定發(fā)展,為教育事業(yè)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挑戰(zhàn);應對策略;情境模式
在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fā)展中,我們的國家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所有的事物都在向著美好的方向發(fā)展。我們的教育事業(yè)也在持續(xù)改革,而新的改革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所取得的顯著成績,與此同時也潛在著新的挑戰(zhàn),不斷滋生著新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面臨的問題
1.教學內容脫離生活實際
很多課堂教學設置沒有考慮到小學生的個人實際,他們個人生活能力不足,生活經(jīng)驗和成長環(huán)境都大不相同,因此個人的接受能力也不相同,脫離生活實際,追求的感知體驗,是學生還不能達到的。
2.過度強調情感
新的課程理念和教學改革要學生豐富自己的情感,將自己的理解與自己的情感加以融合記憶,深入理解,深刻體會語文所帶給我們的不一樣的空間,摒棄復讀機式的教學,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從過去的傳統(tǒng)式的教學跳躍到人文教育的藝術性,教師過于注重情感教育而忽略課堂教學的目的。導致很多學生并沒有掌握相關的知識,很多字詞都不會,還有的學生情感過度融入,并沒有實際領會其表述的感情,所以如何使教育在本質目的與情感的人文教育中取一個平衡點,這就是當下小學語文教學所面臨的挑戰(zhàn)。
3.過度強調學生占據(jù)主導地位
當下語文教學理念太過提倡學生的主導性,強調要更多地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學習,要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心理發(fā)展來做教育。導致教師淡化教學的積極性,學生在求知過程中思想發(fā)生偏軌和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認知體驗時,教師不能及時指出并做出引導。所以如何避免和減少教學過程中這種問題的發(fā)生,也是當下教育的重任。
4.過于注重探討合作交流學習
必要的課堂相互交流學習是增進學生間的感情、共同進步的一個方式,但過多的這種方式就會造成學生只依賴別人所給出的答案,而很少做到真正、獨立地思考問題,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沒有得到提升,并沒有收獲到學習的快樂。
二、優(yōu)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具體策略
1.結合生活實際去教學
其實我們學到的很多東西都是古人根據(jù)他們的生活所總結出來的規(guī)律,小學階段的學生初識這個社會,認識新事物、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遠不如成年人,他們的精神集中力和生活經(jīng)驗都是有限的。所以教師在傳授知識的時候要考慮到他們對生活實際的能力。
2.教學目的與個人情感相輔相成
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仍然以教學目的為主,同時注重學生的情感培養(yǎng),必須在保證學生掌握語言文字知識等相關課本知識的基礎上,再進行情感的升華,進而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提高。
3.注重老師的課堂引導
在學習過程中,我們提倡學生的創(chuàng)新,鼓勵他們的新思維,不局限他們豐富的想象力,但小學生接觸事物不多,自我控制力較差,認識能力較弱,沒有具備較強的辨別是非的能力,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做好正確的引導,帶領他們積極向上,對于正確的想法要適當予以鼓勵,對于不正確的想法要及時指出,并且加以具體化,讓他們從心底深刻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避免產(chǎn)生錯誤的想法,做出其他極端錯誤的事情。
4.利用情境教學模式來授課
情境教學簡而言之就是將課本知識點通過情節(jié)場景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情境教學更具有效果顯著的優(yōu)勢。能使學生記憶更加牢固,更有利于他們對書本知識的消化吸收,通俗易懂,又進一步將教學內容生動化、具體化。此外,合理利用教學資源,在教學過程中融入當?shù)氐默F(xiàn)有資源來教學,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既鞏固了學習,又拓寬了知識面。
由此可見,小學語文教育是我國教育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決定了教育的起點,奠定了人的認知和對新鮮事物的強烈欲望,是為今后的教育發(fā)展鋪磚引路。它等同于每個人的啟蒙教育,所以提高小學語文教育的成果,讓學生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能最大限度地收獲語文所賦予他們的知識,是每個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對于剛剛步入小學的學生來說,任何事物都能引起他們的好奇心,他們對學習的意識還未完全建立,這就需要教師的引導,但是學生理解能力有限,這就需要教師耐心教學,選用最適合學生的方法去引領他們體驗學習的快樂,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加深對語文的熱愛之情。需要理論與實踐的相互結合,也需要教師的不斷探索、不斷完善,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需要更多的思考,更多地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合理利用現(xiàn)有教學資源,在不斷改進的道路上,使得這種局面得以扭轉。
參考文獻:
[1]趙靜.開放的語文教學:小學語文教學與學生主體發(fā)展初探[J].學科教育,2002(1).
[2]趙素媚.課堂教學有效性缺失的問診與矯治[J].小學語文教學,2011(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