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雋
(甘肅省武威第二十一中學)
當前,中學物理課的教學普遍采取講授式,學生大多處于被動學習的地位,以至于他們不能發(fā)現(xiàn)問題,更不會提出有價值的問題。何況,這種教學方式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把本來生動活潑的學習活動變成了簡單枯燥的低效重復,忽視了有用知識的積累,忽視了未來適應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動手時間少、能力差,不利于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如何有效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效益,是值得廣大物理教師研究的一個課題。我校于2012年底,在充分分析研究校情、學情的基礎上,修訂了《“學案導學—五步教學”實施方案》,全面實施“學案導學”,為實現(xiàn)初中物理有效教學進行了積極的探索。
一、“學案導學”與有效課堂
一般認為,有效教學就是通過有效的教學準備、有效的教學活動和有效的教學評價來促進學生學習與發(fā)展的教學,它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體現(xiàn)自主性、探究性與合作性,其核心問題就是教學效益的最大化。有效的課堂就是追求效果、效益。有序的教學,即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讓學生有收獲、有進步和提高。有效課堂就是要變“帶著知識走向學生”為“帶著學生走向知識”的師生共同發(fā)展的生態(tài)性課堂。實現(xiàn)有效教學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模式,它是一個隨著課程目標和教學目標的變化和學生發(fā)展變化影響的動態(tài)概念。
“學案導學”,即以“學案”為依據(jù),以學生自學為主,并得到老師恰當?shù)闹笇?,學導結合、學以致用、優(yōu)化智能、嘗試創(chuàng)新的有效課堂教學模式,它旨在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提高教學效益。這種模式是以學生學會學習為宗旨,以“學案”為依托,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實現(xiàn)學生的自學能力、合作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整體素質共同提高的一種教學模式。這種課堂教學模式借助于“學案”進行,應該是一種主體性的教學活動,它可以大大縮減教師的講授時間,而讓學生更多地參與討論和相互質疑。
二、初中物理“學案導學”的基本課堂模式
學案導學遵循“自主、探究、合作”的新課程教學理念,既注重學生的“學”,又關注教師的“導”,尤其是注重學生學習的主體性,終極目標在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能力。
“學案導學”課堂教學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包括以下五步:
1.利用學案,自主學習
教師下發(fā)學案后,可運用指導語、演示實驗、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等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了解重點、難點,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生根據(jù)教師設計的學案,做好相關知識的儲備和復習,提出自己的觀點或見解,小組合作研究學習。對于學生不能解決的問題,教師加以引導,通過同位商議、全班交流等多種形式,并充分發(fā)揮優(yōu)等生的帶頭作用,多角度、多層次地辨析,相互啟發(fā),解決個體疑點,以便于教師迅速準確地發(fā)現(xiàn)學生中普遍存在疑點和難點。
2.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在教師的引導下以學習目標、學習重點、難點為主攻方向,主動查閱教材、工具書、做實驗,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根據(jù)學案要求完成相關內容,學生進行理解并填寫相關內容。
3.精講點撥,歸納總結
對于學生普遍存在的疑點和難點,教師可采用兩種方式處理。一是點撥,讓疑點不同的幾個小組進行討論,教師參與其中,適時點撥;也可以采用“學生教學生”的辦法,讓已經解決問題的小組的學生當老師,面向全班進行講解,教師適時點撥。二是精講,教師要抓住問題的要害,一語道破天機,提高教與學的效率。
4.當堂達標,遷移訓練
達標練習要限時限量,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收集學生的答題信息,出示答案,組織討論,教師講評,重點展示解題的思維過程;針對學生訓練中出現(xiàn)的問題,教師要及時進行矯正,補充練習,給學生針對性訓練的機會。
5.回扣目標,課堂小結
做到:重點內容,概括歸納,梳理成線,加深學生印象;
指出:易疏忽的知識薄弱點,引起學生足夠的重視;
評價:學生的當堂表現(xiàn),起導向作用。
三、“學案導學”是實現(xiàn)初中物理有效教學的手段
經過幾年的實踐,“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在我校得到了實踐驗證、推廣和發(fā)展,它提高了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利于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物理的能力,實現(xiàn)教學相長,在物理課堂教學改革中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
首先,導學案改變了課堂教學中信息的傳遞方式,由單一的“教師到學生”轉變?yōu)椤安牧系綄W生”。其次,導學案改變了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方式,這既可以是自主式的自主學習,又可以是討論式的合作學習。導學案有利于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每一個學生都完全參與到學習過程中,避免了課堂教學中只有教師和個別學生對話和交流的現(xiàn)象。再次,導學案是讓學生動起來的法寶,學案強調通過學生的讀、寫、畫、說、練來完成對學習內容的處理,強調學生動手、動腦,充分地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最后,導學案能夠實現(xiàn)課堂教學由教師教學的過程向學生學習的過程的轉變,既能達成對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目的,又不至于因為培養(yǎng)能力而造成系統(tǒng)知識學習的疏漏。
由此可見,“學案導學”的使用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較好地實現(xiàn)了教學的開放性,它強調系統(tǒng)性學習的同時注重學生物理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能夠有效地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同時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注重學生科學精神、科學方法、科學技能以及學會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這種教學模式,創(chuàng)設了富有生機和活力的課堂教學氣氛,學生參與熱情積極,主體地位真正得到了體現(xiàn),有利于實現(xiàn)物理課堂的有效教學。
參考文獻:
[1]何奕.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學方法的探究[J].教育革新,2014(11).
[2]曲洪波.有效提高課堂效率的幾點做法[J].速讀,2014(11).
編輯 曾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