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緒平
(海南省澄邁縣第二中學)
摘 要:新課程改革以來,化學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新課程的目標下,探討了學生自主教學模式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有效的化學教學方式,提升化學課堂的質量。
關鍵詞:自主教學模式;高中化學;教學
自主教學模式是圍繞學生的自主性展開的教學實踐活動。自主教學模式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自主學習為主,以學生在學習中發(fā)現的問題為輔,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積極主動地學習教材上的知識。二是教師教學的方式。老師在學生自主學習中起著引導的作用,教師要通過教學方式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學生能夠進行自學,或者通過小組交流的方式,提高自己的化學學習能力,提高課堂的學習效果。
一、高中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氛圍過于沉悶,學生積極性不高
新課改下,提倡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我探究的能力。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解析了新的教學理論知識,開始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積極發(fā)言,小組之間互相討論。但是具體的實施情況并不好,很多學生不具備基本的化學知識,沒有討論氛圍,有的學生還會討論與課堂內容無關的東西。教師為了維護課堂紀律,會將課堂氛圍拉回到嚴肅、莊重上來,學生在這種氛圍下會感到壓抑,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2.學生化學學習的現狀
受高考的影響,平常的教學、練習等都是為了高考而做準備的,教師也傾向于教會學生解題,而對于學生的化學思維較少涉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足,學生很少提出自己的問題,很少有學生會在自己聽課后或者是完成作業(yè)后進行總結歸納,而且多數學生沒有預習新課的習慣。學生對化學教材難有興趣,盡管教材改革后,增加了許多插圖,圖文并茂,但是對于學生來說,看不懂的內容盡管圖畫再好也不會去看,預習和復習自然也做得不到位。
二、學生自主教學模式在高中化學中的應用
1.情境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化學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將書本上的知識與貼近生活的題材結合起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情境教學的方式能夠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讓學生在這種氛圍中學到新的知識,而且通過自己動手和實踐得出來的結論,學生自己會記得更牢。比如,在學習“氧化還原反應”時,教師先介紹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定義,然后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生活中的氧化反應,或者是教師把生活中鐵的氧化、鐵銹等知識引入課堂,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再如,在學習“化學反應中的化學能力變化”時,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是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而這兩種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就與現實中冰融化和水結冰的道理是一樣的,讓學生通過生活中一些簡單的例子來了解化學變化,由易到難地進行講解,這樣一是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二是使學生容易接受所學習的內容。
2.學生自學為主,老師輔導為輔
新課程改革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在教學中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在教師的引導下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要學生主動地學習,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習慣。比如,在學習“碳族元素”時,讓學生先收集資料,查找碳族元素有哪些,為什么會和我們平常所了解的知識不一樣,硅、錫、鉛為什么也屬于碳族元素,它們之間有什么內在聯系,通過這些問題讓學生自己先來了解本節(jié)課的內容,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尋找、自己動腦思考的方式,探究碳族元素之間的內在聯系,歸納整理自己看懂的部分??床欢牟糠衷谡n堂上提出來,與其他同學和老師一起探究。這樣的課堂學習模式,可以幫助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3.合作探究式教學,加深學生理解
合作探究模式是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中常用到的方法。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基本流程是:教師啟迪—小組討論—學習評定。合作探究式教學是學生學習的基本形式,是幫助學生多元解讀教材的方式,能夠訓練學生構建知識和主動學習的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利用這種教學模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比如,在學習“氧化還原方程式的配平”時,教師一味地講,學生不明白為什么會這樣來配平。因此,教師可以通過一道簡單的例題來講解原理,讓學生小組討論其他的題目中應該怎樣配平,為什么要這樣配,如何一眼看出配平中的核心量,讓學生自己探究。然后在課堂上進行展示,對學生不理解的內容進行講解。
通過對學生自主教學模式在高中化學中應用的探究,我們要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實際應用起來,教會學生學習化學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許春華.讓活力走進化學課堂:對學生自主教學模式的探討[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2(1).
[2]李春芳.語文教學中自主教學模式探析[J].華章,2010(10).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