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晶晶 陳白樺
【摘要】我國基礎教育覆蓋面廣,但由于教育機構(gòu)有限,學校往往采取大班教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很難顧及到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因此,課堂上學生主動回答老師的提問和課前課后主動與老師交流的反饋就十分重要,然而學生主動與老師交流互動的行為受許多因素的影響。目前我國中小學師生交流互動在各個學習階段現(xiàn)狀不同,原因也不一樣,本文就中小學師生交流互動的現(xiàn)狀進行分析并淺析其形成原因,旨在引導教師幫助學生培養(yǎng)主動跟老師交流的習慣。
【關鍵詞】中小學師生 交流互動 不同的現(xiàn)狀 形成原因
一、引言
本文將描述小學生三年級學生、初三學生、高一學生與該老師的主動交流情況及原因分析。文中提到班級來自南充市順慶區(qū)瀠溪街道的某小學三年級一、二班,某職業(yè)高中初中部三年級二班學生,及其高中部一年級計算機班。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是指師生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過程,是師生進行情感交流、智慧碰撞、人格感化和生命成長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創(chuàng)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huán)境,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掌握和運用英語語言交際的能力,這也是當今英語教學的出發(fā)點和歸宿。
二、互動現(xiàn)狀及分析
1.小學三年級師生交流互動現(xiàn)狀及分析。該班學生共56人,學生上課時大都積極主動的舉手回答老師的問題。某堂課上教師向同學們提問:“How to spell window?”有18位學生舉手。教師指著門向全班同學提問:“Whats that?”班級回答的聲音非常響亮。課前同學會來辦公室找教師交流,內(nèi)容一般是“今天要講什么?”“我可以給你背昨天教的幾個句子嗎?”課后學生會圍著老師再次詢問作業(yè)內(nèi)容也有來乏小報告的同學。
由此看來小學生與教師互動頻率較高,交流內(nèi)容范圍較廣。因為小學生初學英語興趣濃加上內(nèi)容簡單,大家學起來都有很高的積極性;并且部分小學生課余時間在培訓機構(gòu)上過英語補習課,老師的問題就很容易回答;小學生看見其他同學舉手了,自己也會跟隨大流舉手;小學生沒有面子心理,即使說錯了單詞他們也不會覺得丟臉。小學生的知識儲備有限、注意力較分散,小學英語教材內(nèi)容淺顯,所以小學生在與教師交流時不涉及疑難問題。
2.初中三年級師生交流互動現(xiàn)狀及分析。該班有68個學生,學習水平像一個金字塔,在頂層的成績優(yōu)等生只有五個,底層是不學無術的學生。下面優(yōu)等生在不停地做筆記,中等生一臉茫然的看著教師,差等生要么睡覺要么玩手機。教師向?qū)W生提問:“這篇文章的大意是什么?”無人應答,接著教師補充:“沒關系,我們一段一段的看。有同學知道第一段里最重要的句子是哪句嗎?” 依然沒有人舉手回答問題,于是教師用隨機點名的方法請同學們作答,差等生不知道問了什么,中等生在教師的引導及同桌的幫助下勉強作答,優(yōu)等生基本上能說出正確答案。
由此看出初中生不愿意與教師在課堂上互動。原因有很多并且關系復雜,首先,中學英語學習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初一、初二學習認真與否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初三的學習。所以對差等生而言學習內(nèi)容很難,因此差等生回答不上“高難度的問題”。然后,初中生為了避免回答錯誤而受來自他人嘲笑的傷害,學生不會主動舉手回答問題,主動舉手甚至會被認為是刻意討好老師。再者,初中生學習科目多,教師布置的課后作業(yè)多的壓得學生喘不過氣,學生成了學習的“機器”。最后是面子心理,學生主動起來回答問題老師就會覺得理所當然;老師點學生起來回答那么同學們會認為老師十分看重該學生。
3.高中一年級師生交流現(xiàn)狀及分析。該校職業(yè)高中一年級計算機班有36人,學習基礎薄弱學習水平呈金字塔形,優(yōu)等生人數(shù)少。學期剛開始的某堂課上,教師詢問學生是否愿意當“小老師”教讀已經(jīng)反復朗讀過的單詞,無一人應答;學期末的某堂課上,同一詢問之后,有三位同學主動舉手。課后,學生與教師交流較多,內(nèi)容多是討論生活,在一節(jié)課的自習時間里學生主動向教師詢問疑難問題有8人次。
首先,職業(yè)高中一年級教材不同于普通高中,它的內(nèi)容難度相當于初一,優(yōu)等生學習起來得心應手,后進生也在教師的鼓舞和指導下重拾學習英語的信心,所以該校高一學生有潛在的跟老師主動交流的可能性。其次是教師的教學風格活潑有趣,創(chuàng)造了條件讓學生在課堂上與教師多多互動。再者,高中生心理成熟處于迅速發(fā)展期,情感態(tài)度能受到理性的支配。
三、啟示
師生互動交流十分重要,這種方式既可以解決學生在大班聽課中的問題,積極參與課堂互動又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中小學生主動跟老師交流的情況因?qū)W習階段的內(nèi)容難度、學生的自尊心、已有知識儲備以及面子心理的不同而變化。如何讓學生敢向老師提問這是教師應該思考的,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到學生各方面的特點,從低年級開始培養(yǎng)學生主動跟老師交流的積極性,保護學生的自尊心,選擇適當?shù)膯栴}提問,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自己的言行是否得當,因為教師不僅是一個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生資源管理策略的培養(yǎng)者。
參考文獻:
[1]梁磊.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研究[D].河北:河北大學,2008.
[2]宋獻慧.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37):21-23.
作者簡介:
萬晶晶(1992-),女,漢族,四川南充人,學科教學(英語)研究生,西華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陳白樺(1975-),男,漢族,四川巴中人,平昌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