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國船
摘要:德育教育是學校教育中的一項重要的工作。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科技越來越發(fā)達,社會環(huán)境對青少年學生的影響越來越嚴重,一些不良的社會風氣慢慢地進入校園,正無聲地侵蝕著學生的思想品德,給學校的德育工作帶來巨大的挑戰(zhàn)?;诖耍诒A魞?yōu)良的學校德育傳統(tǒng)基礎上,本文根據現(xiàn)代教育的發(fā)展給德育工作帶來的問題,對提高小學德育工作實效性的策略進行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小學;德育工作;實效性;策略
在這個現(xiàn)代科技和經濟不斷發(fā)展的社會中,與世界各地的每一個領域的交流渠道在不斷開拓,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青少年兒童的思想與行為也在不斷地發(fā)生改變。所以,傳統(tǒng)的德育教育理念已經不再適應新時代的德育工作要求了。如何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全面提高學生的德育素質,是一個值得德育工作者深思的問題。因此,本文就從以下方面對德育的實效性進行探討。
一、我國小學德育實效性低的主要表現(xiàn)及現(xiàn)狀分析
目前小學德育教育實效性比較低,主要是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第一,學生的逆反心理?,F(xiàn)在的學生相對來說都是比較叛逆的,他們不但不喜歡聽課,還想著法子跟老師作對,在課堂上表現(xiàn)得懶散、不完成作業(yè),偶爾還會頂撞老師。這樣的學生在學習方面雖然成績不好,但是他們卻是很受同學們的歡迎和擁戴,相反,那些循規(guī)蹈矩、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卻備受冷落;第二,具有雙重人格。有些學生在父母和老師面前表現(xiàn)得非常聽話乖巧,但是在背后與同學相處卻是自私、任性、愛整蠱同學、貪小便宜等等。第三,心理不健康。有一部分學生在心理上有一些障礙,對生活和學習缺乏自信,沒有社會責任感,不會分辨是非黑白,盲目崇拜社會青年,最后甚至踏上了早戀、吸煙、打架斗毆的道路。
小學德育教育實效性之所以這么低,主要取決于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兩大方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的言行舉止對孩子來說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個不和諧的家庭,父母動不動就對親人、孩子破口大罵,這樣會給孩子的心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也會熟門熟路地學了起來,并且運用到自己的同學、老師身上。還有部分家長對孩子根本就不夠關系,有更多的時間陪手機,卻沒有時間陪孩子,造成了孩子性格孤僻,不愛與人交流。其次就是學校教育了,有時候老師的行為往往也會影響孩子的一生,作為一名小學的老師,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了。有時候老師在教育學生時,總是要求學生不要干這個不要干那個的,但是自己卻不能以身作則,往往是在自己打自己嘴巴。例如:教師教育學生要文明有禮,見到老師同學要主動問好,愛護清潔衛(wèi)生,不穿拖鞋、奇裝異服回校等等,但是有些教師卻不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粗言穢語,對學生的主動問好視而不見,更有甚者對學生進行人身攻擊等等,以上的種種現(xiàn)象,對于正在求知階段的孩子來說,無疑就是一個個定時炸彈,隨時都有可能在學生身上炸開。所以,這樣的教育方式在無形中影響了孩子的成長,是德育教育實效性低的主要原因。
二、德育重家庭,形成教育陣線
一個的成長離不開家庭的教育,如果家長能夠重視對孩子的教育,主動配合學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對于孩子的健康成長無疑是有利無害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與孩子朝夕相處,在孩子的眼中具有一定的威信,因此,我們在進行教育時就可以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家庭的作用了。那么,要發(fā)揮家庭的教育,就要讓家長改變以往那種只要求孩子“智育”而忽視了“德育”的觀念,要與學校的教育觀念保持一致。要做到這點,學校就要多花些心思去與家長進行溝通,為家長開設這方面的講座,還要定時召開家長會,通過各種方式轉變家長的觀念,使得家校合作形成一條教育陣線,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三、德育重小事,潤物細無聲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笨梢姷掠裏o小事,事事皆育人。也就是說,孩子良好的思想行為都是從身邊的小事開始抓起的,只有重視身邊點滴的小事,才能夠真正管好學生的德育問題。學校要重點做好《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的教育工作,教育并引導學生做一個文明有禮、遵紀守法、勤奮好學、團結友愛、尊敬師長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其次,注重教師的素質培養(yǎng),發(fā)揮教師的榜樣作用。每一位教師都應該積極參加學校的德育工作,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如同要求學生一樣嚴格要求自己,用積極樂觀的人態(tài)度和良好的行為習慣去影響教育學生,為他們樹立一個學習的好榜樣。最好,還要充分利用學校的宣傳陣地,例如櫥窗、校園廣播、升旗儀式等,對學生好的表現(xiàn)予以表揚,引導學生糾正不良的行為習慣。多為學生輸送生活和學習上的正能量,使學生在一個沒有不良成為的土壤里健康成長,學校的教育猶如春雨般滋潤著學生的心田。
四、德育重課堂,堂堂皆育人
課堂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課堂的教育質量將會直接影響學生思想素質的高低,學生會把課堂上聽到的、見到的不良行為習慣學以致用。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時刻嚴格要求自己,要更新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教書育人”不僅僅只是書本知識的教學,更多的是要教會學生怎樣做人。因此,教師要注意以人的發(fā)展為本,在進行知識講解時不忘滲入德育觀念的教育,讓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感受德育的存在,并明白德育的重要性。在教學活動中滲透德育,不但能幫助學生糾正不良的思想行為習慣,而且還能大大提高課堂效率。
五、德育重主體,活動促發(fā)展
“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同樣存在于德育教育中,學生是德育教育的主體,根據學生的不同年齡特點,采取不同的德育教育方式是很有必要的。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由學生本身的知、情、意、行相互作用產生的。所以教育者要時刻關注全體的學生,“以生為本”,開展各種豐富的活動,使學生的思想情感得以升華,知行合一。
1.體驗活動
教育工作者善于創(chuàng)設情境,帶學生走入境內去領悟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達到升華學生情感的目標。例如,學??梢岳貌煌墓?jié)日開展不同的體驗活動。在父親節(jié)或母親節(jié)那一天,我們可以開展“我要為父母做件事”或者“父母的一天”德育體驗活動,引導學生在這一天要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或者讓學生去細心觀察父母一天的勞動情況,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父母不辭勞苦,為我們默默付出的細節(jié)。通過這個體驗活動,讓學生切身感受到父母的無奈和不容易,體會父母那無私的愛。這樣一來,學生就會懷著一顆懂得感恩的心去思考自己以往那“幼稚”的行為,重新理解父母,達到培養(yǎng)學生孝敬父母的傳統(tǒng)美德。因此,類似這樣的體驗活動,不僅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還學生以后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奠定基礎。endprint
2.表演活動
要表演出感人真實的作品,表演者必須要領悟作品中的情感,才能真正打動觀眾。所以如果能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表演中來,對學生的教育效果是不言而喻的。當然,要做到這個并不難,表演活動本身是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它能夠滿足學生的表現(xiàn)欲,使他們在表演過程中感受成功的快樂。所以,無論是什么角色,學生都會積極挖掘作品中所蘊含的道德理念,明確自身的價值。例如開展詩歌朗誦、演講、課本劇表演等一系列的活動,不僅為學生搭建了發(fā)揮才能、展現(xiàn)自我的舞臺,還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的思想教育。
3.競賽活動
每一個學生都會有一種較強的好勝心, 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這個心理特點精心設計一個賽事,并且將德育教育融入到比賽中,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這場比賽中。例如,在學期初開展一次學生自理能力的比賽活動,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務,體驗勞動的快樂。比一比,賽一賽的活動方式,讓學生的好勝心得以滿足的同時,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競爭意識,讓他們在競爭中潛移默化地接受了德育教育。
4.展示活動
展示活動在學習生活中是一個不可缺少的部分,不管是課上還是課外,這能幫助學生樹立自信,還能給其他學生帶來積極的影響。因此,學校應該為學生提供一個凸顯個性、展示自我的平臺。例如開展“六一”歌詠比賽,讓學生在屬于自己的舞臺上盡情展現(xiàn)自己,其他學生也能在這次活動中得到熏陶,積極接受教育。
5.實踐活動
學生的行為習慣除了來自家庭和學校的影響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社會。社會的影響力是不容我們忽視的,孩子不能做溫室里的花朵,終究還是要見陽光的,所以盡早讓學生接觸社會是有必要的。學校要鼓勵學生走出校門,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中學會做人,并能正確定位自己人生,正確認識自己在社會中的責任。例如,學??梢越M織學生清掃街道上的垃圾;鼓勵學生自愿組成愛心團隊去為孤寡老人打掃清潔衛(wèi)生;用自己積攢的零花錢買一些日常用品給那些福利院的孤兒們等等。讓學生從身邊的小事中學會關愛他人,做一個對社會有個貢獻的人。
六、結語
綜上所述,要想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就一定要跟上時代的步伐,樹立新的教育觀念。德育工作者要時刻關心學生的思想變化,從他們身邊的小事開始抓起,教育并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落實德育教育的基本內容。只有這樣,才能切實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 黃小輝;如何提高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西部素質教育》2017-01-25
[2] 焦傳鳳;中學德育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J] 2016-05-01
[3]宋亞會;中英現(xiàn)行小學德育課程標準的比較研究---基于目標和內容視角 [J] 2016-03-30
[4]譚雙;淺談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 《亞太教育》2016-01-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