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博
家用轎車拉滴滴事故損失自己擔
張博
近日,北京鐵路運輸法院開庭審理了一起涉網(wǎng)約車保險合同理賠糾紛案。由于網(wǎng)約車司機岳某某使用家庭自用轎車進行營業(yè)運輸,屬于違規(guī)營運,法院一審駁回了岳某某要求保險公司賠償修理費和誤工費的訴訟請求。
2016年10月9日,岳某某駕駛自己的京×××××號小轎車在北京市海淀區(qū)永豐路交叉路路口由南向北行駛時撞到了馬路牙子,導致車輛受損。經(jīng)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海淀交通支隊溫泉大隊認定,岳某某負此次事故的全部責任。事故發(fā)生后,岳某某及時向所投保的保險公司報案,并要求被保險公司依法在承保范圍內(nèi)向其支付該車輛的修理費26 062.2元,但保險公司拒賠。岳某某認為,其車輛在保險公司處投了保險,保險公司拒不定損和理賠的行為嚴重侵害了其合法權益,并給其造成了誤工損失,對此,保險公司應當承擔全部賠償責任。為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岳某某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判令:1.保險公司賠償原告修車費26062.2元、誤工費3000元,共計29062.2元;2.本案的訴訟費用由保險公司承擔。
本案的爭議焦點為:被保險車輛出險時是否改變了使用性質(zhì),是否屬于免責條款的范圍,保險公司是否應當賠付岳某某。
在庭審中,保險公司對發(fā)生交通事故的事實和責任認定無異議,原告岳某某在保險公司處投保了交強險和商業(yè)險,保險限額為10萬元,但不同意原告岳某某的訴訟請求。保險公司認為,1.按照家庭自用汽車責任免除第9條第5項,被保險機動車被轉讓、改裝、加裝或改變使用性質(zhì)等,被保險人、受讓人未及時通知保險人,且因轉讓、改裝、加裝或改變使用性質(zhì)等導致被保險機動車危險程度顯著增加,建議拒賠。原告改變車輛使用性質(zhì),未通知保險人,保險公司有免賠權;2.目前政府認定私家車營運是非法的,保險公司不可能對原告違法營運造成的損失進行賠償,拒賠的決定既符合保險合同的約定,也符合政府關于網(wǎng)約車的相關規(guī)定。
2015年8月27日,王某某為其所有的車牌號為京××××號長安牌客車在被告處投保了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以下簡稱“交強險”)和商業(yè)險,保險限額為10萬元。王某某在投保單下方投保人簽名處親筆簽名確認,并抄錄“本人確認投保勾選險種,經(jīng)保險人明確說明,本人已充分了解責任免除條款的內(nèi)容?!?原告對投保單不持異議。被告同意承保并簽發(fā)了交強險保險單(保險單號為××××),保險單記載:1.被保險人為王某某;2.車輛使用性質(zhì)為家庭自用汽車;3.財產(chǎn)損失賠償限額為2000元;4.保險期間自2015年10月13日0時起至2016年10月12日24時止。被告還簽發(fā)了神行車保系列產(chǎn)品保險單,保險單記載:1.被保險人為王某某;2.車輛使用性質(zhì)為家庭自用汽車;3. 機動車損失保險賠償限額為71 400元,該險種不計免賠;4.保險期間自2015年10月13日0時起至2016年10月12日24時止。2016年8月18日,經(jīng)王某某申請、被告同意,上述保單被保險人、車主由王某某變更為原告岳某某,號牌號碼由京××××變更為京×××××。
被告提交了家庭自用汽車損失保險條款,其中第6條約定:“下列情況下,不論任何原因造成被保險機動車損失,保險人均不負責賠償:……(九)被保險機動車轉讓他人,被保險人、受讓人未履行本保險合同第33條規(guī)定的通知義務,且因轉讓導致被保險機動車危險程度顯著增加而發(fā)生保險事故。第16條第2款約定:在保險期間內(nèi),被保險機動車改裝、加裝或從事營業(yè)運輸?shù)?,導致被保險機動車危險程度顯著增加的,應當及時書面通知保險人。否則,因被保險機動車危險程度顯著增加而發(fā)生的保險事故,保險人不承擔賠償責任。以上條款字體均加粗。第37條對“營業(yè)運輸”作出了定義:指經(jīng)由交通運輸管理部門核發(fā)營運證書,被保險人或其允許的駕駛人利用被保險機動車從事旅客運輸、貨物運輸?shù)男袨椤N唇?jīng)交通運輸管理部門核發(fā)營運證書,被保險人或其允許的駕駛人以牟利為目的,利用被保險機動車從事旅客運輸、貨物運輸?shù)?,視為營業(yè)運輸。原告稱沒有收到該條款。
2016年10月25日,被告向原告出具了機動車保險拒賠通知書。拒賠通知書上記載:根據(jù)有關法律及保險合同的規(guī)定,我公司保單××××1項下承保的京×××××機動車于2016-10-09在北京市海淀區(qū)永豐路交叉路路口發(fā)生的事故損失不屬于保險責任賠償范圍,對此我公司不能給予賠付。拒賠案件情況備注:出險時標的車在保險期限內(nèi),條款類別為家庭自用汽車產(chǎn)品。車輛類型為小型汽車,在2016-8-16過戶。發(fā)生事故時存在運營行為(滴滴約車)。依照家庭自用汽車責任免除第9條第5項,被保險機動車被轉讓、改裝、加裝或改變使用性質(zhì)等,被保險人、受讓人未及時通知保險人,且因轉讓、改裝、加裝或改變使用性質(zhì)等導致被保險機動車危險程度顯著增加,建議拒賠。
經(jīng)法庭詢問,原告稱其于2016年9月18日在滴滴平臺注冊,認可被保險車輛出險時正在運送滴滴順風車乘客。
法院審理認為,家庭自用汽車損失保險有關免責條款有效,并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52條規(guī)定,法院認為,原告通過滴滴平臺注冊并將被保險車輛進行旅客運輸?shù)男袨轱@著增加了被保險車輛的行駛風險,且原告未向保險公司履行通知義務,故因保險標的的危險程度顯著增加而發(fā)生的保險事故,被告不負有賠償責任。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有關規(guī)定,判決駁回原告岳某某的訴訟請求。
本案中,原告與被告簽訂的保險合同,是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內(nèi)容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合法有效。保險事故為被保險車輛在使用過程中發(fā)生碰撞,造成該車損失。
對保險合同中免除保險人責任的條款,保險人在訂立合同時應當在投保單、保險單或者其他保險憑證上作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并對該條款的內(nèi)容以書面或者口頭形式向投保人作出明確說明;未作提示或者明確說明的,該條款不產(chǎn)生效力。家庭自用汽車損失保險條款第16條第2款約定:在保險期間內(nèi),被保險機動車改裝、加裝或從事營業(yè)運輸?shù)?,導致被保險機動車危險程度顯著增加的,應當及時書面通知保險人。否則,因被保險機動車危險程度顯著增加而發(fā)生的保險事故,保險人不承擔賠償責任。本案中,上述免責條款字體加粗,且王某某在投保單下方投保人簽名處親筆簽名確認,并抄錄“本人確認投保勾選險種,經(jīng)保險人明確說明,本人已充分了解責任免除條款的內(nèi)容”,能夠證明投保人已收到上述保單和條款,并認可保險公司已經(jīng)就免責條款向投保人盡到了提示和明確說明義務。故法院認定上述免責條款生效,對合同雙方當事人具有約束力。
王某某投保時保險單記載的車輛使用性質(zhì)為“家庭自用汽車”,批單并未對車輛使用性質(zhì)作出變更。原告于2016年9月18日將被保險車輛通過滴滴平臺注冊,且發(fā)生保險事故時,原告正在運送滴滴順風車乘客,符合家庭自用汽車損失保險條款第37條對于“營業(yè)運輸”的定義,故被保險車輛出險時改變了車輛的使用性質(zhì),符合上述免責條款規(guī)定的情形。
車主在遇到轉讓車輛、改變車輛使用性質(zhì)等情況下,應主動書面通知保險人,以避免保險理賠中的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