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燕翎
摘 要:對中國式教育來說,勞逸結合一直是從古至今都采用的教學方法。更何況,對于幼兒來說,其本身年齡小,思維活躍,如果只是枯燥的學習,只會帶來適得其反的效果。游戲是幼兒最為喜歡的活動,同時也是現(xiàn)在幼兒園教學的主要方法。但是,有一部分的幼兒教師怕麻煩、怕出事故,結果取消了幼兒玩游戲的權力。即使,允許游戲的進行,也會導致個人自由活動活動的間減少,集體活動增多。幼兒心定不定,正處于愛玩的年紀,所以這樣做,不僅不利于教學的進行,而且還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影響未來的發(fā)展,甚至會導致有些孩子出現(xiàn)討厭上學的情緒。對幼兒進行游戲的教育,會在釋放孩子天性的同時,吊桶孩子的積極性和妝造型,有利于身心的健康發(fā)展。本文就幼兒操作游戲的重要行進行簡要地分析,并對如何進行具體的措施進行簡要地分析。
關鍵詞:游戲教育;幼兒發(fā)展;措施
人的天性本就如此,通過不斷的學習來獲得生活的經(jīng)驗和知識。不能讀死書死讀書。幼兒更是一樣,孩子通過動手操作,來體會樂趣并會的各種本領,例如:堆積木、折紙,畫畫等動手游戲,來進行學習和創(chuàng)造。并且,幼兒在玩游戲的過程中,了解并遵守游戲規(guī)則,從而養(yǎng)成嚴于律己的好習慣。因此,幼兒操作游戲?qū)τ變罕旧淼慕逃鞘种匾摹?/p>
1 幼兒操作游戲的重要意義
游戲是最早的教育手段,也是以往教育的主要內(nèi)容。游戲是幼兒生活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和童年時代形影不離。在幼兒的世界里一切事物都是新鮮的并且意義鮮明的。幼兒對自然和社會事務的理解是多種多樣的。正因為,游戲是幼兒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所以,也成了教育兒童的主要手段。但是由于社會的進步,時代的發(fā)展,國家對于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多,近而加大了對知識的教育,忽略了勞逸結合。結果,導致了大量兒童厭學、逃學等情況的發(fā)生。
游戲也是教育的一種主要的形式,大部分認為,游戲是休閑娛樂打磨時間用的,僅僅是幼兒在學習之后的一種休息和完了,并不能用在正式教育中。但是,雖說游戲是娛樂的一部分,但是不應該把游戲和學習界限劃分的如此明確。幼兒操作游戲,不僅可以滿足孩子玩樂的心理還能通過游戲?qū)W習知識進行游戲與教育的結合。通過玩游戲,可以進一步觀察和了解幼兒的心性,因材施教的對幼兒進行教育。同時,在游戲的進行中,還可以對表現(xiàn)好的同學進行積極地鼓勵和表揚,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且,通過玩游戲還可以拉近孩子們之間的關系,養(yǎng)成互愛互助的好習慣。
游戲和教育沒有高低之分,兩者是平等的關系。游戲與教學再有區(qū)別的同時,二者相輔相成,共同致力于幼兒的身心發(fā)展。游戲是一種自發(fā)的娛樂活動,而教育是為了教書育人的有目的的活動,二者看起來像是兩條平行線沒有交集,但實際上確實誰也離不開誰的局面。在幼兒教學的活動中,可以將知識與游戲相結合,調(diào)動孩子的積極性,集中幼兒的注意力,這對教育的開展和孩子未來健康的發(fā)展是極其有利的。并且,會提高幼兒園和老師聲望,在為學校提高經(jīng)濟效益的同時,也大大提高了學校的口碑,也有利于學校和學生的雙向發(fā)展。
2 游戲的教育有利于幼兒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游戲教育促進幼兒智力的發(fā)展。實驗表明:(1)游戲是包含了多種認知成份的復雜的心理活動。它是兒童的最佳學習方式。正因為游戲本身包含了豐富的認知成份,所以它能促進兒童的認知發(fā)展,促進兒童的學習。(2)游戲教育促進幼兒的身心發(fā)展。幼兒在一日活動中除了吃飯,睡覺以外都是在不停地活動。幼兒的這種活動可以說都是在玩。所以游戲是幼兒的生活,也是幼兒的一種工作。古代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指出:“游戲?qū)θ说慕】蛋l(fā)展起著重要影響?!庇變和ㄟ^游戲體會到取得成功的快樂感,而且選擇自己喜歡做的事,在現(xiàn)實生活中做不到的事情在游戲里能做到,從而心理得到滿足。當然,幼兒參與游戲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運動的過程,如果在游戲教育中滲透適量的體育活動,就變成了身體鍛煉的運動了,能更好的促進幼兒的生理發(fā)育。由此看來,幼兒通過游戲得到成長和發(fā)展,同時認識和理解這個世界。(3)游戲教育增強幼兒的協(xié)調(diào)溝通能力。游戲?qū)τ變旱恼T惑,會使他們控制自己的行為而遵守規(guī)則,也讓幼兒從新的角度看問題。游戲的規(guī)則,有的是明顯的規(guī)則,有的是隱藏的規(guī)則,幼兒必須按照規(guī)則控制自己的行為,學會用規(guī)則協(xié)調(diào)關系。游戲的興趣使幼兒愉快的服從游戲規(guī)則,約束自己。使幼兒在游戲中學會與人交往、協(xié)商、謙讓、解決糾紛、遵守規(guī)則等社會行為,可以彌補獨生子女家庭中缺少同齡伙伴的不足。
幼兒進行游戲活動具有自主性,是幼兒的需要,而不是成人強加的逼迫性的活動。在游戲中幼兒也不是成人愿望的執(zhí)行者,他們是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和愿望來玩游戲的,教師應該從全方位的角度去看待幼兒的游戲自主權,讓幼兒自己思考自己想玩什么、怎么樣玩、和誰一起玩、在什么地方玩等等,幼兒是游戲的主人。同時在活動時,一些比較內(nèi)向的、不太活潑的幼兒也會參加到活動里,并通過擔任不同的角色,在各個方面得到了鍛煉和發(fā)展,如開朗、活潑、友善、愛心、同情心等,教師在適當?shù)臅r候給以引導,幼兒的性格將逐漸活潑開朗起來,而對于一些外向的,平時比較活潑的幼兒在游戲中,也能提高自己對于在游戲中學習知識的積極性。當然這一切都需要幼兒老師的正確引導,不能偏離了正確的方向。
日?;顒又?,幼兒教師在指導幼兒游戲時,要用心去了解幼兒是如何想的,不要把成人的知識和答案告訴幼兒,不要輕易地打斷幼兒的游戲,更不能包辦代替或?qū)а萦變旱挠螒?,這樣會不同程度地剝奪了幼兒在游戲中的自主性。游戲中只有讓幼兒根據(jù)自己的愿望和想法與玩具材料發(fā)生互動,才能使活動的方式方法具有靈活性,才有可能使幼兒真正產(chǎn)生興趣和自主體驗,才能使幼兒以自己的方式、行為將外部經(jīng)驗內(nèi)化成自己的經(jīng)驗。因此教師要讓幼兒真正成為游戲的主人,讓幼兒主動控制活動進程,自主決定活動的方式方法。這是教師指導幼兒游戲的關鍵。
結束語
在幼兒駕馭的過程中,采取教育與有相結合的方式,不僅有利于提高幼兒的智力和創(chuàng)造力,還對幼兒未來的身心將康發(fā)展起到重要的作用。為國家人才的培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復合型人才創(chuàng)早提供了可能。因此,在幼兒教育的活動中,游戲的存在必不可少。幼兒在學習中,進行游戲的操作,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的良好習慣,互愛互助,不驕不躁、嚴于律己的良好習慣。并且,在游戲中不怕困難的幼兒將來在事業(yè)上也會不怕困難,勇于挑起重擔。反之,處處依賴別人的幼兒對自己沒有信心,樣樣都希望別人幫助。教師或家長要經(jīng)常鼓勵幼兒獨立完成事情,哪怕從點滴小事做起都能從中培養(yǎng)幼兒的自信,逐漸養(yǎng)成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國家教育部,1996.
[2]杜威.民主主義與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3]黃進.游戲精神與幼兒教育[M].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