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佳
摘 要: 實施新課程改革后,如何適應新課程改革中教師的教學觀和學生觀的變化,是課改的一個關(guān)注點。分析新學情、探索新策略已經(jīng)成為擺在教師面前的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因此,我們進行新課改,就要分析新學情、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新策略。
關(guān)鍵詞:分析新學情 探索新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7-0089-01
實施新課程改革,必須落腳于課堂,著眼于學生自身。因此,我們要認識到,學情分析是對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的具體落實,分析新學情是教學內(nèi)容分析的依據(jù),是教學策略選擇和教學活動設(shè)計的落腳點。因此,課改有必要探討新學情分析、探索新策略,現(xiàn)結(jié)合自己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工作中的實際情況,對分析新學情、探索新策略問題談一些膚淺的認識和體會。
一、常見的幾種新學情
1.得過且過型,不會合理安排自習時間
這是我們教師最為關(guān)注的新學情,這種類型的學生最大的缺點是不會合理安排自習時間,自習時,學生從抽屜里隨意拿出一本書,拿到什么書就看什么書。根本沒有計劃進行復習、預習、做作業(yè)等等。剛進入七年級的同學們,迎來了學習生活的挑戰(zhàn),面對新生活,同學們都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熱情,然而很多同學沒有晚自習的經(jīng)歷,學習習慣不好,該休息的時候也不休息,自習不知道該干什么了。因此如何正確合理安排自習時間恐怕是學生們面臨的第一個大挑戰(zhàn)。
2.低頭沉思型,課堂效率較低
這種類型的學生最大的缺點是上課期間都是低頭不看,課堂效率較低。經(jīng)自己初中教學工作中的觀察發(fā)現(xiàn),我歸納為幾類:第一,個別同學基本全堂課都盯著手機,形成名副其實的 “低頭課堂”和“低頭上課族”。第二,低頭思故鄉(xiāng)。學生沒有學習興趣,兩極分化明顯,厭學的學生無心聽課。第三,低頭思姑娘。進入青春期的學生,無法正確處理男女之間的愛慕與吸引,容易早戀。第四,思考出路在哪里?小孩子氣的學生,老頑童式的學生,不懂課堂效率的重要性。
3.識字型,考試不會檢查
這種類型的學生最大的缺點是不會檢查。學生在考試中審題不清,不能仔細審題,檢查只是識字,犯了低級錯誤。這與小學的識字檢查不一樣,到了七年級,還有邏輯推理等等,學生對于考試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4.照抄型,不會做筆記、不懂得復習的重要性
這種類型的學生最大的缺點是以為做作業(yè)就是復習,只會照抄筆記,但不理解知識點。有些同學習慣“教師講,自己記,復習背,考試模仿”的學習,一節(jié)課下來,筆記往往記了好幾頁,這些同學過分依賴筆記,忽視老師的精彩分析,忽視思考,使自己對知識的理解膚淺,增加學習負擔,學習效率反而降低,易形成惡性循環(huán)。
二、根據(jù)新學情,探索新策略
1.指導學生合理安排自習時間,每天制訂一個學習小計劃,嚴格要求自己,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
具體有如下三個方面的內(nèi)容:①了解一天當中有多少自習時間,如:第7節(jié),晚讀前,晚自習第3節(jié)。②畫一個自己班的課程表,課程表上有一天的課程和晚自習安排。③根據(jù)自己班的課程表,有計劃安排復習、預習、做作業(yè)等時間。安靜、有計劃自學是你不斷進步的標志。
2.跟得上老師的思維,充分利用課堂時間
中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渠道在課堂,課堂45分鐘十分重要,課堂學習效率的高低是獲取知識多少的關(guān)鍵所在,也是最終決定學習效果的首要因素。課堂上一分一秒都極其寶貴,我們要充分利用好課堂時間,必須在課前充分做好上課的準備工作。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在課堂上充分利用時間,這也意味著在課后少花些功夫。課堂上要及時配合老師,積極地獨立思考,跟上老師的思維,迅速做好筆記,方便以后復習。
3.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檢查習慣
3.1指導學生提高應試能力,增加信心。如:考前安靜、考試當中先易后難與找題眼,不考完所有學科不對答案。尤其是先易后難,找題眼可以提高審題能力,遇到不會的先跳過,做完會的再做不會的,對于不會做的題目要反復讀題。審題要做到“三讀三思”即讀題干,思考命題意圖;讀要求,明確解題方向;讀材料,思考蘊含的解題信息。
3.2糾錯,做好錯題整理工作,錯題本中要“三有”:①錯題;②正解;③反思總結(jié)(原因分析或引申)。檢查考核:①有錯題本。②有錯題或題目來源。③有正解。④有錯因或分析。
4.指導學生做好課堂筆記
4.1準備工作。筆記本是必備的,最好給每一門課程準備一個單獨的筆記本,不要在一個本里同時記幾門課的筆記。準備不同顏色的筆,以便通過顏色突出重點,區(qū)分內(nèi)容。
4.2每頁筆記的右側(cè)劃一豎線,留出1/3或1/4的空白,用于課后拾遺補缺,或?qū)懮献约旱男牡皿w會。
4.3筆記方式多種多樣。常見的有要點式、提綱式及圖表式等。要做到:記提綱、記問題、記疑點、記方法、記總結(jié)。
4.4提高書寫速度。書寫速度太慢,勢必會跟不上講課進度,影響筆記質(zhì)量。要學會一些提高筆記速度的方法??梢院喕承┳趾驮~,建立一套適合自己的書寫符號。但不能過于潦草,過于簡化而使自己也看不懂。速寫的目的是提高筆記效率。
4.5在筆記遺漏時,要保持平靜。可以在筆記本上留出一定的空間,課后求助于同學或老師,把遺漏的筆記盡快補上。
4.6課后要及時檢查筆記。下課后,從頭至尾閱讀一遍筆記,不僅可以復習,還能檢查筆記中的遺漏和錯誤,將遺漏之處補全,將錯別字糾正,將過于潦草的字寫清楚。
4.7課堂上做的筆記你要在課后及時復習,不僅要復習老師在課堂上講授的重要內(nèi)容,還要復習那些你仍感模糊的認識。這樣,才能更深刻地理解這些內(nèi)容,記憶也會保持更久。定期復習能有效地提高你的考試成績。
5.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復習習慣
分散學習?!凹皶r復習”固然重要,但也不能“一勞永逸”。學習的規(guī)律告訴我們,分散復習比集中復習效果更好。以學習外語單詞為例,如果當天學習了20個單詞,一位同學在當天晚上集中復習一小時,加以鞏固;另一位同學當晚復習半小時,第二天再復習15分鐘,第四天復習10分鐘,一周后再復習5分鐘。結(jié)果后者記憶的效率明顯高于前者。
過度學習。我國著名科學家茅以升在83歲高齡時,仍能熟練背誦圓周率小數(shù)點后一百位,別人問他有什么好的記憶方法,他回答說;“說起來很簡單:重復!重復!再重復!”在學習中,如果能多學幾遍,效果就大大提高;而且這樣熟練的記憶,保持時間也特別長久,這就是“過度學習”。
以上是我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新學情、探索新策略時的一些做法。俗語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所謂“無定法”是指具體教學中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固定不變的萬能方法。因此,我們教師要結(jié)合教材、學生和自己的教學實踐探索出行之有效的處理新學情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