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剛
(廣西藍星大華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廣西 百色 533011)
硫酸法鈦白生產(chǎn)中硫酸與鐵粉消耗的分析
鄧 剛
(廣西藍星大華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廣西 百色 533011)
本文對硫酸法生產(chǎn)鈦白工藝中酸解的化學反應進行分析,根據(jù)鈦鐵礦的組分,計算硫酸與鐵粉的消耗,為評估不同產(chǎn)地的鈦鐵礦的經(jīng)濟性提供依據(jù)。并提出了通過調(diào)整工藝,降低硫酸與鐵粉消耗的方法。
硫酸法;鈦白;酸解;酸鈦比
鈦鐵礦、硫酸、鐵粉是硫酸法鈦白粉工藝的主要原材料,但硫酸、鐵粉不進入終端產(chǎn)品,硫酸以25%和4%的稀廢酸,以及FeSO4·7H2O方式排出,企業(yè)需花費不菲的代價處理。鐵粉與鈦鐵礦中鐵元素一起,轉(zhuǎn)化為FeSO4,60%隨廢酸處理,40%作為副產(chǎn)品FeSO4·7H2O,以極其低廉的價格銷售或倒貼外運。所以節(jié)省硫酸與鐵粉的使用量,除了降低成本,更大的意義在于減輕企業(yè)的環(huán)保壓力。
硫酸、鐵粉的用量與鈦鐵礦的組分密切相關,在選擇新的礦種時,根據(jù)鈦鐵礦的組分,評估生產(chǎn)成本的變化,對企業(yè)的經(jīng)營有著重要的意義。在第一道發(fā)生化學反應的“酸解”工序,適當調(diào)整工藝參數(shù),有助于減少硫酸與鐵粉的消耗。
1.1 鈦鐵礦的組成
鈦鐵礦的成分復雜,可將TiO2視作FeO·TiO2的單獨組分,其它元素也以氧化物的形式表示。表1是國內(nèi)常用鈦鐵礦中占比較高的成分。金紅石含量指以金紅石晶型構成的TiO2,它無法被硫酸溶解出。TiO2不與硫酸反應;其它元素的氧化物,如V2O5、P2O5等所占的比例均很低,本文暫不討論。
表1 國內(nèi)常用鈦鐵礦成分對比
1.2 酸解的過程
將粉碎的鈦鐵礦與93%~98%的濃硫酸混合后加入酸解罐,計量加入25%廢硫酸作引發(fā)液,利用稀釋放熱引發(fā)反應。主反應在160~180℃下持續(xù)5~10min,反應產(chǎn)物逐漸凝結形成固相物;熟化1.5~3h,加大量水進行浸取形成鈦液,使Ti、Fe等元素的硫酸鹽溶解;加入單質(zhì)鐵粉,將鈦液中的Fe3+全部還原為Fe2+。由于生產(chǎn)中無法直接分析出Fe3+是否全部被還原,因此鐵粉稍過量,少量的Ti4+還原成Ti3+,通過分析Ti3+來確定Fe3+已全部還原。這是因為Fe3+的被還原勢高于Ti4+,在Fe3+全部被還原后,才輪到Ti4+被還原。還原結束后,將酸解罐內(nèi)的鈦液放到澄清池交下一個工序處理。
國內(nèi)普遍采用間歇式酸解,由于涉及高溫強酸,反應物是由漿狀到固相物的凝固過程,無法使用機械式攪拌,因此在酸解罐內(nèi)均用壓縮空氣攪拌。
1.3 主反應化學方程式
硫酸分解鈦鐵礦的反應一般認為是按以下反應式進行:
實際在熱的濃硫酸反應條件下,Ti(SO4)2僅僅是一個過渡的反應,隨即發(fā)生如下反應:
所以反應物可認為只有TiOSO4,即酸解反應按式(1)進行。
鐵的兩種主要組成形態(tài)FeO、Fe2O3,按下列反應式進行反應:
根據(jù)式(1)、(3)、(4),可算出TiO2、FeO、Fe2O3的酸耗比分別為:H2SO4=1.225×TiO2;H2SO4=1.361× FeO;H2SO4=1.838×Fe2O3。FeO是分別分析Fe和Fe2O3后計算的,因此也有一些企業(yè)用全鐵(Fe%)來表述。
其它金屬氧化物與硫酸的反應:
根據(jù)以上的化學方程式可得到對應的酸耗比如表2所示。
表2 反應酸耗比
加水浸取后,用鐵粉將Fe3+還原Fe2+:
當Fe3+全部還原后,Ti4+開始被還原。
國內(nèi)硫酸法廠家的硫酸單耗在3.2~4t·t-1。使用硫酸的只有酸解和漂白兩個工序,其中漂白耗酸很少,約0.13t·t-1,其余均為酸解消耗。
綜合表2各成分的酸耗比,可得到每t礦理論上的硫酸用量:
TiO2是有效成分,影響硫酸消耗量的是其它非鈦元素的氧化物含量。在實際生產(chǎn)中,過量的酸有益于化學方程式(1)向右進行,提高TiO2的酸解率。
鈦液中的硫酸以3種形式存在:1)與鈦結合的硫酸;2)與其它金屬結合的硫酸,稱為無效酸;3)過量的硫酸,稱為游離酸。目前的分析方法測的是與鈦結合的酸與游離酸的總和,稱為有效酸。有效酸與鈦含量(以TiO2計)的比值稱為酸鈦比,用F值表示:
F值是重要的技術指標。后續(xù)的水解工序要求鈦液的F值在1.90左右,比TiO2的酸耗比1.225要高,高出的這部分就是游離酸。用F值1.90替代TiO2的酸耗比,將酸解率95%計入計算式,減去作為引發(fā)液的廢酸含酸量[取經(jīng)驗值,折合為0.06t·(t礦)-1],修正后得到每t礦所需的濃硫酸量如下:
折算成每t終端產(chǎn)品的單耗:
收率按國內(nèi)廠家的平均水平87%計。
表3為常見鈦鐵礦在酸解工序的硫酸單耗,如加上漂白單元的用酸(0.13t·t-1),可得到總的單耗。
[9] 高保彬,錢亞楠,陳立偉,等.瓦斯壓力對煤樣沖擊傾向性影響研究[J].煤炭科學技術,2018,46(10):58-64.
2.2 還原用鐵粉單耗
按照方程式(5),可根據(jù)Fe2O3換算出所需的鐵粉用量為:Fe=0.35×Fe2O3。
表3 常見鈦鐵礦在酸解工序的硫酸單耗
因為浸取、還原過程的空氣攪拌,氧將鈦液中的低價態(tài)金屬離子氧化成高價態(tài),氧化與還原是同時進行的,只是還原的速度大于氧化的速度。因有氧化過程的存在,硫酸與鐵粉的消耗量比上文的理論計算值高。
評估氧氣對鈦液的影響,需考慮其在水中的溶解度。20℃、標準大氣壓下,氧氣密度ρ=1.331g·L-1,空氣在水中的溶解度S=18.68mL·L-1,水中的氧氣=S×ρ×21%=5.22mg·L-1。如果攪拌非常劇烈,氧氣可達到飽和,飽和溶解度是S=9.02mg·L-1。生產(chǎn)中空氣流量Q在200~600m3·h-1變化,液面翻騰高度在100~500mm。為便于計算,本文將空氣中氧氣的溶解度S取平均值為7.12mg·L-1或0.00712kg·m-3。
與還原時Ti4+最后被還原的順序相反,Ti3+首先被氧化成Ti4+。以國內(nèi)典型的130m3的酸解罐為例,每批次鈦液的體積為85m3,還原結束后Ti3+濃度(以TiO2計)為2g·L-1,總量為85×2=170kg??諝饬髁縌=400m3·h-1,氧氣的溶解度S=0.00712kg·m-3,每h參與反應的氧氣量為:
每h被氧化的Ti3+=0.0712×400=28.48kg·h-1,Ti3+濃度下降28.48/85=0.34g·L-1。如需恢復Ti3+至原有的濃度,需補加鐵粉。將式(6)與式(7)配平,得到式(8):
所以氧化不僅消耗鐵粉,也消耗硫酸,只是不通過濃硫酸補充,而是加入后工序產(chǎn)生的25%的廢酸。
將空氣Q=400m3·h-1代入,即得到對應需補充的鐵粉量為:Fe=0.02492×400=9.968kg·h-1。需補充的硫酸為:H2SO4=6.125×O2=0.04361Q。
約6h后,Ti3+將消耗殆盡,輪到Fe2+氧化成Fe3+如式(9):將方程式(5)和式(9)配平,得到Fe2+被氧化而需補加的鐵粉量:
和式(8)一樣,其它被氧化的低價態(tài)金屬離子所對應的需補加的鐵粉,只與空氣的流量有關。
1)將25%的廢酸除雜、除鹽后濃縮至50%甚至60%,再用于酸解,可將酸耗降至3.3t·t-1,這種方法節(jié)省硫酸的幅度大,已有不少廠家采用,但投資大,運營成本高,不在本文討論之列。
2)鈦鐵礦中除了鈦以外的其它氧化物越低越好,可減少無效酸,但選礦成本大幅上升,抬高礦的價格。企業(yè)可根據(jù)硫酸、鐵粉單價,計算用該鈦鐵礦的酸、鐵粉的單耗,以此綜合權衡是否經(jīng)濟。
3)降低主反應中硫酸濃度與酸礦比。
廢酸除用于引發(fā)主反應外,還起著將反應酸濃調(diào)低的作用。因為過高的反應酸濃使反應速度過快,反應不充分,固相物質(zhì)難浸取。我們可以維持25%廢酸加入量不變,減少濃酸量,降低反應酸濃,減少熟化時的空氣流量,來提高熟化溫度并適當延長熟化時間,彌補因反應酸濃降低帶來的酸解率的損失,在浸取前與還原后加入廢酸來調(diào)節(jié)F值。
由于加廢酸會稀釋鈦液中的TiO2,增加了后續(xù)工序濃縮的能耗,所以在浸取時可減少水量以提高TiO2濃度。這種后期補償F值的方法生產(chǎn)的鈦液穩(wěn)定性會下降3%左右。過低的濃硫酸投入量會造成礦粉不能充分潤濕而結塊,導致局部反應,引起安全事故。
以筆者所在的企業(yè)為例,浸取后還原前的鈦液F值可低至1.8,還原后再用廢酸調(diào)至1.9或更高,長期實踐表明,未對終端的產(chǎn)品質(zhì)量造成影響。
4)采購Fe2O3低的鐵粉;運輸和儲存中做好防潮防氧化,避免鐵粉表面被氧化。
5)還原時鐵粉分多次投放;控制好壓縮空氣流量,避免氫未來得及反應即逸出。
6)控制三價鈦的濃度。Ti3+在水解時不沉淀析出,而是留在鈦液中進入廢酸,因此過高的濃度是浪費的。Ti3+的濃度在1.5~2.5g·L-1即可確保在水解前沒有Fe3+被氧化。
7)避免長時間空氣攪拌。
綜上所述,鐵粉與廢酸的補加量與空氣流量和時間有關。一個酸解生產(chǎn)周期為10~12h,因此應做好生產(chǎn)調(diào)度,合理安排酸解的投料時間,避免物料等待。如確需延后放料,應將空氣流量降至維持液面有鼓泡、反應罐底部不堵塞為基準。
1)選擇非鈦雜質(zhì)少的鈦鐵礦是節(jié)省原材料單耗的捷徑,可根據(jù)鈦鐵礦的成分測算生產(chǎn)成本,作為采購決策的依據(jù)。
2)通過調(diào)整工藝,均衡生產(chǎn),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硫酸、鐵粉的單耗。
[1] 張益都.硫酸法鈦白粉生產(chǎn)技術創(chuàng)新[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0:74-87.
[2] 陳朝華,劉長河.鈦白粉生產(chǎn)及應用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6:174-194.
[3] 唐振寧.鈦白粉的生產(chǎn)與環(huán)境治理[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0:65-79.
Analysis of Sulfuric Acid and Iron Powder Consumption in Sulfuric Acid Titanium Dioxide Production
DENG Gang
(Guangxi Bluestar Dahua Chemical Co. Ltd., Baise 533011,China)
TQ 134.1+1
B
1671-9905(2017)07-0071-04
2017-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