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雅歆
(湖北文理學(xué)院 外國語學(xué)院,湖北 襄陽 441053)
摘 要: 歌曲“Shape of my heart”是搖滾歌手Sting的經(jīng)典作品,也被著名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法語Leon 英語 Professional)收錄為片尾曲,成為此電影成功的點睛之筆。本文主要運用現(xiàn)代文體學(xué)與普通文體學(xué)分析模式,從歌詞語言的文體特征與語境因素兩個基本點對歌曲進行解析,從中探究此英文歌詞中的文體學(xué)特征及其在表情達意方面的關(guān)鍵作用,達到讓大眾更好地理解與欣賞英文歌曲的目的。
關(guān)鍵詞: 歌詞 語音特征 詞匯特征 修辭手法 語境因素
引言
歌曲“Shape of my heart”是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的片尾曲,它細(xì)致描述了殺手Leon想要擺脫殺手面具的束縛勇敢去愛,但又不得不面對無可奈何的現(xiàn)實生活的心理。歌曲的意境、所烘托的氛圍,既與電影中危險又美麗、冰冷又溫情的基調(diào)完全契合,又呈現(xiàn)出了Leon孤獨和感情細(xì)膩的一面,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動飽滿。目前,少有學(xué)者從文體學(xué)角度入手分析英文歌詞的文體特征,本文從歌詞語言的文體特征與語境因素兩個基本點對歌曲進行解析。
一、歌詞語言的文體特征
從歌詞語言的文體特征這一角度分析歌曲“Shape of my heart”的歌詞,可著重從語音特征、詞匯特征和修辭手法這三個方面進行解讀。
1.語音特征
歌曲作為一門聽覺藝術(shù),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過語音變幻等方式實現(xiàn)其藝術(shù)價值。再者,歌曲具有廣泛的流傳性與傳唱性,在創(chuàng)作之初,其措辭嚼句應(yīng)通俗易懂。其次,除去動聽悅耳的旋律外,其歌詞也應(yīng)當(dāng)富有韻律美、朗朗上口、易于傳唱。押韻,作為詞曲創(chuàng)作的突出特征之一,是具有韻律感、旋律感的一種寫作手法。歌曲“Shape of my heart”為了達到上述效果,同樣運用了許多音位文體標(biāo)記。
(1)尾韻
尾韻作為押韻的分支之一,主要是指詞尾音素的重復(fù),蘊含了語言的美感。這首歌詞中的尾韻表現(xiàn)在以下幾處:
E.g:1. And those he plays never suspect/He doesnt play for respect
2. I know the diamonds mean money for this art/But thats not the shape of my heart
通過運用尾韻,即suspect和respect、art和heart,能夠使歌曲誦唱時更加順口悅耳,聲音更加和諧動聽。不僅如此,這些尾韻還對重點詞語進行了強調(diào),如“suspect”,“respect”和“heart”,透過這些詞語,我們能夠更加清晰地了解殺手Leon的人物特性,他果敢決斷、冷血精明,而在他的內(nèi)心深處卻渴望著愛。
(2)諧元韻
諧元韻是指幾個相鄰近詞的元音相似或者元音相同但是前后輔音不同。元音飽滿、悅耳,聽起來非常響亮,給人以聽覺上的享受,運用諧元韻會在一定的程度上給歌曲增強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使歌曲具有極強的感染力。例如:“He may play the jack of diamonds/He may lay the queen of spades/He may conceal a king in his hand”這段歌詞的諧元韻主要體現(xiàn)在詞語“he/may/play/lay” (相同雙元音/ei/)上,通過諧元韻的點綴,使得歌曲層次感鮮明,整體富有美感,更易觸人心扉并給予聽眾美的享受。
2.詞匯特征
歌曲作為大眾化的藝術(shù)形式之一,不僅僅需要具有內(nèi)容通俗化、結(jié)構(gòu)簡單化等特性,其關(guān)鍵性內(nèi)涵與靈魂,即歌詞,作為承載著歌曲靈魂與情感的特殊文學(xué)載體,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也同樣需要兼顧普遍性與大眾性,便于大眾欣賞、傳唱并引起共鳴。引用歌曲“Shape of my heart”片段為例,“And if I told you that I loved you/Youd maybe think theres something wrong/Im not a man of too many faces/The mask I wear is one”。整段共有26個單詞,其中以縮略形式出現(xiàn)的詞匯共有3個,單詞節(jié)詞共有11個,占了很大的比例。很顯然,這首歌曲里的詞匯都很簡單日常,不存在難詞偏詞,易于理解。錢瑗認(rèn)為:“一篇普通的文本難度指數(shù)大約為10?!备枨?,作為一種特殊的文本類型,歌詞的簡易通俗程度對歌曲的傳唱度與流行度具有決定性的作用,而歌曲“Shape of my heart”的大熱、流行,甚至被頌為經(jīng)典曲目的同時也印證了這一點。
3.修辭手法
修辭手法是使歌曲富有生命力與感染力的一劑補藥。歌詞想要打動聽眾、深入人心,如同講述故事般的娓娓道來,就需要適當(dāng)?shù)厥褂眯揶o手法。就歌曲“Shape of my heart”而言,歌曲中主要使用了反復(fù)、隱喻和雙關(guān)等修辭手法。
反復(fù)修辭是歌曲中最普遍也最常見的一種修辭手法。反復(fù)修辭,通常是為了強調(diào)某種意思、突出某種情感,特意重復(fù)使用某些詞語、句子或者段落等,達到強調(diào)的目的。隱喻是比喻的一種,即用一種事物暗喻另一種事物。雙關(guān)是指有意使語句具有雙重意義,言在此而意在彼。這三種修辭手法在此段歌詞中均有體現(xiàn),“I know that the spades are the swords of a soldier/I know that the clubs are weapons of war/I know that diamonds mean money for this art/But thats not the shape of my heart”。此段中反復(fù)出現(xiàn)“I know that...”是對殺手Leon清晰冷靜的人物特性進行進一步解析,重復(fù)三次,令人每次聽之均有一種淡淡的惆悵與壓抑;前三句則是運用了隱喻手法,將卡牌黑桃比作士兵手握的利劍、卡牌梅花好似戰(zhàn)場轟鳴的炮槍、卡牌方塊如同到手的金錢;最后一句運用了雙關(guān)的修辭手法,“heart”一詞既指卡牌紅心的形狀,又指殺手Leon孤獨的心的形狀。殺手Leon將殺人比作一出紙牌游戲,黑桃、梅花、方塊都在手心握著,唯獨只差那一張紅心,他一直在不斷尋找直到與Mathilda相遇。側(cè)面向聽眾透露了殺手Leon實則愛上了少女Mathilda,她便是他心的真正的形狀的這一訊息,讓聽眾感受到了一個殺手冷漠之下的溫情。
二、語境因素
語言使用的領(lǐng)域種類很多,在不同的領(lǐng)域使用的語言自然會有不同的文體,語境因素是決定使用何種文體的重要因素。功能文體學(xué)代表Halliday與R.Hasan認(rèn)為,任何語言都在一定的語域中使用,語域使用中的變體同時受語場(field)、語旨(tenor)和語式(mode)的影響,與情景語言密切相關(guān)(Halliday、M.A.K & Hassan、R:1985)。
1.語場
語場是指語言使用時所要表達的話題內(nèi)容與活動,具體來說,即話語參與者正在從事的活動。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從表面看來是一部有著另類愛情故事的動作片,實則為孤獨靈魂之間的交融、冷漠心靈的救贖的殺手挽歌。在這曲挽歌中,我們透過影片看到了人性由泯滅到復(fù)蘇的全過程。歌曲“Shape of my heart”作為電影的片尾曲,在影片末,恰到好處地點明并升華了主題。當(dāng)Mathilda將Leon時刻攜帶的植物種在學(xué)校的庭院里后,認(rèn)真地說:“I think well be okay here,Leon.”不必解釋過多,這個溫情的隱喻都懂。隨后,歌曲響起,隨著Sting低沉略帶沙啞的吟唱,鏡頭被拉長到遠(yuǎn)處,聽眾不可抑制地被感動。
2.語旨
語旨是指語言使用者的社會角色和使用者的社會關(guān)系。歌曲的創(chuàng)作需要包括詞曲作者、歌者、聽眾三個群體,缺一不可。詞曲作者為歌曲奠定理論基礎(chǔ),歌者為歌曲奠定感情基礎(chǔ),聽眾為歌曲奠定群眾基礎(chǔ)。歌曲“Shape of my heart”由老牌搖滾歌手Sting演唱,主要受眾面為觀影群眾,目的為透過歌曲反映電影人物特性與主題,其用詞簡單日常,旋律兼顧普遍性與流行性,達到了“流行”的效果。
3.語式
語式指信息傳達的方式,即進行交際時所采用的渠道。歌曲是通過聲音渠道進行傳播的,這便意味著歌曲在渠道傳播上具有局限性。通常來講,歌曲的創(chuàng)作一般均源于詞曲作家的親身經(jīng)歷與情感體驗,故而具有大眾性和親切感,能彌補傳播渠道的不足,引起聽眾的共鳴。
三、結(jié)語
歌曲“Shape of my heart”在當(dāng)時的美國樂壇大熱、流行,甚至被頌為經(jīng)典曲目,傳唱至今。本文基于現(xiàn)代文體學(xué)理論,從歌詞語言的文體特征與語境因素對歌曲進行了分析,讓大眾從不同的角度解讀歌曲,重溫經(jīng)典,感受情懷,從而對歌曲有更深層次的理解,便于體會語言的精美玄妙。
參考文獻:
[1]Halliday, M. A. K. & Hassan, R. Language, Context and Text Aspect of Language in a Social Semiotic Perspective[M].Victoria: Deakin University Press, 1985.
[2]Halliday 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2nd edition[M].London: Arnold/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3]王佐良,丁往道.英語文體學(xué)引論[M].北京: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1987.
[4]黃國文.語篇分析的理論與實踐[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5]苗菁. 現(xiàn)代歌詞文體學(xué)[M]. 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 2002.
[6]陸正蘭.歌詞學(xué)[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