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日常的初中音樂課堂學習中,總會出現(xiàn)部分學生跟不上進度掉隊的情況,產(chǎn)生的原因各種各樣,我們統(tǒng)一把這些暫時跟不上的學生稱為“后進生”。后進生的出現(xiàn)不可能通過一成不變的解決方式來改進他們的音樂學習狀況。而初中音樂課堂有其自身特點,初中學生也有其鮮明的年齡特征,“后進生”的教育也應當遵循其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因人而異地選擇適當?shù)慕逃绞健?/p>
關鍵詞:老師;音樂;后進生;課堂
正在成長中的學生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而音樂教育也是教育的一個方面,初中正是學生最重要的轉折點,無疑,初中音樂教育是整個音樂教育階段的重中之重。培養(yǎng)一個孩子學習音樂,喜歡音樂,了解音樂知識,學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待音樂,本質上并不是為了培養(yǎng)音樂家,而是在于激勵學生終身學習,通過音樂開發(fā)智力,鍛煉記憶力,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等。但往往,一部分教師總會把音樂課上跟不上進度的“后進生”的原因都歸結為孩子本身就不行,這不僅直接放棄了學生,也給這些在音樂學習上存在一定困難的學生以負面的心理暗示,讓他們覺得自己確實不是學音樂的料,從而進一步強化了“后進生”現(xiàn)象。
初級中學階段的學生是身心發(fā)展最重要的年齡階段,也是為夯實基礎的重要階段,這個時候的學生充滿求知欲,希望可以學習更多更廣闊的知識,從而形成更完善的知識體系結構。課堂是教育的“主戰(zhàn)場”。后進生問題在哪一門課堂都會存在,而音樂作為其特殊性和其他類的科目又有其產(chǎn)生的自身特點。作為一名音樂老師,我們不能墨守成規(guī),單一判斷孩子的問題,根據(jù)調(diào)查,現(xiàn)歸納為以下A、B、C三類。
【A類】 音樂重視度不高,認為是一趟放松課,和考試不掛鉤不需要學習,利用音樂課時間做其他作業(yè)的同學。
對于音樂課不夠重視的學生來說,老師是無奈又氣憤的,聽之任之。然而,我們首先應當捫心自問,我們的課程教學過程是否存在吸引力不夠的問題。我們要真的占領課堂陣地,必須以激發(fā)興趣愛好為動力,讓學生由衷感到“我要學”。筆者認為,針對這類后進生存在的問題,首先就是加強自身的教學素養(yǎng),調(diào)動學生對音樂課學習的積極興趣;二是“對癥處理”,強化紀律要求,努力形成習慣。三是與學生所在班級的班主任進行良好溝通,爭取獲得他們的支持。作為一名教師,都是從學生時代走過來的,尤其要理解他們繁重的學習負擔,從心里理解他們。
【B類】 缺乏主動參與的學生。這種類型的學生底子不是太牢固,隨著音樂課程的難度加大,越來越力不從心,沒有學習下去的興趣。這類學生一般來說性格內(nèi)向,不愿與教師及身邊的同學進行交流,課堂參與程度一向很低。
對于少部分本身跟不上學習進度的后進生類型,老師往往也無可奈何,對他們沒有要求。長此以往,這類型學生不僅對自己越來越不自信,自暴自棄,也會對初中性格的養(yǎng)成產(chǎn)生影響。對于這類情況,老師可以制訂不同的學習計劃,分層次分類別教學,告訴學生他們是最棒的,給予孩子心理上的強大感,而不是采用直接“一刀切”的方式,直接放棄。
【C類】 最后一部分類型是班里往往所謂的“雙差生”。成績差,品行差,行為習慣也不好,課堂中經(jīng)常違紀,影響其他學生的正常學習,雖然是個別,但難以避免完全不存在。
對于這種后進生的情況,處理起來比較棘手。首先,老師就要以美育人,以情感人,這些學生搗蛋不聽話的原因的背后可能是家庭的情況:父母離異,爺爺奶奶撫養(yǎng)長大,父母忙于工作無心管教等等。這些學生的內(nèi)心都是極度自卑又渴望被認可,被集體所容納,內(nèi)心比較敏感,對于老師的批評可能會產(chǎn)生叛逆的情緒。但作為一名老師,我們不應該把他們看成是問題學生,而是要在音樂課堂上多鼓勵他們,給他們自信,把他們看作普通人,和他們講一講音樂大師成名的勵志故事,日常學習中給予關愛,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多掌握技巧和方法,走入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用音樂打動他們,打開每一扇學生的心靈之窗。
此外,還存在個別身體有特殊問題的后進生。他們在音樂課堂上更是后進中的后進。后者家長心中有數(shù),對學生也別無要求。前者家長往往誤認為是孩子調(diào)皮,往往采取打的方式,造成問題的延誤。我曾遇到過一個學生,是典型、公認的后進生,成績差、違紀嚴重、受過處分。與家長溝通后,經(jīng)治療,成績上升迅速,變得非常懂事,各方面表現(xiàn)都很優(yōu)秀。所以,教師應學習、了解心理學知識,但發(fā)現(xiàn)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應及時采取措施。
每種后進生的產(chǎn)生都有其背后的原因,我們要做到的是不放棄,不拋棄,將新課標中的教育公平落到實處,每個學生都有他的閃光點,也有他的不足。作為一名授業(yè)解惑的老師,我們應該抓住他的閃光點,讓它發(fā)光發(fā)亮,讓教育真正的落實在每一個學生的身上。
教育是長期的過程,影響也是深遠的。培養(yǎng)學生成為一名合格的初中畢業(yè)生,同時還要兼顧各方面均衡發(fā)展,對每個老師來說都是很不容易的,未來的道路任重而道遠,而我們老師就是讓學生這些“小樹苗”在初級階段成長的過程中不要長歪了,走偏了道路。教育的道路艱辛而漫長,但量變終會變?yōu)橘|的飛躍,我們就要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問題,面對后進生問題,不后退不逃避,終而為學生的未來成長點亮一盞前進的燈。
參考文獻:
[1]伍雍誼.中國近現(xiàn)代學校音樂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金長澤.師范教育改革與師資隊伍建設[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簡介:
曹陽,江蘇省蘇州市,江蘇省蘇州市春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