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大義
摘 要 現(xiàn)在學生的寫作水平普遍不高,我從選材、掌握寫作方法等方面入手,引領學生會寫日記,迷上寫日記,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關鍵詞 迷上日記
中圖分類號:C631 文獻標識碼:A
提高寫作水平靠汗水,靠大量閱讀?是的,“汗水”和大量閱讀一定能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可是只讀不寫是不行的。寫作功夫靠的是天長日久的錘煉,而我認為寫日記是作文練筆的極好形式。小學語文課標明確指出:“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倍曌魉夭牡姆e累,就來源于生活,所以作文教學中要為學生接通生活的源泉,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把作文課延伸到課堂之外,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去提取作文素材,并把那一絲一縷、一點一滴的感受用日記形式記錄下來。在教學實踐中,我是這樣讓學生迷上日記的。
1教會學生選材
有些學生認為寫日記是負擔,認為沒什么可寫,有的學生寫也是流水賬,毫無意義。針對這些,剛開始,我每天幫助學生捕捉生活中的有意義的事,讓他們學會濃縮每一天的精華,圍繞一個主題去寫,并盡量通過形象化的語言,把當時的情與景描寫出來,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如有一次,我正在上課,忽然有一男生站起來說:“老師,他來動我?!闭n堂上,我先讓他坐下,課后,我在全班學生面前調查了原因,我并沒有急于下結論。我讓學生通過日記的形式評論一下這件事的是非。第二天,我看了學生日記后,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有不少學生些課堂上不管誰對誰錯,都不應該擾亂課堂秩序,應該認真聽老師講課,時間是寶貴的,假如上課時每人耽誤一分鐘,30多人就是30多分鐘,再說同學之間應互相諒解,不要為一點小事就斤斤計較,那樣會傷同學之間的友誼。后來,我每天都找?guī)讉€同學問今天你準備圍繞哪個主題來寫,其中有一個學習不太好的女生選擇這樣一個主題:老師下課前總要說一句“在走廊內腳步要輕,不準講話?!彼槍@句話發(fā)表了自己的見解。就連我班最不愛寫日記的男生,一天,他發(fā)現(xiàn)老師上課間操時在操場上彎腰撿起了一張碎紙片,當時,觸動很大,寫出了自己看到碎片和老師撿起碎片時的內心活動。我每天都會選一些典型的日記讀給學生聽。漸漸地,學生們留心觀察周圍的一切,自己做的、看到的、聽到的、電視上的、書報上的、家庭的、學校的、社會上的、正面的、反面的等等,都成為她們的日記素材。
2要讓學生喜歡寫日記,首先讓學生了解掌握寫作基本方法
(1)生活日記法。老師的主要任務是引導學生觀察,從生活中挖掘內容,解決學生無內容可寫的問題。
(2)添枝加葉法。為了彌補生活日記中學生寫不具體的毛病,當發(fā)現(xiàn)學生日記中沒有寫具體時,就讓學生為這些地方添枝加葉,把它們寫具體。
(3)提煉法。必須在觀察中抓住最有感受的東西,提煉出為人深思的思想,便感受在反映生活上有一定的深度
(4)練習以時間為順序的。①在指定時間里觀察某一事物。如指定在清晨、中午、傍晚三段時間內觀察太陽的變化,然后要求學生以時間為順序把觀察結果寫一段話。②規(guī)定描寫對象,要求學生寫出它在不同時間里的不同狀態(tài)。③在幾幅圖上標明時間,要求學生以時間為序,把圖上的內容寫一段話。
(5)練習以地點、方位為順序的。①指定地點、方位,如指定寫“學校的四周”,要求學生以方位為序寫一段話,寫出學校四周是什么樣的環(huán)境。②要求學生按方位順序寫出室內的布置、陳設,如“教室”、“圖書室陽等、③給學生一個題目,如《小卜河兩岸》,要求學生按地點的轉移寫一段話,分別寫出小河兩岸的景物。
(6)練習寫動植物外形的。①規(guī)定順序。要求學生寫一段話,描寫動物或植物的外形。②指定某一動物或植物,如小貓、菊花等,要求學生按照從部分到整體的方法寫一段話,描述它的外形。
3不規(guī)定內容
寫日記不給學生規(guī)定寫作內容,就是允許學生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有一個過程,給學生一個廣闊地寫作空間。讓學生說真話吐真情,不管痛苦、恐懼或喜悅、自信,在此時對此事,他的感情肯定是真實的,真實的情緒,真切的感受,寫文章時必然感情激蕩,心潮澎湃。如我班一女生在一則日記中寫到:“今天,媽媽去干活,留我和妹妹在家看門,可妹妹任性調皮,到處亂翻,把書紙撕得東一張西一張,我說她也不聽。媽媽回來后,看到家里亂糟糟的,二話沒說,劈頭蓋臉就臭罵了我一頓,我剛張嘴說是妹妹干的,媽媽伸手就給了我一巴掌:”你還犟嘴,她小不懂事,你是姐姐,難道也不懂事嗎?”頓時,我委屈的淚水奪眶而出,媽媽呀,媽媽,你為什么對我這么不公平?我也是你的女兒,我也是一個孩子??!自從有了妹妹,您對我的態(tài)度就變了,我多么希望您對我和從前一樣好?。 笨梢?,在這種心態(tài)下寫出的文章感情真摯,有血有肉。
4不限定形式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的思維求異和創(chuàng)新,單一的表達方式和寫作形式逐漸顯示出它的局限性,因此,記敘、描寫、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必然會被社會和人們所逐漸承認和接受。寫日記不限定內容,自然限定不了形式,內容的豐富多彩,又會帶來豐富的內心世界和多彩的客觀現(xiàn)實。由于小學生還不成熟,不能客觀全面的看待問題,所以,對學生日記中提出的觀點與說法,對的就給予肯定和表揚,錯的就循循善誘,給予正確的引導。日記又是溝通師生之間感情的一扇窗戶,日記可以及時洞察學生的心里動態(tài),發(fā)現(xiàn)學生的思想問題,然后對癥下藥,通過家訪、談心等形式,把錯誤的想法消滅在萌芽之中,讓他們茁壯成長。我的班級有一個女同學她是單親家庭,他的爸爸再婚又生了一個小弟弟,周日他帶著弟弟出去玩,回家晚了,爺爺奶奶到處找也沒找到,就把在外地打工的爸爸也找回來了,當傍晚她把弟弟帶回家的時候,爸爸和爺爺狠狠地揍了她一頓,她特別傷心,在日記中向我傾吐了心聲,她覺得也很傷心,于是通過這篇日記,我在她的日記下面與她進行了溝通,希望她能走出這個陰影,當然我也告訴她帶著弟弟出門要告訴家里人,不能到處亂走,讓家里人操心。課后我也與家長溝通,希望孩子有一個溫馨的家庭環(huán)境。
這項訓練堅持下來,我班大多數(shù)學生迷上了寫日記,幾乎天天都寫,班級頓時掀起了記日記的高潮。長此以往,她們不但練就了一雙慧眼,善于觀察生活,善于發(fā)現(xiàn)身邊的美與丑,而且學會了怎樣把生活中一個個小鏡頭記錄下來。只有記憶的倉庫是滿的,學生才有寫不盡的源泉,寫作時,就會信手拈來,靈感倍出,唯有那些從生活中擷取的習作才有靈氣,才有真情實感,才有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