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強
【摘要】 班級凝聚力是班級文化氛圍的深層內(nèi)核,是一種推動班風建設的動力。良好的班風激勵著學生充滿激情地學習和生活,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巨大的作用。增強班級凝聚力是當代教師進行素質(zhì)教育的迫切任務和完善教學管理的有效手段。
【關(guān)鍵詞】 班級 凝聚力 建設
【中圖分類號】 G63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7)07-193-01
0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班集體不同于班級,班集體不是人員的簡單組合,而是相互間的有機融合,是在此基礎上形成的不可分割的整體。班集體就是班級凝聚力,班級凝聚力是指同學之間在相互配合、團結(jié)協(xié)作的過程中產(chǎn)生的對班集體的心理歸屬感和共擔責任利益的氛圍。班級凝聚力是推進班風建設的動力,是展示班級生機與活力的體現(xiàn)。一個班級有了凝聚力,就有了前進的方向和動力。因此,探討如何增強班級凝聚力,對強化班級管理,進行素質(zhì)教育,提高全體學生的團隊意識和集體榮譽感,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那么,如何增強班級凝聚力?
一、選好班干部
組織和培養(yǎng)班集體是增強班級凝聚力的基礎和保證,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班主任應在了解班中每位學生情況的基礎上,在各種活動中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積極分子,選拔那些德、智、體全面發(fā)展,關(guān)心集體,能起模范帶頭作用,在同學中有威信工作能力的學生來擔任班干部。鼓勵和引導他們大膽工作、嚴于律己、以身作則、做學習的榜樣、做尊師守紀的模范、帶領(lǐng)班集體不斷前進,從而不斷增強班級凝聚力。
二、亮出班級目標
班集體的共同奮斗目標,是班集體的理想。班集體如果沒有共同追求的奮斗目標,就會失去前進的方向和動力。一個良好的班集體必須有一個共同的奮斗目標,這樣才能形成強大的班級凝聚力。班主任應結(jié)合本班實際制定出班級的奮斗目標,在實現(xiàn)班集體奮斗目標的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班集體每個成員的積極性,使實現(xiàn)目標的過程成為教育與自我教育的過程。每一集體目標的實現(xiàn),都是全體成員共同努力的結(jié)果,要讓他們分享集體的歡樂和幸福,從而形成集體的榮譽感和責任感。
三、關(guān)注“非正式群體”
在班級這個大家庭的組建、發(fā)展及成熟過程中,會出現(xiàn)形形色色的學生。那些在家庭背景、個人情感、興趣愛好、價值取向、共同利害關(guān)系等方面比較接近的,往往形成了“非正式群體”,他們關(guān)系密切,時常游離于集體生活之外,彼此間相互影響,甚至制造出有悖于班集體建設的輿論,致使班級凝聚力被削弱,其群體效應及影響力不可小覷。所以,正確引導班集體中的“非正式群體”,成為增強班級凝聚力的又一要務。
“非正式群體”的成員間情投意合,心理需要相互滿足,交往頻繁,對同伴的行為相互認可并支持。剛接手的高一(6)班有小陸、小陳、小鐘三位同學比較貪玩,課上課后總在一起玩耍,他們已形成一個“非正式群體”。小陸同學打扮潮流、講義氣、大方,影響力大,煽動能力強,有較高的威信,于是我大膽選他擔任副班長,小鐘同學責任心強,我就選他做紀律委員,鑒于小陳較聰明,鬼點子多的特點,且乒乓球打得好,我讓他組建班的乒乓球隊參加校運會乒乓球比賽。在這過程中只要他們有一丁點兒進步,我就及時予以表揚和鼓勵,一有機會,我就各個擊破,使他們不再游離于班集體外,從而瓦解“非正式群體”的“負作用”。
四、注重班級細節(jié)
在細節(jié)中滲透,班級凝聚力建設才能事半功倍。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每天都會接觸到大量的學生“成長信息”,如果能夠?qū)@些信息進行分類和提煉,班主任就會積累大量的一手資料,為班會的召開、班級事務的處理等提供良好的輔助,當班主任留心細節(jié)之時,就能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并有針對性地進行疏導和教育。
進入高中,很多學生就步入了青春期,在這個時期,很多學生對自己的性心理變化感到迷茫,有的對自己的性心理變化感到恐懼,有的甚至導致心理障礙。特別是早戀,對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是很不利的,班主任應及時開展青春期性教育,對中學生的異性交往進行耐心的說服、教育。
當然,抓細節(jié)并不是對學生的所有活動和正常的成長過程進行嚴密的監(jiān)控和干預,必須以尊重學生的獨立成長為前提,要充分考慮到中學生的逆反心理、自尊心較強的客觀事實,把抓細節(jié)和學生的健康成長有機結(jié)合起來。
五、關(guān)注班級活動
關(guān)注活動,就是要從學生的活動過程中,捕捉促進班級凝聚力的蛛絲馬跡,并將之轉(zhuǎn)換為班級凝聚力建設的有效素材。
首先,班主任要深度參與到組織活動中,比如校運會,在運動會舉行前,班主任可以利用課間時間,體育課及課外時間與學生一起訓練自己力所能及的比賽項目,用自己的經(jīng)驗指導學生。
在比賽時,站在賽場上為選手吶喊助威,為班級選手的成績而歡呼,讓學生也感受到班主任也在積極參與,并且在他們最需要的時候成為堅強的后盾。班主任的有效參與,一方面能夠能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對參賽選手的重視,另一方面也讓學生之間更加協(xié)調(diào),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其次,班主任要適度參與到學生的個人日常活動之中。比如班上有的學生喜歡踢足球、打籃球、我便給他們提供相應的比賽視頻,讓他們學習相關(guān)技巧,有的學生喜歡打乒乓球,我就利用課外時間與他們切磋,與學生打成一片,學生就會緊緊凝聚在以班主任為中心的班集體中。
增強班級凝聚力,盡管落實起來困難重重,但只要能勇于開拓,勇于創(chuàng)新,不斷總結(jié)經(jīng)驗,改進工作方法,就一定能建立一個凝聚力強、生機勃勃、富有活力的班集體。
[ 參 考 文 獻 ]
[1]吳華英.《把班級凝聚力成班集體》,教育旬刊,2014,(8).
[2]曹金玲.《關(guān)注“非正式群體”增強班級凝聚力》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