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曉英 羅加寶
品德與社會課堂提問解析
——以“樹立良好形象,讓世界熱愛中國”為例
謝曉英 羅加寶
“樹立良好形象,讓世界熱愛中國”一課的課堂提問獨具特色,故以此為例,分析和闡釋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提問的問題類型及課堂提問順序,以期為品社教師的課堂提問提供借鑒和參考,同時提出優(yōu)化課堂提問順序和課堂提問問題類型的建議。
課堂提問 問題類型 提問順序
“樹立良好形象,讓世界熱愛中國”是上海科教版《品德與社會》五年級第二學期第二單元第四課《做有尊嚴的中國人》的第二課時。本節(jié)課圍繞“樹立良好形象”而展開,結合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典型現(xiàn)象,通過道德思辨,明確個人行為與國家形象之間的關系,最終讓學生愿意以自己良好的行為來樹立祖國良好的形象。本文以“樹立良好形象,讓世界熱愛中國”這節(jié)課的課堂提問為范例,以此來闡釋品德與社會課程提問的問題類型和課堂提問順序的藝術。
教師首先回顧了上節(jié)課所學的內容,即通過學習宋祖英、劉翔、虞雯、梁帆的榜樣故事,讓學生了解他們是從哪些方面,用怎樣的行為來樹立中國人良好的形象的;進而引出本節(jié)課學習的新課題“樹立良好的形象,讓世界熱愛中國”。隨后教師根據(jù)學生課下對父母對待假貨的態(tài)度的調查結果,進行討論。討論主要有四個層次。第一層次:探究假貨為什么便宜,制假賣假是一種什么行為。第二層次:分析假貨對企業(yè)利益的危害。第三層次:探究假貨對社會形象、國家形象造成的損害。經(jīng)過以上討論發(fā)言,教師讓學生再次進行自主選擇,表明自己對待假貨的態(tài)度并說出理由。接著,教師結合課文讓學生深化對樹立良好形象的認識,并讓其聯(lián)系實際生活,思考為樹立良好形象還可以做什么。最后一個層次:教師讓學生以小隊為單位,甚至可以動員學生的家人一起設計一份擯除陋習的方案,讓大家群策群力提高文明素質,樹立良好的形象。
課堂提問是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良好的課堂提問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衡量良好課堂提問的標準之一是課堂提問的問題類型是否豐富。美國社會科教育專家威爾頓(David A.Welton)依據(jù)教師在課堂進行提問的目的不同,將教師的提問問題分為五種類型[1]。(具體內容如表1)
表1 問題類型統(tǒng)計表
筆者對該節(jié)課進行課堂實錄,整理本節(jié)課教師課堂提的問題。根據(jù)威爾頓提出的課堂提問問題類型,對本節(jié)課的課堂提問進行分類和統(tǒng)計,具體結果如表2。
從表2可以看出本課中出現(xiàn)的各種類型問題的數(shù)量分別為:用于記憶—回想的問題1個,描述—解釋性問題6個,應用—綜合性問題3個,評價—判斷性問題4個,推測—啟發(fā)式問題0個。通過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1)整節(jié)課學生一直處于思考的狀態(tài)。在短短的40分鐘中,教師提出14個問題,大約2.5分鐘就有一個問題。這樣學生可以一直處于積極的思考狀態(tài),從而更好地參與到課堂中。
表2 本課各類問題統(tǒng)計
(2)整節(jié)課提問的問題類型豐富。本節(jié)課用于記憶—回想的問題有1個,描述—解釋性問題有6個,應用—綜合性問題3個,評價—判斷性問題4個。不同類型的問題,促進學生不同類型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提問的問題類型多樣,特別是能促進學生高級思維能力的問題較多,這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高級思維能力;不同的問題促進不同類型的思維。低水平的問題只涉及簡單的記憶,而高水平的問題要求對信息進行再加工,例如分析、綜合、闡釋或評價、應用。促進高級思維的問題能幫助孩子們獲得更高級的理解和技能:能理解并應用概念,區(qū)分正面例子和反面例子,檢驗假設,得出結論并能把它們應用在不同的情景之中。
(3)教師注重學生的課堂討論。本節(jié)課教師設置的問題較多適宜學生進行討論?!巴ㄟ^討論可以擴展個體經(jīng)驗和視野。討論可以彌補個體認識的不足和視野的狹隘。討論中,同伴的追問、思想的交鋒迫使個體對自己的觀點不斷加以反省、修正,使其觀點更具邏輯性,并使集體成員共享經(jīng)驗和認識,產生共鳴,從而形成集體智慧,以更好地解決問題?!保?]
美國社會科教育專家賽威治(Tom V.Savage)和阿姆斯特朗(David G.Armstrong)在《小學社會課的有效教學》中提出了良好提問順序的步驟:“第一,回顧具體細節(jié)。教師要問一些預先設計好的簡單問題,學生對這些問題只需據(jù)實回答,不需要做出解釋。第二,對比和分析不同觀點。這時教師要問一些復雜的問題,這些問題能引發(fā)學生做出不同的解釋。第三,作出結論和進行概括?!保?]
本節(jié)課教師首先讓學生回顧上節(jié)課所學內容,進而引出本節(jié)課的課題。接下來教師通過PPT展示假五糧液、假冒阿迪達斯、盜版光碟和書籍的圖片,問學生看到過這些現(xiàn)象嗎?學生只需據(jù)實回答,不需要作出任何進一步的解釋。這種毫無挑戰(zhàn)性的問題能給學生很大的信心。隨后,教師展示正版、盜版電影的制作過程材料,問學生發(fā)現(xiàn)了什么問題。之后,教師又展示展示正版電影和盜版電影的成本材料,問學生發(fā)現(xiàn)了什么問題。最后,在這兩次討論的基礎之上,教師讓學生討論如何看待制假售假。
學生在前兩個問題的基礎之上,通過對比分析很容易得出對制假售假的態(tài)度。教師先讓學生回想生活中見到的假貨,接著,討論父母對待假貨的態(tài)度及原因,再接著討論如何看待制假售假,再次讓學生表明對待假貨的態(tài)度,同時提示學生要樹立良好形象可以做什么,最終得出本課的課題——樹立良好形象,讓世界熱愛中國。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教師提出的問題由淺入深:首先回顧了細節(jié),然后進行對比和分析,最終得出本課的結論。
課堂提問是教學的重要一環(huán),同時也是重要的教學技巧。正如美國學者帕克所說:“善于提問不是一個獨立的教學技巧,而是任何好的教學技巧的一個組成部分。每一個恰當?shù)膯栴}都啟動一種特定的智力活動,有著特定的順序,逐漸發(fā)展起某一概念,并接著用更多問題——分類——來加以檢驗和拓寬。”[4]通過課堂提問,教師一是可以了解學生知識掌握水平,二是突出教學重難點,三是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因此,教師要把握好課堂提問的順序和課堂提問問題的類型。
(一)豐富課堂提問問題類型,促進學生思維水平發(fā)展
課堂提問是推動師生互動的一種重要手段,教師課堂提問問題的類型將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教師在備課的時候,不僅僅要考慮提什么問題,同時還有考慮這些問題的類型是否豐富,這些問題是否能促進學生思維水平的發(fā)展。教師在涉及課堂提問問題的時候,這五種類型的問題,用于記憶—回想的問題、描述—解釋性問題、應用—綜合性問題、評價—判斷性問題、推測—啟發(fā)式問題,都要有所涉及。因為每種類型,其問題的功能都是獨特的;且每種問題功能的發(fā)揮,也需要其他類型問題的配合。課堂上有各種類型的問題,才能促進學生思維水平的發(fā)展。
(二)巧妙設計課堂提問順序,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
課堂提問問題類型要豐富多樣,同時也要注意課堂提問的順序。教師在導入新課階段、新課講授階段及課堂小結階段,設計的提問順序都要恰當合理。提問的問題要由簡單到復雜,層層逐步推進和加深難度。同時教師對提問的學生也有先后的順序安排。一個班級的學生水平,有高有低,教師要依據(jù)本節(jié)所授內容,合理安排每個層次的學生來回答問題。課堂提問順序安排要為教學目標的達成服務,否則就是無效提問。如果教師能夠順利提出設計良好的課堂提問,必定能促進學生的知識掌握和教學目標的達成。
[1] 威爾頓. 美國中小學社會課教學策略[M]. 吳玉軍,等,譯. 北京:華夏出版社,2003:340.
[2] 沈曉敏. 在社會中成長——社會主題的研究性學習[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6:108-109.
[3] Savage, Armstrong. 小學社會科的有效教學[M]. 房珊,羅靜等,譯.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3:167.
[4] 帕克. 美國小學社會與公民教育[M]. 謝竹艷,譯. 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208.
謝曉英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200062
羅加寶上海市古美高級中學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