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冬
(天津理工大學,天津 300384)
基于目標導向教學法的航線設計課程雙語教學模式探討
李 冬
(天津理工大學,天津 300384)
基于目標導向教學法的大學航海專業(yè)航線設計科目實訓教學模式,以目標管理為理論基礎,對教學目標進行分解,使目標環(huán)環(huán)相扣,彼此相互支持,旨在調動每名受訓學生的積極性,把各方面的力量和可能采取的措施匯集起來,以實現(xiàn)學生完成實操訓練課后能夠在工作中學以致用的目標。
目標管理;雙語教學;教學模式;管理體系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goal oriented bilingual teaching model of Route Planning course in university Navigation major.By deviding the teaching goal into specific objectives which are linked and interrelated,the enthusiasm of trainees can be mobilized;the strength and the possible measures of all aspects can be pulled together;and the goal that the students should apply their knowledge to work after completing the practice training course can be achieved.
Key words:management by objective;bilingual teaching; teaching model;management system
經(jīng)2010年修正的《1978年海員培訓、發(fā)證和值班標準國際公約》(簡稱STCW公約馬尼拉修正案)已于2012年1月1日生效,為全面履行STCW公約馬尼拉修正案,中國海事局制定了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船船員適任考試大綱》,自2012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新大綱是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海船船員適任考試和發(fā)證規(guī)則(97規(guī)則)》的修訂,將原規(guī)則中申請三副適任證書考試中的海圖作業(yè)、船舶定位、航線設計三個科目進行合并,歸納入新設立的航線設計科目。本人自2012年起一直擔任大學本科航海專業(yè)課教學工作,在教學工作中感覺目前航海教學中存在著與畢業(yè)生崗位工作實踐不相適應的地方。
一是教學方法單一。目前高校普遍采取教師講課,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方式,學生在教學中的參與度很低。由于我國航海教學模式的限制,學生罕有機會在實際航海工作中去感知英語,學生英語學習缺乏真實性,不會創(chuàng)設場景,英語知識學而無用。
二是師資力量缺乏。目前教授專業(yè)課的教師英語基礎普遍不佳,而英語教師都不具有航海專業(yè)知識。既有良好的專業(yè)知識又精通英語的航海專業(yè)教師非常稀少。
三是不能正確處理好專業(yè)課雙語教學與證書考試的關系。海船船員適任證書考試都是用中文,航海技術專業(yè)教材大多是英文,學生英語基礎相對較差,他們學習英語專業(yè)知識需要更多的學時,僅通過中文的適任證書考試,畢業(yè)后實際工作往往效果不太理想。
四是航海技術專業(yè)英文版教材缺乏,原版教材價格昂貴且不完全適合學生使用,編制合適的教材也是需要解決的當務之急。
綜上所述,開展航海技術專業(yè)雙語教學作為改變目前在校學生以應試為目的、知識應用能力低下、無法適應未來船舶駕駛員工作弊端的改革已迫在眉睫。對整個專業(yè)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是個浩大的工程?,F(xiàn)在謹以本人在航線設計科目的教學改革實踐做為突破點進行探索。
培養(yǎng)高校學生自我學習能力和提高對知識的綜合適用水平是大學專業(yè)課教學的核心目標,也是航運企業(yè)對航海專業(yè)教育的必然要求。因此,更新教學理念,尋找一套適應行業(yè)需求的教學方法和模式具有重要意義。
目標導向教學法是結合美國著名企業(yè)管理專家德魯克(Peter Drucker)提出“目標管理制度”,在學校和教育機構中被廣泛應用的具體實踐之一。所謂目標管理,乃是一種程序和過程,它使組織中的上級與下級一起商定組織的共同目標,并由此決定上下級的責任和分目標,將達成目標作為經(jīng)營、評價和獎勵每個單位與個人貢獻的標準[1]。由此看出,“目標管理”有三個層次:組織目標是由上級和下級共同協(xié)商后制定的,而非上級下指標,下級立保證。根據(jù)組織的總體目標來確定各級部門及部門中個體擔負的任務、責任及應達成的分目標。然后單位整體、各部門及個人根據(jù)各自的預定目標,作為活動的依據(jù),一切的活動都以最終完成任務與否作為行動標準,以是否履行責任變?yōu)檫_成目標,部門和個人以達標作為衡量績效的依據(jù)。
“目標管理”在指導思想上是以Y理論(人是積極的,通常愿意承擔責任,熱衷于發(fā)揮自己的才能和創(chuàng)造性。[2])為基礎的,即認為目標明確的條件下,人們能夠對自己負責。其實質有兩點:一是一種公正的、民主的、自我控制的管理制度,也是一種把個人需求與組織目標結合起來的管理制度;二是建立目標鎖鏈與目標體系。德魯克認為“企業(yè)的目的和任務必須轉化為目標”,“一個領域沒有特定的目標,則這個領域必然會被忽視”。管理人員必須通過這些目標對下級進行領導,而且目標必須有層次,要形成一個目標鎖鏈和目標體系。主要目標與分目標,各部分目標之間應相互配合,方向一致,以上兩個實質缺一不可,否則就不稱其為目標管理。鑒于目標管理與航海專業(yè)實訓相似的任務完成目的性,筆者認為,目標管理在教育實踐中的理論分支“目標導向教學法”與實操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既具有易操作性,又能吸收目標管理理論的優(yōu)勢,適合航線設計專業(yè)課雙語教學的實際情況。
本文以目標導向教學法制定航線設計科目教學改革方案。在制定方案之初,確定航線設計實操課采用雙語教學的目的:培養(yǎng)學生掌握英語作為媒介學習航海專業(yè)知識的方法,注重對學生語言交流能力的培養(yǎng)兼顧航線設計這門要求動手能力較高的課程教學達到海船船員適任證書評估考試的要求。在上課之前,要通過測驗學生英文水平,確定雙語教學的方法。通過多年教學研究歸納三種教學模式:全外語型(即浸入式教學)、混合型(英文版教材,英漢語言同時授課)和半外語型(部分教材中英文對照授課)。采用何種類型授課要根據(jù)掌握的學生的英語水平?jīng)Q定,不限定英語講課所占的比例,教師根據(jù)教學內容制定教學計劃、編寫教案,遞交教務部門審批后即可執(zhí)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權根據(jù)學生課堂答題情況、課上或課下測驗、學生完成作業(yè)的情況將反饋的信息作為修訂教學計劃的依據(jù),及時向教務部門備案,經(jīng)同意后實施調整后的教學計劃。教學計劃完成后,教師可以通過考核的形式進行檢驗教改成果,考核方法多種多樣,可以通過筆答試卷、現(xiàn)場作圖、案例分析等形式進行。考核結果作為教師進一步修改教學方案的依據(jù)。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面向社會,對于那些已經(jīng)畢業(yè)走入工作崗位的學生,設法與他們保持聯(lián)系,可以運用電話訪問或者問卷調查的形式核查在校雙語學習是否能夠在實際工作中發(fā)揮積極作用,從而達到實踐檢驗教學成果的目的。
圖1 教學行動流程圖
目標式學習既是對授課教師在開展實操課教學中分步分段設計目標,又通過在教學過程中與不同班級、不同層次、不同個體的學生建立某種方面的交流平臺,采用多種多樣、靈活多變的手段使參訓學生加入到制定學習目標中來。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老師與學生的關系是平等、尊重、支持、互動,學生在接受學習任務承諾目標之后是自覺、自主和自制的。本課程安排在大學第七學期,周期為一個月,一學期可以分為五個階段來實施,每個階段均為教師和學生設計各自的任務,共同實現(xiàn)教學任務所要求的目標。從而形成目標導向法指導下航線設計教學模式實施過程模型圖 (如圖1所示)。
此模型簡要描述了教學過程中,教師為實現(xiàn)目標的行動流程和學生行動流程實踐,箭頭表示流程的先后順序,直線表示在同一階段中師生間的協(xié)作與互動。下面是本人進行的以目標導向法制定航線設計教學改革的實施內容。
1.課程準備階段
首先,任課教師明確具體的教學任務,制定具有實際可操作性的教學目標。根據(jù)教學目標選取適合的教材及輔助參考資料。要考慮到學生的專業(yè)基礎知識和語言水平,要兼顧應用技能、語言知識、學習策略和跨越不同文化等方面的目標。其次,任課教師圍繞教學目的設計合理的教學內容。教學內容的基本原則應富有挑戰(zhàn)性,內容貼近船舶駕駛員崗位工作實際需要;針對以往畢業(yè)生問卷中出現(xiàn)的學校學習內容與工作實踐中的脫節(jié)問題為驅動,擬解決問題是開放性的,具有廣闊的知識拓展空間和實踐教育研究價值,能夠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探索結合船上工作需要的學習方法,教師還要根據(jù)教學內容和目標,規(guī)劃與當前學習主題相關的,真實的或接近真實的學習情境[3]。
目標導向教學法使各項教學活動的目的性很明確,避免了因為教學目標分散與計劃整體性不強,造成師生之間缺少良性互動,降低學生對知識學習的熱情,影響教學取得實際效果的情況。以往高??粗亟虒W過程,無形中忽略了對學生在未來工作崗位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而航海專業(yè)高校畢業(yè)生即將面對的恰恰就是知識運用于實踐的能力。目標導向教學法是一種達成目標的科學而周密的教學方法。教師將目標學習放在社會需要的大背景中,以目前航運企業(yè)船上崗位需求作為目標。例如,當前國際航行船舶配員具有國際化、標準化、專業(yè)化、多功能化的特點,即船上人員多國籍,統(tǒng)一使用英語作為各界面之間交流與溝通的媒介,各崗位人員必須持證上崗,而且往往要求高級管理者一專多能。教師在制定目標時不僅僅是以航線設計課程任務為目標,還應充分考慮到船上配備的圖書資料使用英語為標準語言來編寫,與不同國籍人員交流時也要使用英語,而且有必要了解國際通行做法。教師在準備階段,預設教學目標是明確的,涵蓋范圍是全面的,涉及教學對象是有差異的,覆蓋時間是有階段性的。同時安排學生了解課程學習任務,對專業(yè)基礎知識進行復習,特別是針對專業(yè)英語進行前期自我強化,為正式進入實訓學習做語言技能和專業(yè)知識方面的熱身。
2.協(xié)定目標階段
在此階段的教師工作內容包括:掌握學生基本狀況,預設階段目標;幫助學生了解學習計劃,選擇階段目標;組織學生討論進度情況,收集反饋意見;適度調整實施方案。教師在此階段后首先以摸底考試的形式對學生進行預備測試,試卷內容涉及到航海學、航海氣象、船舶操縱與避碰等科目,用英語形式進行考察,其目的是掌握學生整體的專業(yè)及語言知識水平,尤其重視學生不同個體之間上下限差異,找準中間點設定相對折中的教學目標,制定既能夠適合整個學習群體需要,又可以平衡先進學生與后進學生同步學習的教學計劃,然后將教學目標、計劃向學生公布,以6-8人為一組,在組中進行討論,推薦學生參考教材和自編教材,讓學生自由發(fā)表意見和建議,教師參與不同小組的討論實施方案和具體步驟,協(xié)商選擇階段任務目標。最后,教師將各組討論反饋意見進行收集,針對不同組別適度微調教學計劃。在協(xié)定目標階段,師生相互分組交流,協(xié)商選擇任務目標,并討論實施方案,能夠加深學生理解本課程的學習內容與船上工作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完成教學目標,掌握相關技能對未來崗位實踐的重要作用。
3.教學計劃實施階段
教師教學過程也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在這一階段學生按上一階段的學習計劃在老師配合指導下完成教學任務。學生以組為單位,利用學校集訓實驗設備器材共同研習,教師提供好教材,主動收集資料,分析相關數(shù)據(jù)信息,對學習中出現(xiàn)的疑難問題研究探索或模擬承擔不同的船上人員角色,設置場景演練,用漢語或英語交流,制定航線的過程,并嘗試各種學習策略;還要定期向教師報告學習進度,呈現(xiàn)繪制在海圖上的航跡,編制航線計劃,填寫航次計劃表等。教師要向學生提供開展計劃所必須的教學資源,通過關注各個階段學生的學習進度,對學生提交的航線設計圖表依據(jù)航海資料和多年海上工作經(jīng)驗認真批改,掌握完成階段性目標的現(xiàn)狀。向學生提供示范和解決疑難問題的相關信息資源獲取方法、資料來源以及如何能夠有效的加以利用等方面給予幫助。教師通過關注教學進度和學生掌握新知識和提升操作技能情況,必要時調整教學計劃,讓學生參與到改變計劃的過程,解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疑難問題,保證教學計劃順利實施,教學目標順利實現(xiàn)。
4.效果核驗階段
教學周期進入尾聲即進入效果核驗階段。教師通過實操評估和測試核驗學習效果,運用教師對學生測評,與組織小組成員互評的手段達到全面、公平、公正的目的。教師評估內容包括海圖作業(yè)、航海圖書資料的管理與查閱、航跡繪算、航線設計四大部分。采取預設某航次任務,教師提供航次計劃所需的全套儀器設備與海圖圖書資料,學生根據(jù)航次任務,參考閱讀相關航海圖書資料,搜集與航行安全相關的全部信息,書面陳述掌握的航行安全相關資料,在海圖上繪畫航線并進行系統(tǒng)標注。根據(jù)當時的天氣和海浪信息進行航跡繪算等海圖作業(yè)。同時,在作圖過程中小組成員間或不同小組之間進行自評、互評,將評價結果與教師考評環(huán)節(jié)相銜接,最終每名學生獲得相對公正、合理、全面的成績。師生共同營造平等融洽的學習環(huán)境。學生在此階段成為課堂的主角,通過集體與個體間相互交流使學生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同時加深對知識及專業(yè)英語的理解,促進航線設計相關知識體系化的形成。
5.總結反思階段
目標導向教學法的特點在于制定計劃之初,無論是教師制定的授課計劃還是學生制定的學習計劃,都是圍繞著教學應以實踐為目標,通過實操課教學使學生走上船員崗位時能在短時間內投入工作,即使面對多國籍背景的船員也能無障礙的交流。學生參與制定教學計劃,使其在上課之前預先了解課程內容,準備基礎理論知識搜集相關專業(yè)資料,無疑是激發(fā)學習知識的內生動力。教師公布了航線設計實訓的教學目的后,促使每名學生必須對課程設置與自身知識理論進行全面評估,讓學生從原先的要我學,轉變?yōu)槲乙獙W,最大限度的激發(fā)主觀能動性,自我施加壓力,并轉化為主觀動力。由于個體學習計劃及階段性計劃目標是由學生與教師交流互動后產(chǎn)生的,是學生自我評估后在教師指導下完成的,所以實現(xiàn)計劃的過程也包括其自我價值事先的過程,也就是客觀形成了學習目標的倒逼機制,調動了個體的主觀能動性和自主性。在每個階段結束后學生依據(jù)上個階段的成果評價,對學習內容、學習過程和學習策略進行反思,為下一階段的學習積累可借鑒的經(jīng)驗。教師反思教學過程,根據(jù)學生的學習重點與難點調整授課內容和輔助力度優(yōu)化教學資源。
綜上所述,基于目標導向教學法的航線設計實操課教學模式的各個階段都體現(xiàn)了目標管理理論所倡導的“以人為本,目的明確”這兩個實質。師生之間無縫隙溝通,學生之間緊密合作貫穿整個學習過程,在教師指導下,師生協(xié)商建立目標鎖鏈與目標體系,共同營造利于實現(xiàn)教學目的的學習環(huán)境。
基于目標導向教學法的航線設計實操課教學模式仍處于實踐的初級階段,其實施程序還待進一步完善。傳統(tǒng)教學方法學生慣性思維模式,教師多年一貫制的考評機制等問題是該教學模式面臨的主要挑戰(zhàn)。“教學必須走在發(fā)展的前面,促進學生的發(fā)展”[4],迎接時代挑戰(zhàn)與時俱進,持續(xù)發(fā)展創(chuàng)新是必由之路。為此,基于目標導向教學法的航線設計實操課教學模式還需要不斷研究探索,強力推進。
[1]徐國華.管理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1998(10):92.
[2]周三多.管理學-原理與方法[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9):73-74.
[3]黃冬梅.基于項目學習法的大學英語實訓教學模式[J].海外英語,2016(6):46-48.
[4]Vygotsky L S.Mind in society[M].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8.
(責任編輯:張華凡)
Bilingual Teaching of Route Planning Course Based on Goal Oriented Teaching Method
LI Dong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 300384,China)
G642.0
李冬(1975—),男,甲類船長、講師,研究方向:航海技術與海事安全。
《航線設計》課程雙語教學設計方案探索(YB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