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僚
摘要:地理是一門與人類生活聯系最密切的科學,其中蘊含著豐富的自然美,人文美。學習地理也就是學習與我們生活聯系最密切的知識,在學習地理知識的過程中認識美、感受美、享受美、并創(chuàng)造美、提高我們的生活品質。潛移默化中使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并萌發(fā)保護自然,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情感。
關鍵詞:地理教學;自然美;人文美;生活美
地理是研究地理環(huán)境的結構分布、變化規(guī)律及人地關系的學科。地理學科雖然比一般學科更重于理性,以說理為主,但一味追求理性的東西,會把課堂變成死氣沉沉、枯燥乏味的一潭死水,要讓地理教學過程變成一弘活水,必須注入美的情感,滲透審美教育,讓學生在接受理性觀念的同時,能感受美,享受美,獲得豐富的美感,使地理教學成為一種生動活潑的、引人入勝的活動。下面我就幾方面談談地理教學過程中怎樣感受生活美。
一、努力發(fā)掘地理教材中的自然美
地理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自然美,自然美能陶冶學生的性情,并在潛移默化中啟迪和教育學生,激發(fā)學生振興祖國的熱情,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的思想感情。
地理教材中千姿百態(tài)的自然美可歸納為三種類型:一為“雄偉”:即壯美,陽剛之美。如劈地摩天,氣冠群侖的東岳泰山;“峰與天關接,舟從地窟行”的瞿塘峽等;二為“秀麗”:清新、柔和、陰柔之美。如蒼秀涵幽的江西廬山;秀美多姿的桂林山水等;三為“奇美”:大自然中有許多奇特的景象,曲折離奇,變幻莫測,令人感到怪異。如山東的“蓬萊仙境”,四川峨嵋的“金頂寶光”等等,不勝枚舉。
這部分內容主要集中在高二地理選修一冊,第三單元文化景觀和第四單元旅游活動,這是培養(yǎng)學生認識美、感受美、體驗美的好機會。在教授這部分內容時,我借助現代多媒體技術,精心選擇一些高清晰的風景圖片,制作課件,帶領學生游覽祖國大好河山,讓學生在欣賞美的過程中學到東西,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潛移默化中使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并萌發(fā)保護自然,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情感。
二、努力創(chuàng)設地理教學過程的行程美
地理教學過程決不應歸結為講、抄、背、考枯燥死板的模式,而應是一種生動活潑、引人入勝的美的行程。為此,教師應精心設計好地理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感到上地理課,就像漫步在景色宜人的山道上,令人感到目不暇接,美不勝收。
1、創(chuàng)設友愛、融洽的學習環(huán)境
教學活動是師生的共同活動,要使學生樂學關鍵在于教師樂教。對教師來說,最重要的感情在于:對教育事業(yè)的愛,對所教專業(yè)的愛,對學生誠摯的愛。以這種美的情感來潛移默化地感化學生,使學生樂于受教,樂于學習。 我時常告訴我的學生,地理是一門最簡單的科學,因為它所講述的都是與我們生活密切聯系的知識。
比如;我們對自己生活的地球非常好奇,第一單元就講述宇宙中的地球,使大家對自己生活的地球有一個大概的了解,接著第二單元回到地球上了解一下引起天氣現象復雜多變的大氣,在就是陸地和海洋。以后我們的地理更關注我們自己,如我們關注吃、穿、住、用、行等,吃的我們學習了農業(yè),穿的學習了工業(yè),住的學習城市和村落,行的學習交通運輸等。始終讓學生感到地理是一門簡單、適用的科學,這樣學生才會有興趣去學習地理。
2、創(chuàng)設愉快、優(yōu)美的教學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教學內容、方法上要努力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感到驚奇、刺激、疑惑、懸念,產生“ 逼人期待”的教學魅力,從而打動學生的感情,誘發(fā)學生的審美情趣。
在上高中第一堂地理課時,我利用一節(jié)課帶領學生觀看《人類與宇宙》這部影片,展示了宇宙太陽系中的太陽、九大行星、小行星、衛(wèi)星、彗星、流星體、星際物質等各個成員,那浩瀚空蕩的宇宙、千姿百態(tài)的星球,在詭譎變幻的音樂背景襯托下,使學生感到神奇、刺激、有趣,同時也獲得了強烈的美感。接著,我設計了一系列懸念,引發(fā)學生思考。
三、充分準備好每一堂課,追求知識內容美
地理本身是一門非常有趣的科學,所以每一節(jié)課我都會告訴學生一個他們感興趣的、最新的和地理有聯系的東西,比如上第一單元時我就介紹宇宙最新探索發(fā)現,中國以及國外探索太空的進展,他們感興趣的火箭、航天飛機、衛(wèi)星、航天站等等;第二單元時呢我就介紹天氣預報,一些城市發(fā)生的沙塵天氣,那時正好一則消息報道中國一座城市夏季白天突降暴雨,白天一下變成了黑夜,街道上亮起了路燈,這些都能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要想每節(jié)課都有亮點,引起學生的興趣,這就對地理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面,獲取更多的,最新發(fā)生的和地理有關的事情。敏銳的洞察力洞悉發(fā)生的事情是不是和地理有關,所以我的課余時間絕大部分花在上網查閱新聞資料上。只有這樣,才能緊緊抓住學生學習的心。
四、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美
地理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在活動中,除了要擴大和加深地理學習的內容,還要對學生進行多種能力訓練,同時又可以在活動中進行形象生動的審美教育,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念,培養(yǎng)他們具有感受美、鑒 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
在天文興趣小組的活動中,我設計了這樣一些美的活動形式:①組織觀看《飛碟之迷》、《地球奧秘》、《月球探索》等等錄像資料,使學生對宇宙的浩渺、宏大產生一種強烈的興趣和美感。②組織學生翻拍天文照片,并形成“天文奇觀”、“九大行星”、等幾個天文知識系列,讓學生在選擇、整理、翻拍的過程中獲得豐富的天文知識,并且培養(yǎng)學生鑒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另外,開展氣象小組活動、設立地理櫥窗、制作“神州風采”的地理資料卡、組織用黑板報的形式探索地理新知。這些多彩、自主的活動,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而且使學生直接、間接地去領略自然美,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山河的美好情感。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努力發(fā)掘,并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充分發(fā)揮想象力,細細品味其中固有的美的情感,讓學生在學習的過中認識自然之美、人文之美、生活之美,能感受美,享受美并最終創(chuàng)造美,我想這就是地理教學的終極目標。
參考文獻:
[1]《美學基礎知識》曹利華著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美學四講》李澤厚 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3]《美學基本原理》劉叔成等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4]《美學基本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
[5]《中學地理教育中的美育》西南師大出版社2001年版編著(黃京鴻主編)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