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古錦波
家校攜手育英才
——淺談如何提高家庭教育質量,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
文/古錦波
人們常常說:“外來的和尚好念經(jīng)”,于是很多家長都把教育孩子的希望全部寄托在教師的身上,認為孩子只聽老師的不聽自己的。但我不完全贊同這個看法,誠然,一個人的成長和知識積累最主要靠的是老師,但他更不能離開家庭,因為家是人們最初的生活環(huán)境,父母也是孩子最早的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子女都有著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的作用。家庭氛圍對孩子的身心發(fā)展具有重大的作用。經(jīng)驗告訴我們,優(yōu)秀孩子和優(yōu)秀的人才背后,總能找到溫馨和諧家庭的影子;同樣,一個人形成不健全的人格,也可從其家庭中找到充滿沖突和矛盾的因素。為此,我們的學校教育呼喚家長更多的支持和參與。
家長學校是把家庭教育的科學知識和方法傳授給群眾的一種靈活的形式。建立家長學校,有步驟地向家長宣傳新的教育理念,提高家長的認識,幫助家長學習教育孩子的思想、方法、藝術和技巧。我們在這一學期,主要是向家長介紹家庭教育的基礎知識,促使重視家庭教育的作用,更新教育觀念,提高他們的家庭教育水平。我們認為家長學校的活動方式可采取以下幾種:
舉辦專題講座:“如何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賞識你的孩子”、“尊重孩子、信賴孩子、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建立民主和諧的家庭氛圍,促進孩子健康成長”、“家庭中爸爸的責任”、“家庭中媽媽的責任”等,每次家長聽課后,這些家長反映,面對面交流效果好,可操作性強,增進了家長對學校、老師及孩子的了解。在每次專題講座內(nèi)容方面,我們避免講大理論,而是提出教育觀點,用實例證明的方法。家長們覺得實際可行,聽后覺得茅塞頓開。
邀請家長直接參與學校教學教育活動。讓家長進課堂,參與教學研究,對課堂教學提出意見和建議,既讓家長們了解自己孩子的課堂表現(xiàn),又推動了課堂教學改革,真可為兩全其美。如讓家長參加開學典禮;新生入學后一、兩個月,可請家長來校聽課,了解孩子課堂上的學習情況,也可了解教師是如何啟發(fā)思維、傳授知識的。分年級組織學生家長聽課。根據(jù)學生不同年齡、不同年級需要的內(nèi)容不同,可分類開課,像一年級學生剛入學,家長、學生對學校的一切都是陌生的,為使學生盡快適應學習生活,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在九月份一開學,面向一年級家長開課。從作息時間、課程安排講起,到如何注意培養(yǎng)孩子做人及習慣的養(yǎng)成,再到教育孩子的藝術技巧等。針對六年級學生面臨升入初中,如何鞏固小學學習成果,做好向中學過渡的準備等情況,單獨對六年級學生家長開課。通過這些分層次的授課,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反映,家長與教師的配合比以前主動了,孩子的變化大,是一項投資少、見實效快的工作。
每次家長聽課后,學校注意及時反饋信息,及時聯(lián)系溝通,經(jīng)常讓家長品嘗教育成功的滋味,鼓舞家長的教育熱情。
建立“攜手育英才”學校家庭心橋卡。此卡分三部分內(nèi)容,教師心語、家長寄語、學生感悟。本卡主要用于那些需要鼓勵,加強教育的學生,這張卡,加強了教師家長的聯(lián)系,密切了師生關系,實現(xiàn)了學校、家庭共同育人的管理目標,受到了家長和學生的歡迎。
建立心理咨詢室,為家長提供電話咨詢、書信咨詢和面對面咨詢。家長在教育子女中總是碰到這樣那樣的特殊問題,這時可隨時通過電話咨詢老師,及時解決問題。咨詢室每周五天接待家長來訪,由專職心理健康研究的老師解答家長提出的問題,解除家長教育中的煩惱,先后有幾百名家長來校咨詢,共留幾萬字的咨詢記錄。此外,咨詢教師還經(jīng)常為家長、學生回信解答問題,此項工作深得人心。
要提高家長的教育水平,不光聽課和實踐,還要不斷看書學習,才能提高他們的理論水平和藝術方法。學校先后為家長推薦好書:盧勤的《寫給世紀父母》、蘇霍姆林基的《睿智的父母之愛》、周弘的《賞識你的孩子》、開明出版社的《家庭教育藝術與技巧》、新世界出版社的《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南京出版社的《成功家教啟示錄》和《失誤家教警世錄》等,許多家長自己還買了《卡爾維特教育》和《哈佛女孩劉亦婷》等,我們學校的家庭教育情況,他們都覺得通過一年的學習,提高了認識,提高了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
良好的學校教育,必須在良好的家庭教育配合下,才能產(chǎn)生良好的效果。家庭是社會的一個基本單位,從孩子出生到獨立生活,孩子成長的全過程,大部分時間是在家庭中渡過的,孩子首先是從父母的言談舉止中,學到知識得到經(jīng)驗和受到教育的。孩子語言的形成、行為的養(yǎng)成、習慣的培養(yǎng)、智力的開發(fā),都是在家庭影響下,潛移默化中發(fā)展起來的,所以家庭的耳濡目染是很重要的,好的家庭影響,將會給孩子帶來積極的教育和促進作用。但壞的影響,也將會給孩子留下禍患的根苗。
蘇霍姆林斯基說:“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養(yǎng)人這一極其細微的任務?!睂W校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更認識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所以,家長的教育能力教育水平,直接關系著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來。
(作者單位: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qū)大龍街傍西小學)